河北背靠京津两大直辖市,本来可以分享国内最好的教育资源,实际教育现状却成了灯下黑,河北的考生几乎是最苦逼的,我们就来细细盘点一番河北的高教困局。

▍困局1:“异地办学”的河北工大

如果评选中国最“奇葩”的大学,那么河北工业大学当仁不让。河北工业大学是河北省重点高校,211,河北财政支持。但是,河北工业大学地理位置却在天津,而且一直从未离开过天津。其管理、投资却是属于河北省政府,生源主要来自河北,是全国唯一的最奇葩“异地办学”的211高校。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1)

其毕业生很大部分留在天津。以前大学生包分配的时代,众多毕业生还是会回到河北,建设河北。但是在大学生自主择业的今天,众多河工大毕业生就业首选天津,天津是直辖市,在教育、医疗、收入水平上更高,实际上能回到河北省就业的学生更少了。于是,尴尬的一幕就是河北财政出钱,培养河北的生源,选拔、培养优秀的河北学生,毕业了去支援天津建设,这就是最大的尴尬

河北工大历史,可以追溯到1903年的北洋大学,天津从1949年解放一直到1958年,一直是直辖市,而1958年2月被撤销直辖,并入河北省,还成为了河北省的省会。然而1966年,河北省会又搬到了保定,天津恢复为直辖市。这段历史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天津和河北来了个闪婚闪离,但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当时的河北工学院,作为这场不成功的婚姻需要分配的共同财产来处置,而当时天津是大城市,河北穷得连个像样的省会都没有,该校师生本来就不愿搬迁,他们直接上书国务院,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高校等单位不宜搬迁”,于是河北工学院就留在了天津。

而20世纪末,国家211工程实施时,河北省本来倾向于把名额给根正苗红的河北大学,但当时举全国之力建设的世纪工程——三峡工程中,发电机组核心技术研究中河北工大的专家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再加上该校优势学科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突出实力过硬,以及加上当时该校毕业的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于是在关键的专家评审环节中压过了河大,当时实际上让河北全省教育界面目无光…….

虽然都算亲生孩子,在别人家养的打败了自己亲手养的,这算怎么回事….

更尴尬的情况是,河北每年投入大量经费建设的河北工业大学,毕业生在天津生活时间长,根本不认同河北人的身份,纷纷在天津就业,为天津建设培养人才,等于是苦哈哈的河北把有限的经费、优秀的人才直接培养之后送给了天津,这可能是全国最尴尬的一个高校投入。

▍困局2:“偷跑“的211--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本来还有另外一所211学校,但是被其“偷”跑掉了,这就是华北电力大学(为啥用“偷跑”这个词,因为华电的转移是一个逐步实施,不断渐进的过程)。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2)

华北电力大学的本部一直在保定,北京校区一直作为培训部门来使用,后来作为研究生的培养需要,再后来逐步的增加本科生招生与教学,学校的专家学者也更愿意来北京教书,华电不断的掏空保定校区的资源,更多的投入北京校区,2005年,华电本部由保定改为北京,虽然华电每年还是会把很大最多的名额给河北,但还是彻底离开了河北。

目前,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华北电力其实本可以在河北贡献更多力量。

▍困局3:不归你管的中字头--中国人民警官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河北省因为靠近北京的关系,还是有很多北京的资源溢出,两所非常重量的学校就在河北,因为其专业性不为社会周知,但是依然是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学校。

首先,就是廊坊武警学院,全称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是全武警部队最高的学府,于2018年9月6日举行了揭牌仪式,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是公安部属高校,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是全国唯一一所为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培养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警官的现役本科院校,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于1981年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创建。这个学校的毕业生都是消防部队和很多地方公安部门的主力。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3)

另外一所就是中警院,全称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是司法部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公安部劳改工作干部学校,1983年划归司法部领导。2002年4月正式建成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的中央司法警官学院。2011年10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试点单位,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中警院的毕业生主要是监狱和司法系统比较多,尤其是监狱系统的公务员。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4)

这两所学校在学术研究方面地位不高,但是专业实用,就业有保障行业的特殊性也摆在那里,是非常有就业保障和发展前途的行业,但是河北人民并没有沾光,招生名额并无倾斜。

▍困局4:互不顺眼的“熊大熊二”--河北大学和燕山大学

最后,就得说说河北省内两所经常互怼的领头羊,河北大学是文科之首,同时占着省份命名,一直以河北老大自居。但是在科研经费、高考分数线,以及在全国、全球的影响力严重不敌燕山大学,燕山大学以机械类工科见长,很多专业有全球的影响力,但是综合实力也有欠缺。学友们曾经多次争论谁是河北第一的问题,旁边同学调侃,一个是灰色的熊大,一个是黄色的熊二,你说哪个更强,不过都是熊嘛!!好吧,此言一出,再无争议。

但是从历史来讲,两所学校都是根基深厚,有深厚的底蕴,只是更多的囿于社会与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河北背靠京津,各种行政区划的变迁,最终这两所学校被拆的七零八落,至今也就是苟延残喘,无法扛起河北高等教育的大旗。

河北大学是教育部与河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河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一层次高校。

学校始建于1921年,初名天津工商大学,1933年,改名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具备3院10系之规模后更名为津沽大学。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高校布局及院系进行调整,津沽大学的工学院、财经学院分别并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另以师范学院为基础,在原址建成天津师范学院1958年,天津师范学院扩为天津师范大学,后被确定为全省5所重点大学之一。

1960年,天津师范大学改建为综合性大学并定名河北大学。

1970年,河北大学由天津迁至河北省保定市。

河北大学一直以文科取胜,毕业生遍及京津冀的政府、企业。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5)

燕山大学也是百年老校的底子,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最初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

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成建制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

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燕山大学一直对划入河北耿耿于怀,据说其工资标准一直比河北高校要高,就是为了安抚这个原来的重点大学。

燕山大学在工程教育领域很强,2016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的工程专业国家认证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观摩考察,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现有9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6)

河大与燕大,作为河北本土的两所核心骨干大学,一文一理,有文化传承,有社会影响力,但是都无法扛起河北高教的大旗,又都在非省会城市,社会人文资源有欠缺,发展一直受限,于是导致石家庄一堆攒鸡毛凑胆子的学校出头,什么河北经贸、河北科大都发展不错,也是沾了省会城市的光。但是从另外的角度看,这严重分散了本该集中投放的资源,如果河北大学或者燕山大学在石家庄,恐怕就会如郑州大学一样,被重点支持用钱砸出一个211、双一流。

雄安大学:能否一统江湖,造福河北??

河北省环绕京津,因为历史的各种原因,导致现在的高校布局无法形成合力,一盘散沙。也许,千年大计的“雄安大学”才会成为一统江湖的老大。

▍高志立呼吁:高起点建设雄安大学

据人民政协报报道,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时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高志立曾呼吁,要借助雄安新区发展的契机,高起点建设雄安大学。高志立说,“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在河北新建教育部直属的雄安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面向世界招聘校长、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以现代化大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高起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带动河北高等教育发展,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奠定长远基础。”

▍余德辉建议: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国“中央大学”系统

同样在2018年的全国两会上,当时全国政协委员余德辉建议,按照“1 N X”模式,即以一所“双一流”大学为基础,有机重组N所一流学科大学,形成一体化紧密型的大学核心主体,并吸收X所大学研究生院和各类研究机构,在雄安新区共同建设新时代综合性、国际化、研究型的中国“中央大学”系统(CCU system)。

河北各大高校的现状(河北高校的困局)(7)

有去年两会期间的提议,以及最近中央对雄安规划的批复,河北人民期盼已久的雄安大学真的是已经箭在弦上,虽然雄安大学会担负更为宏大的国家发展愿景,但是无疑会给河北高等教育发展带来希望,也许河北的孩子想去读双一流大学,真的就在家门口读书就能实现

来源:学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