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接受开学季的事(教你如何小别离)(1)

每年的开学季,都是一次小别离。不管是初中高中大学,还是小学或幼儿园,或多或少都会有“分离焦虑”。幼儿园尤其明显:孩子抱着爸爸妈妈的大腿哭闹不休,声音惊天动地,妈妈焦虑不安,泪流满面;那些异地上学的孩子们,新生报道:一个孩子上学,全家人都出动,浩浩荡荡一群人吃喝拉撒全程陪伴,甚至铺床及生活用品购买,大小事都包干……

寻求独立,本是每个孩子天生的使命和旅程,为何在与父母分离的过程中却是如此的艰难?

父母既是孩子生理需求的满足者,也是孩子心理能量的提供者,同时父母还是孩子的镜子,孩子会通过父母的表现来检阅自己的成长,发现自身的力量。一旦处理不当,将对孩子日后的人际互动与心理健康造成恶劣影响。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遇到“分离焦虑”怎么处理?如何帮助自己和孩子顺利渡过这一时期?

如何让孩子接受开学季的事(教你如何小别离)(2)

1

儿子高一新生军训去了,班主任李老师很暖心,把每天军训的花絮都上传到家长群相册里,看到那一张张笑靥,所有家长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军训意味着吃苦,生怕自家孩子吃不消,偶尔会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怎么没有看到孩子的照片?是不是偷懒去了?是不是生病了……“焦虑”开始产生了。

儿子已经参加过六年的《胜者青少年领袖特训营》,每一期都会有军训,初中时军训是在部队军营里,儿子睡的是车库,七天没有洗过澡,当送他到高中时得知军训在学校,睡自己的床,儿子已经很高兴了,他肯定能适应,我相信。

今年是我们全家旅游最多的一年,到西安去爬了华山;到上海去登了明珠塔;到九皇山去看了猿王洞的钟乳石;也还一家三口共看世界杯,喝啤酒吃烧烤;到小区去打乒乓球;还经常在床上一起打纸牌“干瞪眼”……我们的宗旨是:耍就耍个奔放,学就学个扎实。

在送儿子去学校报道时,我们一家三口按照惯例,他自己收拾生活用品,我们负责监督检查,作好充分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送到学校后,将主场还给他,剩下的就由他表演了。

2

妹妹的女儿七七两岁零二十天,他们在超市开了一个小型游乐场,专门针对学龄儿童智力开发的游玩地,由于要经营场地,还要带才三个月的二胎毛毛,所以他们决定把女儿送去幼儿园。在侄女儿一岁半的时候,妹妹就给她买好了书包,还有拉杆箱,经常模拟送她去上学的情形,隔壁店家的小男孩也在上幼儿园,妹妹经常领着七七去幼儿园的班级体验,看到那么多的小朋友还有那么多的好吃的,小侄女可开心了,非常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距离开学越来越近了,妹妹便开始带着七七去报名的幼儿园熟悉场地,还带着她在游乐场挨着玩了一遍所有的设施,看着小家伙的表现,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我告诉妹妹说,刚开始几天即使她哭,也是正常的,要做好沟通,约定在规定时间去接她,让她有安全感,因为学前期必须要有一次分离,这是她必须经历的一次成长。

3

我邻居家的女儿是去年上的幼儿园,记得那一段时间,经常会听到小孩惨烈的哭叫,令人揪心。领居家男主人是个年轻的博士,九院的科研人员,由于是保密单位,很少听到他言语,我们见面也只是打个招呼,从未聊过天,听说他下班回家后也是呆在书房,很少陪家人和孩子;女儿没上学前一直是女主人全职在带,由于夫妻缺少沟通交流,关系日渐疏离,女主人希望孩子去上学后她就去上班,能够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所以小孩由奶奶来照顾。

一大早,女主人总是着急忙慌地洗漱,再赶公交车去上班,所以,她没有太多时间去给孩子做心理建设和铺垫,而三岁的孩子是最需要妈妈陪伴的,奶奶永远替代不了妈妈的那份安全感,所以在学校哭得特别厉害。早上一起床,就开始用各种行为拒绝去幼儿园,还没出家门就先哭开了,然后奶奶抱着孩子边走边哄地去往幼儿园方向。“妈妈在吼叫,孩子在哭闹,奶奶着急地哄抱”,这是他们家经常出现的画面。

如何让孩子接受开学季的事(教你如何小别离)(3)

龙应台说:“世界上有一种特殊的爱,那就是分离,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TA的缘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是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与他们就是一场场的别离,从婴儿时期的爬行与行走,到幼儿时期的上学,到异地的远行,以及出身社会后的独立、结婚、甚至生离死别……这一系列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孩子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命,相信TA有能力够照顾好自己,同时我们自己也应该处理好自己的担心与焦虑,用正确的方法来完成“共生的分离”。

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很多父母视孩子为全世界,自觉地把孩子和自己捆绑在了一起,如果没有进行有效的分离,便会出现父母掌控,孩子叛逆;或父母溺爱,孩子顺从的现象,这都是一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们能够正确对待与孩子的每一次别离。

如何让孩子接受开学季的事(教你如何小别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