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郭建霞

2021.11.02

随笔记录生活碎片(这个冬季因我在场而美丽)(1)

本还沉浸于上周二的灿烂秋光,觉得可以继续享受着秋意缱绻,晒着暖阳,看碧空无云,赏那一树树的金黄的银杏,还有染红遍野的枫叶,呼吸干爽的空气带来的清凉,计划近日要去爬山赏景,转瞬天色又从阴霾延续至今晨的秋雨连绵。原来很多事情想到了就去做,稍有拖延就会错失机会,空留遗憾。当然每个季节的美,都有不同的韵味,北方的冬天辽阔而厚重,脱去层层包裹的树叶,挺拔的枝干直穿云端,精干且勇猛。大地也渐渐会更加瓷实,万物好像都一下静下来,等待着……执着于懊恼中就无法过好这一个当下,我会坦然地告别十月,做好准备迎接十一月。

孙瑜的可爱日益显露出来,每一次的分享都感受到她的率真和执着,她的感性感染着每一个姐妹,她的理性透出灵气的光芒。她说非常感触那一句:“我们都抑郁的那么认真”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很多的无奈和纠结,担忧都包含在这句话里。我能体会到那种无助感,那许多个无眠的夜,那想要挣脱却又更加缠绕的焦虑,那些不请自来的坏情绪,都使人无法不认真地对待,经过这学期的学习,就更能理解那个当下的不易了。她还分享本周一直练习让嘴角上扬,与孩子对话尽量不做无效沟通,多听,多接纳和疏导孩子的情绪。这让我体验到,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一边在觉察,一边在沉淀,一边又在摸索,实践,会有成效也会有疑惑和失败,这也是在了解,理解,疗愈自己的过程,当我们可以看得见自己的时候,也就会看得见他人,我已然看见孙瑜同学摇摇晃晃的蹒跚而来。

屠罡最近的状态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感觉疲惫,连修复这几日矛盾的兴致也没有,如何及时止损,没想过,甚至懒得去想”。听罢深有同感,因为这个感受也曾有过,就是对这段关系锥心的失望,没有力气去挽回,只想放手。其实我们都知道,当夫妻矛盾激化的时候,一定是太多“小事”累积的,在很多时候,看不清自己的需要,更看不清对方的需要,各自都活在自己不被满足的沮丧里,感觉自己付出那么多没有被认可,很不值得,很委屈。委屈生怨恨,怨恨就生出苦毒,这些情绪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各种不舒服导致疲惫感,而疲惫导致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也就推着我们走近抑郁。

上周怡沐为我们梳理夫妻关系时说:“也许我们已经没有那么爱对方了”,听完虽觉意外,但也承认是事实,多年没有好好经营的爱情田园,土地早已干硬开裂,又如何让它满园芬芳。正当我们为此感到无望的时候,怡沐老师又告诉我们“爱情是一种动态发展过程,经营好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能意识到现在已经没有那么爱彼此,如何让关系升温,如何止损,如何提升能力挽救婚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想到孙佩给予屠罡回信中的引导,想到怡沐老师常带着爱意的指出我们的盲点,误区。内心温暖又有力量。最让我触动的是怡沐老师的一句话:“爱当中有多少为对方考虑的,我们为此付出了什么?”,于我而言,这是比较扎心的地方,因为我和爱人的相处模式,长期是我故意忽视他表达或者隐含的信息,总觉得他事多,总是找关注,甚至和孩子也争风吃醋,却没有考虑过他凡事以我为先而得不到回应时的失落,也没考虑他更想要把夫妻的关系次序排在首位,我却和他常常对立时的愤怒和无奈。我付出的更多是轻视和敌意,所以我固守的一些思维模式,需要重组,在此非常感谢小雅的说法:“想想未来,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另一半照顾,而我们七老八十时,很显然只有靠老伴相互扶持,所以一定要对老公好一点”。

这次课程里让我最有收获和感悟的一句话是“爱是在对方的需要里看见自己的责任”,丽娜用生活中的事例,表达了她的理解。爱人邀请一同去出租房子,丽娜突破了自己从前因为怕伤害关系,而违心附和的想法,正面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这种坦诚反而赢得了爱人的理解,自己内心也不纠结,很自由。当爱人再一次邀请一同去谈一谈签合同的事宜,她也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两人一起商量是爱人对关系的尊重,更体现出他很看重丽娜在他身边的踏实感,觉察是改变的开始,我就是在这样的分享中汲取着养分,体验着每一个改变发生时的感动。很欣赏丽娜说:“我发现我是能掌控的,可以把握我的生活。从中我也获得一种力量,自我效能感也提升了,一下理解了内心的力量是长出来的,不是喊口号,喊出来的”。很想在本周的日常里,多感受自己需要负起的妻子,妈妈的责任,调整自己平日的做法,期待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呈现。

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在训练我们或倾听,或理解,或体验,或表达的能力。心灵日记里蕴藏着我们的认知,也散发着我们改变的馨香。琢之磨之,玉汝于成,没有打磨的过程是无法达到孙佩口中所说的“我已经不惧怕写作了,也懂得梳理和反馈的过程最终受益的是自己”。当怡沐老师让我说一下对于写心灵日记和回信的感悟时,也看到自己在即兴表达方面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条理清晰,言语简练,提取重点都需要我的反应能力和汇总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是在日常生活里刻意重视和锻炼,才能长出来的。

《从前慢》这首诗,我是第一次听,实话说看着平实的言语,却难懂其意是我的真实感受。隐隐能觉出作者很怀念从前的慢节奏,也能浅显地理解他的爱情观: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觉察里带着改变的力量,当我反复咀嚼这些文字时,开始反思这稍纵即逝却依然懵懵懂懂的岁月,因为我们实在“太忙”了。时至中年,一不小心,就活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越忙碌越退步。有一句话说“活成油腻中年妇女的最快方式,是让她忙到没时间成长”,这在姐妹们各抒己见中已明其意,对于屠罡所说:“我很怀念过去的慢,现在社会的急功近利,让人没有机会空闲,排在前面的永远是责任和义务,慢不下来”深以为然,更加理解她的疲惫。是不是真的慢不下来,还是我们压根就选择了“不慢”,慢了孩子会被淘下来,输在起跑线上,慢了我这个妈妈没有尽到责任,慢了时尚,慢了思想,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社会节奏,我会与外界格格不入,就这样背着昨天赶往明天,却累坏了今天。怡沐老师说:“慢与不慢是你的选择,做好当下事,珍惜眼前人,在急速飞奔的日子里,慢下来享受时光,不是更重要吗?”。

冷静和沉着的孙佩,总能表达清楚自己的需要,她懂得需要慢下来,怎么才能让自己慢下来,怎么做减法,才可以除却对未来的担忧,让心灵抵达宁静。我想她抛的问题,她本周会带着思考和践行,找寻答案。丽娜的智慧,也让我叹服,她说“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里,听到了分寸感和界限感,想到家庭生活中我们常常容易失了分寸,破了界限,其实每个人内心的锁,都需要尊重和保护,不能任性的认定“即使我这样做了,他也拿我没办法”,拉大了心与心的距离,对方也许会上更多的锁。这些思考与智慧的火花,都像是一盏盏灯火,指引着我们寻找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价值观。

四季轮转,一程程走来,内心有很多感恩和感慨,感恩大家的真诚相待和真知灼见,感慨生活的羁绊并没有让我们退缩。就如前导课里所讲“如果生活给我们一地鸡毛,我们就把它做成鸡毛掸子,好不好?”,在这里我们可以齐心接纳倾听每个姐妹遇到的焦虑,在这里我们

可以吐槽并省思面临的压力,在这里我们可以拉起手来一起抵抗和疏导抑郁带给我们的馈赠,并为自己的每一次长大喝彩。不日入冬,他没有秋的层林尽染,美不胜收,但有种蛰伏已久的坚韧和冷静,因为我们在场,所以这会是个美丽的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