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声律启蒙》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1)

八  庚

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

江 云对涧树,玉磬对银筝。

【玉磬】古代石制乐器名。《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诸侯之僭礼也。”孙希旦集解:“玉磬,《书》所谓鸣球,天子之乐器也。”唐柳宗元《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诗:“朱唇掩抑悄无声,金簧玉磬宫中生。”清戴震《乐器考》:“鸣球、玉磬,同谓石磬,古人于石之美者,多以玉名。”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唐戴叔伦《白苎词》:“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后蜀毛熙震《河满子》词:“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清吴伟业《赠冯子渊总戎》诗:“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

【人老老】战国哲学家孟轲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尊敬自己的老人,从而也尊敬别人的老人;爱自己的孩子,从而也爱别人的孩子。人老老,即尊敬别人的老人。《礼记·大学》:“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古同悌)。”第一个“老”字作动词用。

【我卿卿】卿是对人的尊称,也是对妻子的昵称。西晋大臣王衍妻呼衍曰卿。衍曰:“奈何卿我?”妻曰:“我不卿卿,谁复卿卿。”(意为我不称你为卿,还有谁称你为卿呢)?故后以“卿卿我我”作为夫妻恩爱之典。

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

【玄霜舂玉杵】唐裴銏《传奇》中讲一个故事,下第秀才裴航,遇到仙人云翘夫人,赠诗一首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京。”后裴生经蓝桥驿,果遇一妪揖之求饮,妪使云英持瓯浆,令饮之。因诗合,欲娶云英,妪命裴购玉杵并捣药,果得玉杵。聘之,俱仙去。《太平广记·裴航》载,裴航,唐代长庆年间秀才,下第,舟过襄汉,遇云翘樊夫人,使其婢袅烟赠诗一绝。夫人答诗云:“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路,何用崎岖上玉京。”后裴航经蓝桥驿,果遇云英送水,裴航以玉杵为聘礼,娶云英,二人俱升仙而去。玄霜,传说中的仙药。

【白露贮金茎】汉武帝好神仙之术,史载他曾作铜柱,上有铜仙人擎玉盘,承接夜露,据说以此露和玉屑饮之可长生。杜甫诗:“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又魏明帝亦作承露金茎,高十一丈。

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

【贾(音古)客君山秋弄笛】《博异志》载,有商人吕乡筠,善吹笛,一次泊舟君山附近,遇到一位老人,有合上天神乐、仙乐和自己欣赏的三支仙笛,吹奏数声,湖上风波大作。

【仙人缑(音勾)岭夜吹笙】传说周灵王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遇浮邱公,接上蒿山。后于七月七日乘白鹤过缑氏山头,拱手谢别时人而去。缑岭,山名,在河南。

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用兵。

【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史载汉高帝刘邦善于用人,因而取得天下。汉高帝问韩信带兵几何?信曰:“多多益善。”帝曰:“卿何为我擒耶?”曰:“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他自己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用兵】赵奢是战国时赵之名将。奢死,赵王令以其子赵括代廉颇为将。蔺相如说,赵括只能读其父的兵书,没有实际经验。赵王不听,使其率兵与秦交 战。结果赵括中箭死,几十万军队都投降秦国,被秦人活埋了。

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

乘龙对附骥,阆苑对蓬瀛。

【乘龙对附骥】唐杜甫诗:“门阑多喜气,女婿喜乘龙。”因称女婿为乘龙快婿。《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附骥的意思是托靠别人的力量使自己得以发展,喻附于先辈或名人之后。

【阆(音浪)苑对蓬瀛(音朋营)】阆苑:传说中的仙境,在昆仑山上。蓬瀛:即蓬莱山,传说东海中的仙山。

春秋笔,月旦评。东作对西成。

【春秋笔】旧说孔子作《春秋》,一字荣于华衮(音滚,古代君王的礼服),一字严于铁钺(音月)。游、夏诸贤,不能赞一词。即寓褒贬于字里行间,后称此种笔法为春秋笔。

【月旦评】汉末河南许劭(音绍)与其兄许靖俱有高名,好在一起甄别、评论当地人物,每月变换一次,农历初一发布公告,人们称之为“月旦评”。后称品评人物为月旦评或月旦。【东作对西成】《书·尧典》中有“平秩东作”、“平秩西成”的话,“东作”是开始耕作,“西成”是收获之意。

隋珠光照乘,和璧价连城。

【隋珠光照乘】古代故事,一次隋侯出行,遇断蛇于路,隋侯命人给蛇敷药包扎,后蛇衔径寸之珠报偿隋侯,因称隋侯珠。光照乘,是说把这种宝珠挂在车上可以照明前后。《战国策·楚策》:“宝珍隋珠不知佩兮,祎(音衣)布与丝不知异兮。”

【和璧价连城】《韩非子》载,楚人和氏得璞(未琢的玉石),献给武王,武王以为是石,砍去了和氏的一条腿;成王即位,又献给成王,成王仍以为是石,又砍去了他的另一条腿;文王即位,和氏抱璞而哭。文王使人剖开了这块玉石,发现果然是希世之宝,就用它雕成一块璧,为了纪念和氏,因名和氏璧。连城,是说它值几座城的钱。传说秦王曾以十五城向赵换取它。

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

【三箭三人唐将勇】唐将薛仁贵东征与九姓突厥交 战,三箭毙三人,威震军中。当时有歌谣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一琴一鹤赵公清】宋赵汴治成都,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相随,为政清廉简易。

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英。

【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即汉光武与严光(子陵)的故事。见微韵“严滩”注。光武帝与严子陵友善,即位命访之,陵在富春江 披蓑钓泽中,载以至朝,帝以故人礼敬之。尝以同寝,陵以足加腹。太史奏曰,有客星犯主座。

【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音齐)英】宋相文彦博,致仕后在洛陽同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饮酒赋诗相乐,谓之耆英会。耆:年老。耆英,英俊的老年人。

昏对旦,晦对明。久雨对新晴。

【晦(音会)】昏暗不明。

蓼湾对花港,竹友对梅兄。

黄石叟,丹丘生。犬吠对鸡鸣。

【黄石叟】即汉初张良所遇仙人黄石公,曾赠给张良兵书。

【丹丘生】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丹丘,神话中的神仙之地,昼夜长明。

暮山云外断,新水月中平。

半榻清风宜午梦,一犁好雨趁春耕。

王旦登庸,误我十年迟作相;刘蕡不第,愧他多士早成名。

【王旦登庸,误我十年迟作相】《宋史·王旦传》载,宋相王旦柄权十八年,死后,王钦若继为宰相。王钦若语人曰:“子明(即王旦)迟我十年作宰相。”【登庸】1选拔任用。《书·尧典》:“帝曰:畴咨若时登庸。”孔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登庸以德,明试以功。”唐唐彦谦《留别》诗之三:“登庸趋俊乂,厕用野无遗。”明方孝孺《袁安卧雪图赞》:“登庸三朝,作社稷臣。”2指登帝位。汉扬雄《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钦明尚古,作民父母,为天下主。”《宋书·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记室参军滕演。”《北史·高隆之传》:“又帝未登庸日,隆之意常侮帝。”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臣伏愿登庸御宇,早继高皇。3指科举考试应考中选。明徐霖《绣襦记·父子萍逢》:“领父命长安科试,幸登庸占榜魁。”

【刘蕡(音焚)不第,愧他多士早成名】见文韵“唐廷”注。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2)

九  青

庚对甲,巳对丁。魏阙对彤庭。

【魏阙对彤庭】魏同巍,魏阙,高大的城阙。彤庭,指帝王宫殿。杜甫诗:“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梅妻对鹤子,珠箔对银屏。

【梅妻对鹤子】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以梅鹤自娱。逋不娶,无子,时人说林“梅妻鹤子”。【珠箔(音伯)对银屏】唐白居易《长恨歌》:“珠箔银屏迤逦开。”

鸳浴沼,鹭飞汀。鸿雁对鶺鸰。

【鶺鸰(音急伶)】鸟名,生活在水边,食小虫,喜欢群飞。《诗·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脊令,后即以“鹡鸰在原”比喻兄弟友爱之情。

人间寿者相,天上老人星。

【人间寿者相】旧时迷信,讲论骨相。寿者相,谓视其相为长寿者。

【天上老人星】《史记·天官书》载天上有南极老人星,主寿。

八月好修攀桂斧,三春须系护花铃。

【八月好修攀桂斧】神话传说,汉人吴刚,因学仙有过,罚他砍月中桂树,桂树高五百尺,砍后伤口复合,所以吴刚要永远砍下去。旧时以科举登第为攀桂,考试一般定在八月,称“秋闱”。

【三春须系护花铃】明代宁王爱花,尝作护花铃,蜂、鸟至则牵铃惊之。

江 阁凭临,一水净连天际碧;石栏闲倚,群山秀向雨余青。

危对乱,泰对宁。纳陛对趋庭。

【纳陛对趋庭】纳陛,愿意是深入殿堂的台阶,这里是登上台阶的意思。趋庭,快步走过庭院。《论语》记载:孔子的儿子孔鲤,一次趋庭而过,被孔子叫住,问他学诗学礼的情况。以后就把见父亲叫趋庭。

金盘对玉箸,泛梗对浮萍。

【泛梗】《说苑》中的一则寓言,孟尝君入秦,客止之。见有木梗人谓土偶人曰:“今将大雨,子必沮坏。”答曰:“我沮,乃反吾真耳。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雨至必浮,子泛泛不知所至矣。”孟尝君乃止。后遂以泛梗比喻到处漂流,无处安身。李商隐诗:“薄官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梗,这里指木偶。

群玉圃,众芳亭。旧典对新型。

【群玉圃】传说仙人西王母居住在群玉山的瑶圃。

【旧典】1旧时的制度、法则。《书·君牙》:“君牙,乃惟由先正旧典时式。”孔颖达疏:“惟当奉用先世正官之法,诸臣所行故事旧典,于是法则之。”汉蔡邕《故太尉乔公庙碑》:“值馑荒,诸郡饥馁,公开仓廪以贷,救其命。主者以旧典宜先请。”《清史稿·后妃传序》:“世祖定鼎,循前代旧典。”

2古代的典籍。汉班固《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韩子所见,盖周之旧典礼经也。”

骑牛闲读史,牧豕自横经。

【骑牛闲读史】隋末李密好学,常将《汉书》一帙(音志)挂于牛角之上,骑牛读书。帙,包书的套子。

【牧豕自横经】汉公孙宏,少贫,为人放猪,勤于学,常带经卷而读。年五十后位至丞相。

秋首田中禾颖重,春余园内菜花馨。

【禾颖】带芒的谷穗。唐太宗《幸武功庆善宫》诗:“芸黄徧原隰,禾颖积京畿。”

旅次凄凉,塞月江 风皆惨淡;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

【旅次】旅途中小住的地方。也指旅途中暂作停留。

【筵前欢笑,燕歌赵舞独娉婷(音乒亭)】古代燕、赵多出歌伎,其人善歌舞。娉婷:舞姿悠美的样子。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3)

十  蒸

萍对蓼,芰对菱。雁弋对鱼罾。

【萍对蓼(音了)】萍:水生植物。蓼: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芰(原字上草下角)对菱】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果实有硬壳,有角,称“菱”或“菱角”,可食。

【雁弋(音义)对鱼罾(音增)】弋:一种尾上带绳子的箭;雁弋即射雁的这种箭。罾:一种用竹竿或木棍做的方形鱼网。

齐纨对鲁绮,蜀锦对吴绫。

【齐纨(音丸)对鲁绮,蜀锦对吴绫】纨、绮、锦、绫都是名贵的丝织品;齐、鲁、蜀、吴是上述四种织品的产地。

星渐没,日初升。九聘对三征。

【九聘对三征】聘和征都是王朝或官府聘请的意思。九聘,多次聘请,出典未详。三征,朝廷三次征召。《后汉书·杨伦传》:“伦前后三征,皆以直谏不合。”

萧何曾作吏,贾岛昔为僧。

【萧何曾作吏】史载萧何曾做沛郡的主吏椽,是管人事的小官。

【贾岛昔为僧】唐诗人贾岛曾为僧人,法名无本。韩愈赏其诗才,令其还俗,劝其读书,后登进士,官长江 主簿。

贤人视履循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

【贤人视履循规矩】《尔雅·释言》:“履,礼也。”注:“礼可以履行也。”所以说视履成规矩。【大匠挥斤校准绳】《庄子》中的一则寓言说,郢(音颖)人在鼻子尖上涂一点白土,一位石匠把父子抡得呼呼响,一下子就把泥点砍掉了,对鼻子丝毫无损。大匠,技术高超的匠人。斤,斧子的一种。

野渡春风,人喜乘潮移酒舫;江 天暮雨,客愁隔岸对渔灯。

【舫(音访)】船,画舫(装饰华美专供旅游用的船);酒舫,载酒或卖酒的船。

谈对吐,谓对称。冉闵对颜曾。

【冉闵对颜曾】冉有、闵子骞(音千)、颜渊、曾参都是孔子的高足弟子。

侯嬴对伯嚭,祖逖对孙登。

【侯嬴对伯嚭(音匹)】侯嬴,战国时魏人,初为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慷慨任侠,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最后以身殉之。王维《夷门歌》专咏此事。伯嚭,即太宰嚭,春秋时楚伯州犁之孙,吴国奸臣。他受越王贿赂,劝吴王同越讲和。勾践灭吴,以伯嚭对其主不忠,杀之。

【祖逖(音剃)对孙登】祖逖,东晋时爱国将领。见先韵“祖生鞭”注。孙登:晋初隐士。

抛白纻,宴红绫。胜友对良朋。

【抛白纻(音住)】宋裴思谦登第,以红笺数十幅入平康赋诗。王元之有诗云:“利市襕衫抛白纻,风流 名字写红笺。”白纻,白苎麻织成的衣服。白纻襕衫,唐举子之服。

【宴红绫】唐御膳以红绫饼为重。昭宗时放进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会宴曲江 ,命御厨烧作红绫饼二十八枚赐之。

争名如逐鹿,谋利似趋蝇。

【逐鹿】逐鹿中原,原指在战场上争夺政权。后来又有“未知鹿死谁手”的话,比喻胜负难定,这里即用此意。《史记·淮陰侯列传》载:蒯通曰:“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趋蝇】追赶苍蝇。古有“蝇头微利”的说法,“趋蝇”是说十分不值得。

仁杰姨惭周不仕,王陵母识汉方兴。

【仁杰姨惭周不仕】唐狄仁杰为武后相,其姨卢氏有子,杰欲官之,姨曰:“姨止一子,不欲令事后周女主。”仁杰大惭而归。周,武则天的国号。

【王陵母识汉方兴】陵事汉,其母在楚,知汉必兴,嘱善事之。项羽令母召陵,母遂自刎。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吟诗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

【句写穷愁,浣花寄迹传工部】这是写杜甫的事,杜拾遗曾为检校员外郎,后人称之为杜工部。晚年流落蜀中,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旁之浣花村草堂。

【吟诗变乱,凝碧伤心叹右丞】右丞:这是写王维的事。王维官尚书右丞相,后人称之为王右丞。安史之乱陷身贼中,被迫为给事中。传说安禄山宴于凝碧宫,令乐人作乐,维闻而伤之,作七绝一首云:“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4)

十一  尤

【原文】

荣对辱,喜对忧,缱绻对绸缪①。吴娃②对越女,野马③对沙鸥。茶解渴,酒消愁,白眼④对苍头⑤。马迁⑥修《史记》,孔子作《春秋》。莘野耕夫闲举耜⑦,渭滨渔父⑧晚垂钩。龙马游河,羲帝因图而画卦;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⑨。

【注释】

①缱绻对绸缪:缱绻和绸缪,都是形容感情亲密、情意缠绵 的样子。

②吴娃:吴地的姑娘。娃,少女。

③野马:《庄子逍遥游》中说:“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说的是早春大地上蒸腾的水蒸气。(唐)韩偓诗:“窗里日光飞野马。”

④白眼:(晋)阮籍视人,能作青、白眼,见庸俗之士则以白眼对之。

⑤苍头:在秦末农民大起义中,有一支义军的士卒以青巾裹头,称苍头军。后世苍头多指老年仆人。

⑥马迁:即司马迁。

⑦莘野耕夫闲举耜:此句疑用伊尹故事。《吕氏春秋》说:有侁氏女子得婴儿于空桑之中,名伊尹,长而贤,商汤王准备聘请他,有侁氏不肯,汤于是聘有侁氏女,以伊尹为陪嫁奴隶取了去,后以为相,国大治。有侁氏即有莘氏。又解为《孟子万章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

⑧渭滨渔父:指商代末年的姜尚。

⑨神龟出洛,禹王取法以明畴:上古传说,夏禹曾参照洛水神龟献出的宝书,制定了“洪范九畴”。

【原文】

冠对履,舄对裘,院小对庭幽。面墙②对膝地,错智对良筹③。孤嶂耸,大江 流,芳泽④对圆丘⑤。花潭来越唱,柳屿起吴讴⑥。莺懒燕忙三月雨,蛩摧蝉退一天秋。钟子听琴⑦,荒径入林山寂寂;谪仙捉月⑧,洪涛接岸水悠悠。

【注释】

①舄:鞋;同澙,咸水浸渍的土地。

②面墙:《论语》记述孔子的话说:“人而不为《周南》、《如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后来“面墙”就成了思路闭塞的代用语。

③错智对良筹:错,指西汉政治家晁错,他在文帝时曾为太子家令,太子家令是主管太子府内庶务的官员,相当于太子府的总管,很有谋略,多智,大家称他为“智囊”。良,指张良。良筹是说张良的高明策略。又解为汉初张良借箸筹画政事。

④芳泽:泽本是妇女用的脂粉,或说内衣 ,后芳泽即转为女性的代称。

⑤圆丘:是古代天子祭祀天神的地方,也写作圜丘。

⑥吴讴:吴地的民歌。

⑦钟子句:上古故事,余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解琴,闻伯牙鼓《高山流水曲》,遂相知好。子期死,伯牙碎琴不复鼓,谓无知音也。

⑧谪仙捉月:古代民间传说,诗人李白特别喜爱明月,在采石矶,一次酒醉,看到江 心倒映的月影,就前去扑捉,结果溺水而死。

【原文】

鱼对鸟,鹡①对鸠,翠馆对红楼。七贤对三友②,爱日③对悲秋。虎类狗④,蚁如牛⑤,列辟⑥对诸侯。陈唱临春乐⑦,隋歌清夜游⑧。空中事业麒麟阁⑨,地下文章鹦鹉洲⑩。旷野平原,猎士马蹄轻似箭;斜风细雨,牧童牛背稳如舟。

【注释】

①鹡:鹡鸰,一种小鸟。

②七贤句:(晋)嵇康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友好,常宴集于竹林之下,号为竹林七贤。三友:以三种事物为友,如松、竹、梅;琴、酒、诗;梅、石、竹等。

③爱日:指暖和的陽光;珍惜时间。骆宾王《赠宋之问》诗:“温 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

④虎类狗:东汉马援在《戒兄子严敦书》(写给侄子严敦的信)中,告诫他们说,学龙伯高,不成犹为谨慎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学习 豪侠好义的杜季良,不成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

⑤蚁如牛:(晋)殷浩患耳疾,听见床 下蚂蚁动,以为是牛斗之声 。

⑥列辟:辟,君王;列辟等于说诸王侯。

⑦陈唱临春乐:南朝陈后主荒婬,修结绮、临春、望仙阁,与张丽华、江 总、孔贵嫔诸人日夜游戏、歌唱,其中以《玉树后庭花》、《临春乐》为最有名。

⑧隋歌清夜游:传说隋炀帝夏夜宴游,放萤火虫照明,歌清夜之曲;冬日剪彩为花。

⑨空中事业麒麟阁:汉宣帝时,为了表彰功臣,将霍光、苏武等画在麒麟阁上,共十一人。“空中事业”,是说功名富贵本来是虚幻的,这是作者的消极思想。

⑩地下文章鹦鹉洲:三国时才士祢衡,因反对曹操,被排挤到荆州,后被刘表部下黄祖(忌其才)杀害。他曾写过《白鹦鹉赋》,因此他被害之处人们就称之为鹦鹉洲。“地下文章”是说该人已死去。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5)

十二  侵

【原文】

歌对曲,啸对吟①,往古对来今。山头对水面,远浦对遥岑。勤三上②,惜寸陰③,茂树对平林。卞和三献玉④,杨震四知金⑤。青皇⑥风暖催芳草,白帝城高急暮砧⑦。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⑧;描鸾刺凤,佳人帘下度金针。

【注释】

①吟:唱。声调抑扬地念;一种文体。

②勤三上:古人经验,认为善读者有“三上”之功,即枕上、途上、厕上。

③惜寸陰:东晋大将陶侃致力收复中原,朝夕运甓,常勉励大家说:“大禹惜寸陰,吾人当惜分陰。”寸陰,很短的时光。

④卞和三献玉:见庚韵第二章“和璧”句注。卞和即和氏。

⑤杨震四知金;(汉)杨震为青州刺史,所举秀才王密,暮夜怀金谒震以为酬谢。震怒曰:“故人知君,君何以不知故人也?”密曰:“夜无人知。”震曰:“天知,地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当即拒绝了。

⑥青皇:又称东皇、青帝。东方为春,古人所谓司春之神,故代指春天。

⑦白帝城高急暮砧:(唐)杜甫《秋兴八首》诗:“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白帝城在四川重庆市奉节县,三国刘备殁于此。砧,捣衣石,这里指砧杵之声 。

⑧绣虎雕龙,才子窗前挥彩笔:曹子建有奇才,七步成诗,人称绣虎之手。雕龙: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十卷五十篇,论古今文章的体裁和创作,有很高价值,沈约善之。

【原文】

登对眺,涉对临,瑞雪对甘霖。主欢对民乐,交 浅对言深①。耻三战②,乐七擒③,顾曲④对知音。大车行槛槛⑤,驷马骤骎骎⑥。紫电青虹腾剑气⑦,高山流水识琴心⑧。屈子怀君,极浦⑨吟风悲泽畔;王郎忆友⑩,扁舟卧雪访山陰。

【注释】

①交 浅对言深:战国时范睢说秦王,有“交 疏”、“言深”等语。交 浅犹交 疏,是说人与人的关系很一般,没有深交 。言深,是讲了至关重要的意见。

②耻三战:传说春秋时鲁国将军曹刿,曾三次兵败于齐。后来齐桓公和鲁庄公盟于柯,曹刿用匕首逼住了齐桓公,终于索回了失去的国土。又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遂谓楚王曰:白起小竖子耳!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而王不知耻焉!”

③乐七擒:传说孔明征南蛮,曾对其首领孟获七擒七纵,使孟获受到感化,最后归顺。

④顾曲:《三国志周瑜传》载,三国(吴)周瑜善审音律,曲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唐)李瑞诗:“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⑤大车行槛槛:大车是上古载重的牛车。槛槛,车声。《诗王风大车》:“大车槛槛”。

⑥驷马骤骎骎:出典于《诗经》。《诗小雅四牡》:“驾彼四骆,载骤骎骎。”驷马,上古一车四马,叫驷马。骤,奔驰。骎骎,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⑦紫电青虹腾剑气:紫电青虹,形容宝剑的光华。(唐)王勃《滕王阁序》:“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⑧高山流水识琴心:这是关于钟子期、余伯牙的故事。据说一次伯牙弹琴,钟子期评论说,此曲“志在高山”;又弹,又评论说,此曲“志在流水”。琴心,琴曲的内容、主题。

⑨极浦:犹言远浦,远方的水滨。

⑩王郎忆友:《世说新语任诞》载,(晋)王子猷(献之)雪夜访山陰戴逵,半途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6)

十三  覃

【原文】

宫对阙,座对龛①,水北对天南。蜃楼②对蚁郡③,伟论对高谈。遴杞梓④,树楩楠⑤,得一⑥对函三⑦。八宝珊瑚枕,双珠玳瑁簪⑧。萧王待士心惟赤⑨,卢相欺君面独蓝⑩。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⑾;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⑿。

【注释】

①龛:佛舍。

②蜃楼:海洋上由空气折射而成的幻影,古人以为是蜃(一种大蛤蜊)气所化,称蜃楼。东坡仕登州,作文祷海而海市见。

③蚁郡:(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汉)豪士淳于棼酒醉后梦游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守南柯郡。醒后发现,原来槐安国和南柯郡是一群蚂蚁的窝巢。

④遴杞梓:遴,谨慎选择;杞、梓,两种木质优良的树,古人以喻优秀人材。《国语》:“其大夫皆卿材也,若杞梓、皮革焉。”遴杞梓,比喻选拔人材。

⑤树楩楠:树,种植。楩,木名,即黄楩树。楠,树名,楩、楠是两种木质优良的树,生在南方。树楩楠,比喻培养人才。

⑥得一:“一”是个哲学概念。《老子》中有“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的话。

⑦函三:《易纬乾凿度》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不易也。”意思是:《周易》的“易”字含三方面意义:简易、变易和不变。

⑧双珠玳瑁簪:这是汉乐府《有所思》中的一句。玳瑁,一种海龟,其甲可制作工艺品。

⑨萧王待士心惟赤:汉光武帝初起时,曾被更始帝刘玄封为萧王。他在镇压铜马、高湖等起义军时,收降许多人,并将首领封为列侯,以收买人心。所以当时有人说:“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

⑩卢相欺君面独蓝:(唐)卢杞长得特别丑陋,史称“鬼貌蓝色”,代宗时为相,迫害忠良,盘剥百姓,干了许多坏事。人曰“蓝面鬼”。

⑾贾岛诗狂,手拟敲门行处想:唐诗人贾岛,一次在驴背上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诗,开始想用“推”字,后改“敲”,仍觉未妥,不觉冲撞京兆尹韩愈。韩愈问明原因,想了一会,认为“敲”字好。这就是“推敲”一语的由来。

⑿张颠草圣,头能濡墨写时酣:唐张旭,善草书,好酒,每次大醉,则呼叫狂走,或把墨水浇到头上,然后写字,时人称他为“张颠”。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颠,疯子。濡,沾染。

【原文】

闻对见,解①对谙②,三橘对双柑③。黄童对白叟,静女④对奇男。秋七七⑤,径三三⑥,海色对山岚⑦。莺声何哕哕⑧,虎视正眈眈⑨。仪封疆吏知尼父⑩,函谷关人识老聃⑾。江 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⑿;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⒀。

【注释】

①解:明白。

②谙:了解,熟悉。

③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二引《高隐外书》:“晋戴颙,春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此俗耳针砭,诗肠鼓吹,汝知之乎?’”。

④静女:《诗经》篇名。静女是仪态端方的少女。

⑤秋七七:七七是传说中的人名,姓殷。鹤林寺杜鹃花,为天下第一。周宝谓殷七七曰:“闻君能顷刻开花,今方重九,花能开乎?”七七曰:“诺。”即于掌中作幻术使花开。夜间一女子曰:“妾为上帝司此花,不久即归阆苑。”此七七即代指杜鹃花。

⑥径三三:陶渊明咏菊,“冶冶溶溶三径色,风风雨雨九秋时。”又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此“径三三”即代指菊花。

⑦山岚:山中的雾气。

⑧莺声何哕哕:《诗小雅庭燎》有“君子至止,鸾声哕哕”二句。鸾,车铃。

⑨虎视正眈眈:这是《周易颐卦》中的一句。眈眈,注视的样子。

⑩仪封疆吏知尼父:仪是春秋时卫国的地名。尼父即孔子。《论语》记载,孔子到卫国去,仪邑主管边境的“封人”要求见孔子,见过之后对孔子的学生说:“你们不要为流亡而苦恼,上天将让孔子制礼作乐。”

⑾函谷关人识老聃:传说函谷关的令尹善天文,一次登楼四望,于东方见紫色云气,高兴地说:一定有圣人经过此地。后老子骑青牛过关。杜甫诗:“东来紫气满函关”即用此典。聃,老子名李聃。

⑿江 相归池,止水自盟真是止:《宋史万里传》载,南宋末年,江 万里为相,他听说元军已得襄樊,就在自家后园凿个池塘,题名“止水”。后元军至城破,万里遂投池自杀。

⒀吴公作宰,贪泉虽饮亦何贪吴:《晋书吴隐之传》载,(晋)吴隐之清廉,他到广州为刺史,州城附近有泉名“贪泉”,人们说,谁饮此水都会起贪心。吴隐之故意饮了贪泉水,并作诗一首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到郡后更加廉洁自守。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7)

十四  盐

【原文】

宽对猛①,冷对炎,清直对尊严。云头对雨脚,鹤发对龙髯②。风台谏,肃堂廉③,保泰对鸣谦④,五湖归范蠡,三径隐陶潜⑤。一剑⑥成功堪佩印,百钱⑦满卦便垂帘。浊酒停杯⑧,容我半酣愁际饮;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⑨。

【注释】

①宽对猛:《左传》载(郑)大夫子产临终前对他的儿子说:“我死,子必为政。惟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宽,指仁厚;猛,指严厉。

②鹤发对龙髯:鹤发,是说人发白如鹤羽,指老人。龙髯,龙的胡 须。传说黄帝在鼎湖乘龙而升天,小臣扯龙髯而上,结果扯断了龙须。

③风台谏,肃堂廉:风,即讽,讽谏;台,台省;谏,谏臣。古谏官所居官署称讽台。肃堂廉,肃堂即官署;廉,阶陛之侧隅也。此指廉正。《治安策》曰:“人主如堂,人臣如陛,众庶如地。”

④保泰对鸣谦:泰和谦是《周易》的两个卦名。保泰,意为保持安康。鸣谦是谦卦的一句爻辞,意思是以谦虚的品德为人所知。

⑤五湖归范蠡:范蠡,字少伯,佐越王勾践破吴,成功,载西施归五湖。

⑥一剑:战国时苏秦曾佩一剑说六国,后为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⑦百钱:(汉)严君平隐居成都,以卖卜自给,每日得百钱,即闭户垂帘而授《老子》。

⑧浊酒停杯:杜甫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⑨好花傍座,看他微笑悟时拈:佛教故事,传说在灵山会上,释迦牟尼拿出一朵花,众人都不解其意,唯独迦叶尊者露出笑颜,表示对佛的旨意有所领悟。后遂以拈花微笑,表示心心相印、两心相通。拈,用手指轻轻拿着。

【原文】

连对断,减对添,淡泊对安恬。回头对极目,水底对山尖。腰袅袅,手纤纤①,凤卜对鸾占②。开田多种粟,煮海尽成盐。居同九世张公艺③,恩给千人范仲淹④。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⑤;鼎成龙去,轩臣⑥无计得攀髯⑦。

【注释】

①手纤纤:形容手指细而长。《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②凤卜对鸾占:凤卜、鸾占意同,见微韵第二章“采凤飞”句注。

③居同九世张公艺:唐人张公艺,九世同居 。高宗祭泰山,幸其第,问何以能此,公书百“忍”字以进之。

④恩给千人范仲淹:(宋)范仲淹居官后,于姑苏城郊买良田千亩,建立“义庄”,以收养贫困的亲族。⑤箫弄凤来,秦女有缘能跨羽:见东韵第三章“凤翔”二句注。

⑥轩臣:轩辕皇帝的大臣。

⑦攀髯:传说轩辕皇帝铸鼎成,龙降,骑之上升。其臣攀龙髯欲随之升天,未得。

【原文】

人对己,爱对嫌,举止对观瞻。四知对三语①,义正对辞严。勤雪案,课风檐②,漏箭对书签。文繁归獭祭③,体艳别香奁④。昨夜题梅更一字⑤,早春来燕卷重帘。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⑥;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 淹⑦。

【注释】

①四知对三语:四知见侵韵第一章“杨震”句注。三语:据《晋书》载,一次王戎问老子、孔子之道于阮瞻,阮瞻曰:“将无同。”意思是“大约差不多”。王戎听了很满意,就聘其为椽(署员),时人称阮瞻为“三语椽”。

②勤雪案,课风檐:雪案、风檐,形容读书条件很艰苦,勤和课指学习 。

③文繁归獭祭:早春刚刚解冻,水獭把鱼衔出水面,排列在冰上,古人以为这是獭在祭祀,称为獭祭鱼。唐诗人李商隐作诗爱用典故,经常把翻阅的书排在一旁,书册左右麟次,时人也就称他为獭祭鱼。

④体艳别香奁:体艳指爱情或色情诗。唐诗人韩偓喜欢写这类诗,诗集名《香奁集》,时人号为“香奁体”。香奁,妇女梳妆用的匣子。

⑤昨夜题梅更一字:唐僧齐已作《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许丁卯改为“一枝开”。时人称为“一字师”。

⑥诗以史名,愁里悲歌怀杜甫诗:见豪韵第二章“诗史”注。史名:杜甫感痛时事,发之为诗,人称为“诗史”。

⑦笔经人索,梦中显晦老江 淹:见支韵第一章“五色笔”注。《南史江 淹传》载,江 淹尝宿于冶亭,梦一老丈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一五色笔以授之。此后文思枯竭,人谓江 郎才尽。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8)

十五 咸

【原文】

栽对植,薙对芟①,二伯对三监②。朝臣对国老,职事对官衔,鹿麌麌③,兔毚毚④,启牍对开缄⑤。绿杨莺睍睆⑥,红杏燕呢喃⑦。半篱白酒娱陶令⑧,一枕黄粱度吕岩⑨。九夏炎飙⑩,长日风亭留客骑;三冬寒冽,漫天雪浪驻征帆。

【注释】

①薙对芟:薙,除去野草。芟,割草。薙、芟都是斩除野草的意思。

②二伯对三监:二伯,西周时主掌国事的两个大臣,所谓“自陕以东,周公主之;自陕以西,召公主之”。三监,武王灭殷后,封纣子武庚于商都,派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监督,称三监。

③鹿麌麌:麌,鹿成群结队的样子。《诗经小雅吉日》中有“兽之所同,麀鹿麌麌”的句子。

④兔毚毚:毚,兔跳动的样子。《诗经小雅巧言》:“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⑤启牍对开缄:启牍和开缄都是拆开信件的意思。

⑥睍睆:即莺啼的声音。《诗邶风凯风》:“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⑦呢喃:燕子叫声。(宋)刘季孙诗:“呢喃燕子语梁间”。

⑧半篱白酒娱陶令:陶令,即陶渊明。因为他曾为彭泽令,故称。

⑨一枕句:见陽韵第三章“客枕”句注。原故事中的吕翁和卢生,后人附会成八仙中的钟离权度化吕洞宾(岩),所以这里说“度吕岩”。

⑩炎飙:热风。飙:狂风。

【原文】

梧对杞,柏对杉,《夏》《濩》对《韶》《咸》①。涧瀍对溱洧②,巩洛对崤函③。藏书洞④,避诏岩⑤,脱俗对超凡。贤人羞献媚,正士嫉工谗。霸越谋臣推少伯⑥,佐唐藩将重浑瑊⑦。邺下狂生,羯鼓三挝羞锦袄⑧;江 州司马,琵琶一曲湿青衫⑨。

【注释】

①《夏》《濩》对《韶》《咸》:见萧韵第二章“殷濩”句注。韶濩,汤代乐曲名。南朝梁王简栖《头陀夺碑文》云:“步中雅颂,骤合韶濩。”注引郑玄:“韶,舜乐也;濩,汤乐也。”也以指庙堂之乐或泛指古乐。

②涧瀍对溱洧:涧、瀍、溱、洧,古代四条河流。

③巩洛对崤函:巩,古地名,洛水流经其旁。巩洛,《史记苏秦传》:“说韩宜惠王,韩北有巩洛成皋之固、西有宜陽商贩之塞。”崤:崤山,山名,又叫“崤陵”,其西有函谷关,故称崤函。

④藏书洞:指传说中的二酉山,四川酉陽县翠屏山麓的小酉山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读书于此。称为“二酉藏书洞”。

⑤避诏岩:指汉初“四皓”所隐的商山,“四皓”(详见齐韵第一章“甪里”二句注),高帝召之不至,故称其隐居的岩洞为“避诏岩”。

⑥霸越谋臣推少伯:少伯,越国大夫范蠡的字。

⑦佐唐藩将重浑瑊:浑瑊,唐王朝著名少数民族的将领,曾从李光弼、郭子仪平“安史之乱”,以功为太常卿。德宗出逃奉天,浑瑊率家人子弟从,与朱泚拒战,全城倚重,德宗得以保全。

⑧邺下狂生,羯鼓三挝羞锦袄:狂生指祢衡。传说曹操欲辱祢衡,命他为鼓吏,击鼓为客人助酒兴。他不仅毫无惧色,反而脱掉衣服,敲起慷慨昂扬的“渔陽三挝”,以回敬曹操。“渔陽三挝”,传说中古代的鼓曲名。锦袄,指曹操。挝:打,这里指敲鼓。

⑨江 州司马,琵琶一曲湿青衫:唐诗人白居易曾谪为江 州司马,一次到浔陽江 边送客,遇到一位流落为商人妇的琵琶女,为他弹奏了一曲,引起了他强烈的共鸣,为之流下了泪水。故作长诗《琵琶行》。其中最后两句是:“座中泪下谁最多,江 州司马湿青衫。”

【原文】

袍对笏,履对衫,匹马对孤帆。琢磨对雕镂,刻划对镌镵①。星北拱②,日西衔,卮漏③对鼎镵④。江 边生桂若⑤,海外树都咸⑥。但得恢恢存利刃⑦,何须咄咄⑧达空函。彩凤知音,乐典后夔须九奏⑨;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⑩。

【注释】

①镌镵:都是刻削的意思。

②星北拱:星指北极星,拱是拱托、环绕的意思。古人认为群星都围绕北极星而分布。《论语》记孔子的话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③卮漏:卮,古代一种盛酒器。古语有“川源而不能实漏卮”的话,意为漏洞虽小,如不堵塞则后患无穷。

④鼎馋:孔子的祖先正考父为宋大夫,其家有鼎名馋鼎。上面的铭文是:“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饘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

⑤桂若:桂树。

⑥都咸:传说生于海外的神木。

⑦但得恢恢存利刃:《庄子养生主》中的一则寓言,说宋国有个庖丁,善于解牛,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解过数千头牛,还好像新磨的一样。因为牛的关节之间是有缝隙的,而刀刃却很薄,让薄薄的刀刃通过有缝隙的关节,自然“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恢恢,宽绰的样子。

⑧咄咄:表示惊讶的语气。(晋)殷浩得到桓温 将推荐他作尚书令的消息,非常高兴,准备回信,又怕言语不周,把信取出放进几十次,结果却寄出了空信封。后桓温 将免职,他整日用手在空中乱划,连呼“咄咄怪事。”

⑨乐典后夔须九奏:后夔,即夔,传说是舜的乐官,他奏起乐来,百兽起舞,凤凰也飞来。九奏,奏乐九曲。《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⑩金人守口,圣如尼父亦三缄:尼父即孔子。相传孔子入周太庙,见有铸金人,三缄其口,背后有铭文:“古之慎言人也。”三缄,封闭多层。两句的意思是,圣达如孔子,也要学习 金人那样守口如瓶,讲话谨慎。

笠翁对韵全文逐句解释在线听(笠翁对韵全文解释)(9)

点关注可以随时找到我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