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的布置,安床的完毕,客家民俗对新房不能空着,当新郎公的一定要住在新房里,睡在新床上。但新郎又不可以单身一人独睡的风俗 ,就得唤一个6-9岁的男孩,可侄儿,也可外甥,只要父母双全,家业昌盛之小男童一人去陪同新郎公睡,这叫“压床”,俗称“养床”。可见“压床”之俗如同其他一些婚俗一样,都处于对新婚夫妇的良好祝愿,“压床”风俗在明清朝代已存此风。吉日良辰男家把迎“新人”的花轿抬到女家,花轿是用珍贵的核桃木做的,门楣上雕画了许多金色图案,四周装饰古代人物典故,骄帘正中是一个圆圆的金色大“囍”字光耀夺目。有的雇请一班吹鼓手12个人簇拥着花轿,吹奏着一曲又一曲的迎亲音乐,使女家更加热闹起来。有迎新娘的鼓乐吹奏声,新娘启行前的哭嫁声,邻居友人前来凑热闹吵杂声与男女两家亲戚间互相贺喜祝愿声汇成一片,热闹非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新人”由好命的全福人——主妇给其梳妆。古代不梳妆是不能上花轿,况且客家民俗自古以来,对吉时的重视比吉月吉日更为严格,是为了保证“新人”入门的时辰,以取个好兆头。红色是客家人的传统吉祥色,红是火热的,象征着永恒的爱情。新人的打扮,从“开脸”、“上头”、“抹脂粉”到“穿嫁衣”、“戴首饰”主持人活灵活现,一蹴而就,成全了女子一生中最华丽的打扮。人们从民俗中看到,虽然那些是从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风俗,却点缀着姑娘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正由于这个原因,这些习俗才能历数千年而不衰。“开脸”是姑娘出嫁时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亲迎前两天进行。开脸是用2条线绞合,绞除脸上的汗毛,为何要开脸,据说是表示处女生活已吿结束,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姑娘在出嫁之前,无论汗毛有多长都不能用线去绞,所以客家民俗称他们“黄毛丫头”,“开脸”一仪也必须有一个上辈健在、夫妻团圆、子女齐全、生活富裕的中老年妇女给其“开脸”,表示新娘子一生幸福吉祥。
  “上头”一仪流行很久,本来在“成丁”之时就得改变发式,当初的结发,是子女成年的标志,不仅姑娘出嫁要上头,小伙子也要结发,其意义是一致的,其形式变是改变同年时的发型。当男家亲迎的花轿到来时,由男家随同的“好命”妇女去把新娘子的处女鞭子梳成成年妇女的发髻,盘在头顶,插上杆子,这叫“结发夫妻”,而后才引申为“原配夫妻”,有诗云“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鬓使上头”。这“云鬓”乃是一种环形的发髻,是女子及笄的标志。诗中云鬓称做“使上头”。“上头”俗称,对焕然一新的喜娘,结了头发做儿媳的年轻妹仔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条分界线,上了头,妹仔的生活就此结束了,一种新的负有妻子、儿媳的责任的生活开始。
  “哭嫁”是妹仔每临出嫁时,在即将离离开自己生活了十多年的娘家,心情难免有点伤感。“哭嫁”正是这一心情的体现,就哭声不断,客家民俗还以哭的声越大就越发,哭的越伤心就越幸福,这叫“哭嫁”。“哭嫁”风俗自古有之,孔子曾说过“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想离也”。这三天不熄烛地思想离也 ,就难免悲切之情了。客家民谣“红丝线,绣盖头,家家妹仔换大猪头,猪头抬来娘欢喜,花轿一到娘就愁”对“哭嫁”之风俗,有2种认识:1、认为是避邪魔,以哭代喜,以防止邪魔侵害生命,2、认为同古代掠夺婚有关,姑娘被抢,必然啼哭,久之,婚前啼哭成为习俗。这2种说法,从历史上看都是有点道理的,或者2者兼而有之,但对近代、现代来说,就很难解释这一点。从“哭嫁”的实际情况来看,无非是新娘要出嫁,难舍父母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之情,同学好友诚挚之谊。当然,姑娘也不是不晓得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就是由于这种骨肉情深的感情支撑,有的人按风俗哭的很动听,内容很丰富,是客家民间叩头文学的精华。“哭嫁”习俗历经2千多年,这就是感情的作用,也是妹仔临嫁前对这“哭嫁”就一定要进行的。所以,认识《哭嫁》,并不能忽视了“感情的作用”。俗话说“食过一井水,洽过一方人”。妹子在娘家做十八年客。辞亲是哭嫁的继续。“辞亲”既是婚仪,也是感情上的事,说是婚仪,新娘出门就这么一个礼节,不行这个仪式,还似乎出不了门。客家民俗的辞亲仪式是在新娘出嫁前一天,由娘家设宴操办,恭请自己亲戚、至亲戚房、媒人、伴娘和所有送了礼的好友参加“离娘宴”,俗唤“起嫁酒”。作为“辞亲”仪式,这是女家婚仪中最隆重、最盛大的一次婚宴。新娘行过辞亲之礼,表明姑娘从此去夫家生活,正式成为男家一员。虽然还可以随时回到娘家来,但出嫁的人毕竟是有区别的,俗话说“来有时,去有日”。指的就是做客。嫁出去的女儿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当然与娘家的关系隔了一层。嫁女做“之子于归吗”。新娘梳妆辞亲完毕,就要“障面”而行。古代婚礼中新娘“障面”很重要的,一来可以遮羞,二来可以辟邪,凡新娘子起嫁,在上花轿前由好命伴娘在新娘子头上遮上红巾后,就不能随便把红头巾揭开了,必须要下了花轿,走进婆家大门,拜了天地、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之后,才可由新郎亲手把遮在新娘头上的红巾揭去。古代封建包办婚姻,男女之前见不着面,对新娘的美与丑,好与坏,全然不知道。只有亲迎过了们,掀开红头巾,这时大家才能一睹新娘的风采,从古今的障面习俗来看,蒙面之物均以薄纱为料,才不会妨碍新娘的视线,当然也有人用厚绒做盖头的,弄新娘行走不自如,好在有伴娘搀扶。否则,就会出尽洋相。新娘蒙头之物,有红巾、凤冠丝穗,亦有用手帕、纸扇的。无论盖头还是幞头、帏帽、皂罗、或幕帏,都是唐朝时节的遮面物。唐代所兴的“幕帏”,实际上与今日西方的婚礼服极相似,自头遮下,一直拖地。当时为戎夷传入,是一种外来之物,洋为中用。这种披头纱至今为文明婚礼所用。以扇遮面的习俗,梁代何逊有诗曰:“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良人复灼灼,席上自生光,所悲高驾动,环佩出长廊”可见,将轻扇拿来遮面的习俗很早就有了。从新娘障面上轿,应该说婚仪才开始进入高潮。
  客家民俗的传统婚娶仪式相当复杂、繁琐,首先体现在新娘上轿的风俗上。新娘上轿,首先要做三件事:一是撒谷豆、二是压轿、三是照轿或熏轿。这三件事的目的都是驱邪。“撒谷豆”是妹仔上轿前先要做的事,由女家请一个福寿双全的老太婆,手里拿着米斗和簸箕,装着米谷和豆子到处撒播,主要是撒播在花轿里面,以驱邪逐魔,图个吉祥如意。这就叫做“撒谷豆”。“撒谷豆”是为了避三煞。三煞者,谓青羊、乌鸦、青牛之神也。凡是三煞在门,新人不得入,犯之损尊长及无子,以谷豆与草禳之,则三煞自草于门匣内。下车则撒谷豆,今以为故事也。许多史籍都记载了这一风俗。时至今日,这“撒谷豆”之俗,仍在客家农村一些地方流行。有些地方,旧式婚姻已不兴了,但撒谷豆之俗仍有。“压骄”之俗在旧式婚礼中也是必不可少的,除非迎新人不使用轿子。所谓“压轿“是新郎去迎新娘时,那顶抬新娘的花轿不能空着抬了去,客家民俗由新郎的小弟弟或找一个父母齐全,家业兴旺,活泼可爱的男童,坐在新娘的骄子里,其用意是图好兆头。不论“照轿”“熏轿”之俗,都是为了保护新娘安全。客家民俗在新娘子上轿前,用一面镜子向花轿上下四周走一坊,便把它挂在骄子门上,以驱除邪魔。俗称“照轿”。“熏轿”也是以两个好命之壮健中年男人各拿一大把点燃的香火逆方向绕花轿三周,也是驱逐邪魔。这个“熏骄”之风俗在客家农村比较流行。但也有轿子门上挂一把弓或一支剑或一面镜子或一个八卦筛子或一个老黄历和一块渔网,这都是客家民俗辟邪的东西。当然,在辟邪物中海油用铜钱和银钱的,比如宝剑,是镇摄邪鬼的法器。镜子则是各灵物,有“宝镜”之称,外国人辟邪都用镜子的。客家人常用镜子照妖邪,一切隐蔽之妖便现原形,故也有“照妖镜”之称。凡弓箭、宝剑、镜子、筛子、老黄历、破渔网等,都是能够镇妖摄鬼的器物。筛子作为辟邪物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殷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就有记载。据说筛子有“天罗地网”的意思,在新娘上下花轿时,把筛子在新娘的头上罩一下,就能防止鬼魅前来侵害。“辟邪”完全是封建迷信的产物,当然不可相信,但辟邪似乎是信仰上的事,不这样做,心里上就觉得得不到平衡,所以许多人都要在形式上履行一下此俗。现在,旧婚俗大都消失了,老式花轿早就不见了,故许多辟邪风俗也已经发生了变化,用不着再照轿、熏轿和搜轿、压轿了,但是有些习俗仍被保存下来,如撒谷豆、新娘身上挂老黄历、携带辟邪物等等。
  “辞亲”既是婚仪,也是“哭嫁”的继续。举行“离娘宴”,听侯父母训诫、启蒙、行“磕头”之礼,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新人饰了妆,头插金叉红花,身穿绸衣、花裙,脚着红秀花鞋,胸前挂着金银制作的麒麟或狮子,由伴娘搀扶来到正厅,先向祖宗灵牌跪拜,再在父母跟前磕头。过去客家民俗迎亲大多数坐花轿,花轿不是唯一的娶亲工具,也有人不用轿子的,只用洋布花伞一把代替了花轿,至今客家人迎娶都由新娘子撑伞步行了。新人爱穿红色嫁衣,红色象征爱情,是火热的,红色是客家民俗传统的吉祥色。古代婚礼一向是严谨的,时辰一到,鼓乐吹奏,鞭炮震天,由新郎公亲自上前向轿门行三鞠躬礼,农村有的由新郎公用脚去踢三下轿门的风俗。接着,由伴娘开启轿门,搀扶新人下轿,“跳火盆”。古代客家民俗新人下轿之后,必须“跳火盆”之风俗。据说在唐宗时期早就有了的。在法术里,水和火都是驱邪镇魔之主要永物,因为火是光明正义之物,自然是辟邪之法宝。新人上门“跳火盆”,就可以免去路途上的邪气。一经跳过火盆,再由媒人走在前头引路,步入正门,直上厅堂,伴娘牵着新人姗姗而来,新郎陪伴在后,客家民俗是行磕头跪拜之大理,拜过天地,高堂,夫妻对拜之后,进入洞房,把选好那天真幸福之男童进去洞房打开“子孙桶”取出,桶中放着的红包,是给开子孙桶的礼,随即小男孩在桶里屙端尿“透香”,然后由婆婆和好命老妇人向坐在床沿端新人身上、新婚床上投掷红枣、桂圆、白果等,大声唤着“枣子上床,早生贵子,桂圆桂圆,恩爱团圆,白果上床,夫妻白头到老”寓取吉祥之意,良好祝愿。近代有撒香烟的,意味着香火不断,子孙繁衍昌盛。这些与“撒帐”、“压床”等目的是一致的。辞亲,新人先在正堂上烧香跪拜列祖列宗牌后,再向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磕头三响出门。客家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姨不送,姑不接”,对这个“姨”有几种认为;1、有人认为是新娘子的姐妹;2、也有人认为是新娘子母亲的姐妹;3、还有人认为是新娘子的祖母的姐妹,其实人们不是不懂得新娘子的祖母的姐妹成为姨婆,母亲的姐妹成为姨妈,唯有新娘子的姐妹成为“姨”,当然就是这个姨不送。对“姑不接”这个“姑”,不用多说,这肯定是新郎公的胞妹啦,因为他是新娘子的“小娘姑”,即不是新郎公父亲的姐妹——姑姑,更不是祖父的姐妹——姑婆。就从小说、戏文和生活中,确实有过姐妹容貌相像而错拉的事件,亦有因新娘较丑而男家故意调换小姨子的等等,才有这个“姨不送”的习俗,但亲迎至男家花轿时,则又有“姑不接”的传统风俗,这大概也可能与《今古奇观》书中的“乔太守论点鸳鸯谱”的故事:“弟代姐嫁,姑伴嫂眠……”有关系吧。客家民俗对迎亲接新人的人数,男女两家要先商定,男家一般包括新郎公在内8-10人,男女各半的中老年“全福人”即夫妻健在、子孙满堂、多福多寿的好命之人,亦要有一位小男孩,鼓手杂人不在其内。但女方送嫁的人数要与男方来的人数一样。过去的迎亲不如现在。现在男家的小车子开到女家门口,放些鞭炮高升,时辰一到便刻亲自接亲人而归。远古的传统婚仪十分繁缛,个别夜婚接亲的时间是子夜,被称为“悄悄婚”。但近些年来,竟然又出现了远古时期的夜婚。凡则日馆捡的完婚日子,不论初婚的青、中年男女肖牛肖羊肖兔肖鸡,一对对相差甚大的年龄,也可以同一天嫁娶,同一个时辰入门,亦不怕相冲克,可见是真是骗天晓得。究竟什么是吉时,为什么一律都捡在三更半夜的子丑演时举行迎亲,这又使人们联想起远古时期的夜婚与掠夺婚有关。我们最熟知的例子就是《水浒传》中抢了别人的妻子做压寨夫人的事。在史籍中也有记载,如《左传》中所载的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到敌人那里,掠夺了蔺相如女儿季隗、叔隗。重耳自去季隗,把书隗给了别人。又有宋国太宰华文督抢去了孔父嘉的女儿,还杀死了孔父嘉。掠夺婚事常见的姓氏就是一个氏族的男子去掠夺另一个氏族中女子,作为自己的妻子。男子以掠夺的手段来取得妻子,这在现代文明社会似乎不可理解,但在人类的婚姻史中,曾经有过掠夺婚,在远古时代却是极其平常的事。几千年过去了,而且早就被我们祖先废除了也婚,缘何会在改革开放、高度文明的今天重新出现,实在是令人不可思议。客家民俗千百年来迎亲的时间都是辰、巳时刻进行婚娶,最前面是1对姓氏的红灯笼。二名放炮手紧跟着红灯笼,燃放高升炮,接着是一名挽着园笼子装着带路公鸡、鸭妈各1只,其后就是鼓手班吹奏、接亲的人群、坐花轿或者自己撑了花伞以安步当车的新婚娘子、送嫁的亲人,在花轿的后面精选了一对漂亮活泼的童男童女督嫁。鞭炮声吹奏声热闹非常,来往行人止步观看,日出进行迎亲确实别有一番风采。客家名宿当全部迎亲、送亲的人和花轿一抬出女家的大门,女家的人立即把大门关闭一刻,不一会儿却又打开了。其意思是已嫁出的女儿,就得关大门,不让他回来。目的是使她白头到老,从一而终。乍看起来好像奇怪好笑,实际上这也是良好的祝愿。在将要到男家时得往上行。接新人入门的时候,除有相冲的人要回避一下外,做翁姑的(新郎公的父母亲)都躲避起来,决不可同新人(新媳妇)撞面。否则,日后婆媳之间会经常口角,不和睦。所谓与日辰冲突,胡说什么鼠日肖马的要回避,牛避羊、虎避猴、兔避鸡、龙避犬、蛇避猪、反过来即马日肖鼠的要回避……当然这都是骗人的鬼话,但已经成风俗也就随其自然,听其摆布。迎新人要开正门,由伴娘搀扶新人上喜堂,新郎陪伴在新娘子身边上至亲长辈遗像前烧香叩首后进入洞房,做翁姑的人才可以出来招待女家来的送亲人员,亦备以同样3菜1汤加每人2个熟红蛋做点心,但熟红蛋可以包回家去等各自的小孩,只坐片刻,退席后,告辞返回时要放鞭炮,吹鼓手,走正门,往上行,迎亲礼仪才算完毕。新郎新娘在洞房就床,男向右,女向左端坐着,做家姑的人方可到新人间去见媳妇,并同一位好命全福的老长辈妇女往新郎、新娘,新婚床上撒掷五色同心彩果,谓之“撒帐”。
  过去风俗贺喜人,是送物品,不包贺礼钱的,由被请人向请客人询问征求需要什么,要什么东西,量力而行,又有亲疏关系的不同而提出新房之装饰用品等,甚至高档品,亦有送鼓手班的,当然大多数的人都不会提贵重东西的要求。如果一个人送不起,可以去邀集多人或十几人共并共送。客家民俗结婚的筳席要比起嫁酒席好,午宴堂客以清炖总热食菜谱,晚宴男客要用四个热食,八个菜,茶汤点心的菜谱,凡宴席桌上有十六岁的小孩,出猪肉敬酒时要媒人发一个包双毫子的红包(一块花边十四豪),俗称“挂颈”。每桌每人还要发一包新人果子——花生。传统观念认为正午11点至1点钟的时间是午时,“午时是食録时”,绝不可能让女儿上轿出门的,因为午时出门,父母家中的食禄会被女儿带出的风俗。下午,不宜嫁娶。(郭晓红 温云远)
  编辑:钟毅康 编审:吴祯德

福建客家婚嫁礼仪(上杭客家传统民俗)(1)

来源:上杭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