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新闻网9月1日讯 (于波 廉玉晖)【开栏语】,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马占山江桥抗战的故事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马占山江桥抗战的故事有哪些(马占山江桥抗战打响抗日第一枪)

马占山江桥抗战的故事有哪些

齐齐哈尔新闻网9月1日讯 (于波 廉玉晖)【开栏语】

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为认真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要求部署,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决定在全市开展“寻找鹤城英雄,勇做时代先锋”主题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鹤城这座英雄城市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整理、弘扬传承英雄文化,教育、引导全市人民坚定对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增强文化自信,传承英雄精神,勇做时代先锋,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鹤城的新征程中再创新业、再立新功。

让我们一起寻找城市英雄,走近城市英雄,并让我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凸显出来,让他们的精神流淌在鹤城的文化血脉之中,成为提升鹤城人民精神风貌,推动鹤城振兴与发展的精神动力。

马占山,字秀芳,著名抗日爱国将领。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怀德县,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被世人称作“抗日英雄”。

1931年11月4日,日本侵略者开始进攻齐齐哈尔的南大门——江桥。狂妄的日军本以为接到不抵抗命令的中国守军会不堪一击,却不得不发出急电:“我军意外遭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请火速支援”。率部痛击日本侵略者的就是马占山将军,这场让日本关东军震惊的战事,就是著名的“江桥抗战”。马占山率领官兵在嫩江江桥奋起抵抗日军,是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者的一场大规模战役,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辽宁、吉林,继续向黑龙江进犯。当时黑龙江省会是齐齐哈尔,嫩江是日军进攻齐齐哈尔的一道天然屏障。位于嫩江泰来段长853米的铁路桥,距齐齐哈尔市80公里,既是齐齐哈尔的南大门,也是阻扼日军北犯的咽喉要道。1931年10月,叛军张海鹏部3个团从白城子向江桥进犯,遭到黑龙江守军徐宝珍部的顽强抵抗。为了阻止日伪军进犯,守军将嫩江桥破坏了3孔。10月16日,时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的马占山接到张学良任命其代理黑龙江省主席、军事总指挥的电令后,立即从黑河昼夜兼程,于19日晚上到达齐齐哈尔,20日上午就任黑龙江省代主席,亲赴前线激励抗日将士,发表宣言:“尔后凡侵入我省者,誓必死一战。”并对全省防务做了重新部署,在嫩江桥地区布设了3条防线。当时齐齐哈尔通往关内,必须要克服嫩江这条水障,而江桥是齐齐哈尔跨越嫩江唯一的一座木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日本侵略者要进攻齐齐哈尔,就必须要侵占这座800多米长的铁路桥。1931年10月25日,日本侵略者以这条铁路修建时曾跟日本满铁借款为由,要求派人修江桥,临危受命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刚刚半个月的马占山严词拒绝。

1931年11月4号凌晨,由滨本大佐指挥的日军嫩江支队的三个大队和南满铁道守备队一部,在飞机和重炮的掩护下,向嫩江桥阵地守军发动进攻的日军以500名步兵为先头部队进攻嫩江桥左翼高地,意在牵制左翼守军部队兵力;继之,便以主力部队向江桥正面的大兴一线主阵地发起猛攻,并占领了江桥。

埋伏在江桥北侧的马占山部队官兵,见敌人进入有效射程内,立即以猛烈炮火射向敌群。敌人遭此意外打击后,锐气受挫,队形大乱。马占山部队的官兵们跃出战壕,冲向敌群,与敌人展开白刃战。这时,敌人的飞机、大炮、铁甲车均失去作用。激战多时,日军溃不成军,掉头向江南逃窜。预先埋伏在江岸芦苇丛中的官兵猛起阻截。在马占山部队守军的前后夹击下,日军伤亡惨重。此时敌人援兵一部赶到。马占山部队守军未等敌人援军站稳脚跟,就用骑兵发起攻击。猛烈的炮火映红天空,平静的江面落下无数枚炮弹,激起滔天巨浪。120艘船大部被炸沉,船上的鬼子或死于炮火,或沉入江底,少数泅渡到江岸,遭到密集火力的扫射,遗尸江滩。旗开得胜,马占山通电全国报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江桥抗战,它打响了抗战的第一枪。

嫩江支队偷袭不成,改取强攻。一连几天,在飞机、重炮掩护下向对岸轮番进攻。马占山采取半渡而击和近战肉搏相结合战术,待敌强渡到江心时,予以炮火打击,杀伤其有生力量,然后近距离射击抢滩的日军。这一战术非常奏效,两天之内消灭日军数百人。

11月5日早6时,日军以数十门大炮猛烈轰击中国守军阵地。7时,日伪军8000余人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日军从中路、伪军从左右两路渡江。当船到江心时,中国军队猛烈还击,日伪军虽伤亡很大仍挣扎强渡。10时,日军占领江岸第一线阵地,守军分撤至左右两翼。日军继而向第二道防线大兴阵地猛攻,遭到守军顽强抗击。中午,马占山赶到前线指挥吴德霖团和徐宝珍团从正面反攻,急调骑兵第1旅萨布力团从两翼包抄日军。日军损失惨重,被迫向后撤退,由进攻转为就地防御,其后方勤务分队大部被迂回的中国守军骑兵歼灭。11月6日晨,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在飞机支援下发动猛攻,试图解救被围日军。马占山亲自到阵地督战。在马占山军的顽强抗击下,日军攻击受挫,进展困难。日军又从沈阳等地急调部队开赴江桥附近增援,对守军进行强攻并占领大兴主阵地。中国军队拼命冲杀,几次夺回失去的阵地。

日军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伤亡很大,为尽快打破僵局,紧急调兵遣将,至11月11日,日军在江桥地区的总兵力超过3万人。11月12日上午,日军先头部队步骑兵500人向马占山部前沿阵地前官地、后官地、张花园进攻,守军吴松林部奋起抗击。战至13时,阵地被日军占领,守军600余人撤向第一线阵地。11月17日,得到补给增援的日军兵分三路,向马占山部阵地展开猛攻。马占山部队在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后撤向三间房主阵地。1931年11月18日凌晨6时30分,日军出动飞机和炮兵先后向三间房一线阵地轰击1小时,守军以炮还击,阵地上炮声隆隆,震撼整个朔北荒原。8时许,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开始总攻。守军由于粮食仓储地被日机炸毁,“不得饮食,疲饿过甚”。空腹苦战的抗日将士面对数倍之敌毫无惧色,与敌拼死肉搏,喊杀之声惊天动地,三间房一带的战事更是彻夜未停。

尽管中国军队同仇敌忾,个个“奋勇异常”,但连续鏖战,很多士兵几日未睡,粮食断绝,得不到任何增援。当时使用的弹药系黑龙江守军长期库存,很多因发霉而不能用。在侵略军源源不断地得到大量补充和增援的情况下,敌强我弱的局面日趋严重。加之阵地被毁,“实在无力支持”下去。18日下午,马占山将军不得不痛苦地下令撤出战斗。19日,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

江桥之役因双方实力悬殊最后以战败告终。但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的影响却是空前的。一时间,国人反响强烈,给抗战以高度的评价,马占山更是一跃成为30年代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驰名中外的抗日英雄,被视为将士之楷模,国民之表率。在头15个月,就是在九一八事变以前,国人很少知道在荒沙千里之外有位马占山。自从江桥战后,他的声誉立刻响动大江南北。

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先生还特意创作了《敬赠马占山主席》一诗。诗中盛赞马占山:“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上海音乐家协会也专门为黑龙江守军谱写了《马家军之歌》。马占山的名字,随着歌声传遍了大江南北。上海福昌烟草公司抓住机遇,生产出“马占山将军”牌香烟,并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说:“爱国民众已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烟,为民族争光。”

江桥抗战得到了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马占山将军及所部奋勇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壮举,在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1931年11月4日,发生在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的哈尔戈江桥阻击日本侵略军的战争,虽然在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马占山指挥下失败了,江桥抗战被评为中国军队有组织、有领导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第一枪,也被评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此后,东北爱国军警纷纷建立抗日武装,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义勇军总数达30余万人。以江桥抗战为标志,东北人民提前6年开始了神圣的抗日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成为驰骋白山黑水的主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马占山赴南京请命,直至8月21日才被任为东北挺进军司令(后改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兼理东北四省招抚事宜。马占山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赶赴绥远、大同,把队伍组建起来。之后,配合傅作义抗日,积极参加了绥远保卫战、阴山血战。1938年8月下旬,马占山访问延安。在延安各界盛大欢迎晚会上,毛泽东主席致欢迎辞说:“八年之前红军已与马将军成为抗日同志”、“马将军年逾半百,仍在抗战前线与敌周旋,这种精神值得全国钦佩”。

1948年底,马占山响应共产党号召,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动。1950年6月初,毛泽东主席派人电邀马占山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马占山因患肺癌,不能行动,未能出席。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而今,时间的长河已经流过了87年,见证岁月的嫩江江水依旧平静流淌,印证历史的嫩江江桥残桩和桥头堡依然静静伫立。马占山和他领导的江桥抗战,必将永远地镌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中,骄傲地驻留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史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