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内在小孩的需求和恐惧,有利于你对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更深层的认识,能帮助你学会用某种态度、某些方法来结合实际去改变现状,使自身有所成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别来打扰一个脆弱的小孩?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别来打扰一个脆弱的小孩(看懂自己的脆弱)

别来打扰一个脆弱的小孩

第三节 如何通过关系和情绪来觉察内在小孩

探索内在小孩的需求和恐惧,有利于你对自己的内在小孩有更深层的认识,能帮助你学会用某种态度、某些方法来结合实际去改变现状,使自身有所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从关系和情绪两个方面来探索和认识我们的内在小孩。

一、通过亲密关系觉察内在小孩

之所以要通过关系来探索内在小孩,是因为其实我们大多数痛苦和困惑的感受都来自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你几乎每天都要面对身边的关系——与伴侣、孩子和其他家人,这些是你逃不开的,也是必须要面对的。

这也就意味着,要想探索内在小孩,就需要知道原生家庭关系下的原初模板,是否被复制到了你现在的核心关系中?如果是的话,那么复制了多少?在这种关系中,你的内在小孩感受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

首先要清楚的是:关系的核心是你本人在关系中的感受,而不是关系本身;无论是对方在互动中带给你的感受,还是关系本身长期带给你的感受。在某段关系中,一旦有了不好的情绪,我们就会想要逃离或压制这些感受。比如,夫妻之间很容易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发生冲突,如果其中一方觉得另一方在指责,一般会出现以下这些反应。

第一,急着争辩,通过发表和论证观点,来证明自己没有错。

第二,可能说了没几句,就会自己去另一个房间生闷气,不搭理伴侣。

第三,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假装自己不在乎,假装对方没有伤害到自己。

第四,开始自责和反思,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错了,是自己不好。

……

这些反应几乎都是非常快速地发生的,是本能的条件反射。在外人看来,这好像是很自然的互动方式,夫妻之间好像也习惯了这些反应,而且看起来无论出现了上面提到的哪种反应,似乎这个问题都已经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并没有解决,你只是逃开了让你感到难受的某种情绪,回避、压制了自己的感受。

当然,出现上面提到的反应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你需要在这里停住,对当下你的感觉有所反思,哪怕过后再去反思也是可以的。你要重视自己在一段关系里的真实感觉,而不是通过关系去抛开这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就是你内在小孩的感受。

以下有五种方式能够帮助你链接内在小孩。

第一,感受到自己的情绪之后,多一点自我理解。

关系互动是感受内在小孩的有效途径。关系里的冲突为你与内在小孩的链接提供了机会,同时也很可能会碰触到你内在小孩的一些恐惧和需要。很多人习惯了马上去克服冲突带来的压力,解决冲突导致的问题,从而避开冲突带来的负面感受。

比如,当你被人指责时,你也许会有这样的行为:反驳对方,或者以激烈的言辞和对方争辩,摔门而去,马上承认错误并改正……这些行为都在让你回避负面感受,从而规避委屈、无助、生气、难过等情绪。

我想说的是,不要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你可以先停下来,等一会儿再给对方回应。先让自己和这些情绪待一会儿,待在这些情绪里去感受和理解自我——它们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让你想到了怎样的事情;或者是你什么都没有想,仅仅觉得自己非常委屈、难过;等等。

认清内在小孩的这些感受,就好像在对内在小孩说:“亲爱的,我看到了你,感受到了此刻的你很委屈。”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你与内在小孩的链接,以及你对内在小孩的抚慰。

第二,找出关系里的“开关效应”。

如果你是一个擅于观察的人,就会发现每段人际关系中都有“开关效应”,就好像在你们之间有一个开关,对方一按,你这边就有相应的反应,“对方一……你就……”。比如,孩子一拖延你就批评他,伴侣一回家晚点你就愤怒,领导一布置任务你就心烦,同事一开玩笑你就觉得是在取笑你……

此时,我们要将关注点放在行为导致的情绪上,以及这些行为所引发的联想上,而并非这段关系本身。

比如孩子拖延,你就会去指责他。你为何不能接受拖延呢?围绕孩子拖延,围绕你和孩子的互动,你会产生一些联想,这些联想表明了你的某种需要没有被满足。你需要让孩子听你的话、顺从你,他却用拖延的方式来对抗你。拖延这个行为本身好像又有了延伸意义。仔细想一下,让你抓狂的是反抗吗?是你的计划被破坏后的失控吗?是你无法接受违背一些规章制度吗?为何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

也许你也曾被这样“不允许”过,也许你也只能顺从和迎合权威,敢怒不敢言。如果真的是这样,孩子只不过做了你不敢做的事情而已。当你想到这一层,就会对自己的内在小孩有一种觉察。

实际上,“对方一……你就……”是一种两个人配合的互动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存在着关系双方关于控制权的较量。

“孩子一拖延,你就抓狂”,在这一场景中,是你被孩子控制住了,好像孩子知道怎么做你才会抓狂,尽管孩子自己也并不好受。

你的抓狂代表你内在小孩的恐惧被激发了,使你失去了作为成年人应有的理性。因此你需要对某些情境多一些内心觉察,去体验内在小孩的哪个部分在这些情境中失控了,慢慢地打破“开关效应”,恢复对自己的掌控感。

第三,了解自己会被某一种类型的人吸引或激惹。

比如,你就是讨厌强势的人、花心的人、懦弱的人、不讲信用的人,甚至是圆脸的人、身体强壮的男人、穿戴特别整齐的人……或者你特别喜欢留长发的人、大男子主义的人、温和的人,等等。

此刻你需要展开联想,问问自己:“为什么?”你在联想中一定会找出和早年相似的某些经历,比如你的母亲可能留着长发,你们的关系很好;比如你的父亲可能穿戴整齐、身体强壮,而他经常责骂你。

你会看到,无论喜欢与讨厌,都是在吸引你,都在引起你的反思和情绪,以此来让你看见关系中的自己,也就是内在小孩的部分。

如果你特别讨厌强势的人,那相对应地,你可能会对比较弱小的人有同理心和同情心。当然也有可能并非如此,比如你既讨厌强势的人,又讨厌特别懦弱的人。这一种情况极有可能发生在这样的人身上:强势的人曾是他成长早期的养育者,懦弱的人则是成长早期的他自己。

你需要把那些同一类型的人的特点描述出来,并展开联想,这也是探索内在小孩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第四,发现自己和父母的性格越来越相像或者越来越相反。

在心理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认同和反向认同。

比如你的母亲是一个强势的、要求完美的人,你会发现自己也是一个强势的、对自己要求高的人;换句话说,你们的性格越来越像。又比如,你的父亲是一个比较软弱的人,而你是一个比较强势的人,或你渴望强势、渴望勇敢,尽管你觉得自己好像还做不到,但你总是在一些性格上和你的父亲相反。

这种“相像”或“相反”,也会泛化到很细微的事情上。比如,你的母亲非常节俭,而你却铺张浪费;你的父亲话不多,而你却善于言辞;等等。

当你发现自己和重要养育者,也就是你的父母很像或是相反的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思索“为什么”,思考“为什么”的过程和答案就是你内在小孩的需求或恐惧。

第五,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的重视总是集中在某个方面。

比如,你特别在意孩子是否能独立,而对其他方面都无所谓或者认为不重要,一旦他哭鼻子,或者表现得很软弱,被人欺负,你就会特别生气。又比如,你要求孩子努力上进,如果他表现出拖延、没有计划,你就会特别不能接受。

你的这些情绪,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投射——你对孩子的重视总是集中在一个方面,那么这个方面就是你内在小孩的一部分需求或恐惧。你需要去思索一下自己在孩子那么大的时候,你的养育者是如何做的,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如今你的孩子这样做,会不会是你害怕成为的样子,或者渴望成为的样子?这也是探索内在小孩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所说的是人们现有的一些关系,但我们往往会在对现有关系进行反思的时候,不自觉地回忆起过去的关系。这个时候你要知道,回忆过去是不由自主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也是为了避免让将来重复现在,因为现在就是将来的过去。回忆过去的关系,对探索内在小孩来说也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过去关系中的重要他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成长早期的迫害者。这是本书中的重点内容,后文中还会对这些迫害者进行详细的分类说明。正是迫害者的存在,导致了内在小孩的各种创伤。在这里,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成长早期一切不友好对待你的人都是迫害者。

第二种,成长早期的帮助者。不要小看一个孩子,也不要小看当时的自己。我们总会在很无助、很绝望的时候,培养出适合当时的自己生存下去的技能,其中一种技能就是我们会找到自己理想化、具有替代性的“父母角色”。比如,有人对父母的印象特别差,但是对自己的兄弟姐妹感觉特别好。其实,就是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兄弟姐妹取代了一部分父母的功能。

去回忆在成长早期给予你帮助和支持的人,甚至可能不是“人”,而是一个玩具或者别的什么载体,比如舞台上的偶像、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我们需要从曾经理想化的回忆中,找到真正的帮助者。

第三种,相似的迫害者和相似的帮助者。回忆在成年后你都遇到了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伤害过你的人和帮助过你的人,思考他们与在成长早期伤害过你的人和帮助过你的人是否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二、通过情绪觉察内在小孩

情绪就是内在小孩的“天气预报”,多觉察自己的情绪会让你更加了解内在小孩的需求和恐惧。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觉察自己的内在小孩。

第一,重视相似的情绪。我们经常会有一些相似的情绪体验,这和被相似类型的人吸引有相通的道理。比如,有的人会因为在和异性交往的时候联想到性而产生羞耻感;而有的人会在很多时候有强烈的孤独感,哪怕是身处人群中,哪怕是置身于某段关系里,他的孤独感好像有一种规律性的出现频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类似的情绪,很有可能就是早年你生活底色里的基本情绪。

第二,重视情绪激烈甚至失控的时刻。激烈的情绪往往反映了你内在小孩的基本相貌。比如过度焦虑,如同羚羊在草原上吃草的时候会时刻保持警惕,吃一口草就朝四周看一看,担心自己被吃掉。“过度焦虑和警惕”可能就是你内在小孩自我保护的方式,以此来规避危险。

而人在情绪激烈的时候,会惶惶不可终日,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比如过度自我要求完美、过度自我批判、过度讨好别人。而这也许就是你内在小孩的常态情绪。

第三重视与事件不一致的情绪。有些事看起来很小,但你却有强烈的反应,比如有人闯红灯、插队,你就会暴怒,想与他理论和争执。你的反应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也许是因为你的内在小孩对于“破坏规则”有着巨大的恐惧,或者也许你很想“破坏规则”,却又不敢这样做。

类似的情况有很多,若你的情绪远超过一般人,比如特别怕蛇、怕黑、怕和很多人聚餐、怕别人生气、特别喜欢被人赞美、特别同情弱小者……这一定和内在小孩有关系。在别人眼中的小事,对你来说却是天大的事,正是因为这些恐惧点就是你内在小孩的恐惧。你可以展开联想,去探索情绪中的内在小孩。

第四重视同时存在的两种相反的情绪。比如,既开心又难过,既悲凉又兴奋;或是你的孩子打了别人家的孩子,你会气愤地批评自己的孩子,但同时你又隐约感到开心,至少是自己的孩子欺负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欺负。

一般来说,两种不同的情绪体验中,会有一种是相对明显的,而另一种则由于自己不接受而相对隐性。

在上文的例子中,也许是因为父母在小时候被同龄人欺负惯了,又不敢反抗,潜意识就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敢于反抗甚至是欺负别人的人,替他们实现这个需求,但这一点不容易觉察;批评孩子的情绪则相对明显。

再比如,你由于失误没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或在参加非常重要的会议时迟到,你会感到自责和内疚,但也会产生暗爽和窃喜。前者容易觉察,后者则不容易发觉。后者可能代表你的内在小孩希望突破规则、对抗权威。

又比如,你在意识上很想努力奋斗,但不知为何又各种拖延、低效率,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内在小孩想“躺平”,而不是“内卷”。

通常而言,虽然看似“不应该的”“不被接受”的情绪令人难以理解,但这些情绪却更重要、更真实,因为这才是你内在小孩最真实的需求,只是不被普遍价值所接受而已。

每日作业——有选择地完成以下几项练习

①列出关系中的常见模式。

列出几条你在关系中“对方一……我就……”“对方一不……我就……”的例子。比如,“对方一不回消息我就焦虑”“对方一迟到我就愤怒”“对方一说话我就不耐烦”之类。

要把“对方”是谁写出来,并在这种情绪里待一会儿,写出在这种情绪背后你期待的是什么,你希望对方如何回应,为什么。

②理想化。

你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人、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瞬间,让你感到过温暖和支持,给他写封信,或者为这件事、这个瞬间写几句话。

③明确自己的喜好与厌恶。

列出自己最喜欢或最讨厌的人(或事,或时刻),并明确他们是什么类型,自己为什么喜欢,为什么讨厌;当你和他相处时,你的感受是什么;你会用什么样的词语去形容他。

④描述情绪失控。

回忆并描述自己最近一次情绪失控时的状态,越详细越好,包括当时的情景、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自己的情绪最后又是如何从失控中慢慢恢复的。

⑤描述相反情绪。

你做过哪些事是自己理智上觉得不应该、不对,但内心却觉得很爽、很解气的?把这些事写下来。

作业展示:@小绿

我小时候不喜欢午睡,睡前会各种闹腾,越闹越兴奋,越不想睡。每到这时候,妈妈就会狠狠地甩我一巴掌,我立刻委屈地哭起来,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回头想想,我当初为什么那么不长记性,非得挨打才肯睡觉?其实当时只是想要妈妈陪一陪、哄一哄啊。

而我的孩子如果生病了,本该温柔照顾他的我,反而会变得很狂暴,会大声指责孩子。而且孩子病得越严重,我的情绪越暴躁,我宁愿把他的病全揽到自己身上,也不想看到他受苦的样子。那种深深的痛苦和无能为力的感觉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当时,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反常,现在我能看到自己的内在小孩,知道原来那是一个人面对生病时恐惧情绪的表现,当时的自己就像是处在无边的黑暗当中。

第四节 如何通过梦探索内在小孩

通过关系和情绪探索内在小孩相对简单,因为它们都是可以察觉的,但我们的“梦”是很难被察觉到的,因为它虚无缥缈,却意义重大。

在古代,梦常被作为一种预兆、一种警示来解读,甚至在帝王身边有专门的释梦人、解梦人。帝王会根据自己的梦的解析来明确对一些事件的判断,尤其是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比如战争,有时甚至会牵扯到政权是否稳固。

20世纪初,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问世,标志着精神分析流派确立。在精神分析取向里,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分支。发展到现在,“释梦”已经成为心理动力学派的一项必备技能。

几乎所有流派的心理治疗师都对梦有过一些研究和学习,因此,心理治疗师也会通过对患者的梦境的探讨,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内在小孩。

事实上,通过自己的梦境来探索内在小孩会更直接、更深入,我把梦称为“内在小孩写给你的信”,需要你用心阅读和揣摩其中的含义。接下来,先了解一下注意事项。

一、通过梦探索内在小孩需要注意的七点

第一,要非常重视自己的梦。你的梦其实就是内在小孩的指引。在很多情况下,梦并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是在替内在小孩表达什么。

第二,做梦本身就有疗愈作用。无论你做了什么样的梦,无论你是否遗忘了做过的梦,无论你在梦里多么害怕,做梦都是具有疗愈作用的。你可以在梦里想象出任何在现实中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

尽管你不是有意这样思考,但梦是你的内在小孩的某种思考和指引。弗洛伊德曾经对梦下过很多定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认为梦是潜意识的满足。荣格也认为梦是我们内在的一种引领。

做梦本身就是挑战意识,把恐惧的、胆怯的、邪恶的、隐晦的欲望植入梦境,以此获得心灵的满足和整合。

第三,你做的所有的梦,都和你本人有关。如果把梦比作一部电影,或者一个电影的片段,那么你就是梦的导演;准确地说,你的内在小孩就是梦的导演。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没有任何一个梦和你本人无关。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要让你知道,你无论是梦到了别人,还是梦到了任何看起来与你无关的、荒诞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都和你本人的内在小孩息息相关。

第四,能够讲出来的梦是谜面,解梦的结果才是谜底。尽管内在小孩是你的梦境的导演、是写信人,但被你记住的梦只是谜面,要通过解梦才能发现谜底——内在小孩真正的声音、真正的恐惧和渴望。

成年人的梦十分复杂多变且隐晦,孩子的梦则相对直白。比如,孩子想吃糖就会梦到“糖果山”;想去某个地方玩,就会梦到游乐场。没有受到过创伤的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做的梦都是美梦,而成年人很少会做发自内心感到愉悦的梦,大多数是非常奇怪、令人费解的梦,甚至是噩梦,因为成年人的内心冲突很多。

所谓“解梦”,就是“理解自己的梦”,解梦的重点是“自由联想”。你脑海里闪过的任何念头、不经过大脑评判的任何声音,都可以被称为自由联想。解梦的过程其实就是自由联想的过程。比如,你梦见了“蛇”,对此的自由联想可能是“男性生殖器”,可能是“恶心的东西”,可能是“母亲的性格”。这样的联想会让你发现内在小孩的一些特质,不必去思考这些联想的内容是否合理,或者是否被允许。

第五,不要忽略梦中一切荒唐的、匪夷所思的、看起来毫无意义的细节。我们知道,一部电影的完成涉及灯光、声效、配乐、情节设计、剪辑等等。很多梦也是这样“拍成”的。梦的加工过程包括象征、凝缩、置换等,在此不作赘述。

无论如何,梦里的任何细节绝不是凭空出现的,不能用意识思考它们该不该出现;相反,要重视一切“你觉得不应该重视的细节”。梦境的情节总会有隐晦的表达,总会把重要的事设计得很微不足道,也总会把欲望篡改得面目全非。

第六,要注意梦里那些典型的情节。如果你梦到下列情境,要有所重视,把对应的情境和内在小孩的感受联系起来。

①梦到故乡,梦到在那里发生的事情。(可能与你早年的经历相关)

②梦到孩子,不管是你在现实中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儿童或者婴儿。(可能是你内在小孩的象征)

③梦到父母,特别是梦到他们在你成长早期的模样。当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已经离世时,如果梦到他们在世时的样子,或者梦到他们在你小时候时的样子,也要有所重视。(可能代表你与父母的关系,或者你与领导、伴侣的关系,以及你的内在小孩身处这段关系中的一切感受)

④梦到死亡,梦到性。(可能代表内在小孩的窒息感、重生、亲密感和创伤体验)

⑤梦到各种各样的房子,比如木屋子、石屋子、城堡、高楼大厦等等。(房子很可能象征你内在小孩的私密空间,代表“心房”)

⑥梦到各种各样的植物。(象征内在小孩的各种特征)

⑦梦到印象深刻的动物。比如我曾经在同一个梦里梦见两条狗,其中一条非常可爱,是那种调皮的、有趣的、生机盎然的;而另一条是大大的黑狗,摸起来非常冰冷,就像是在摸冷血动物。我梦里的这两条狗,前者象征着我内在小孩温和、礼貌、积极的那部分性格,后者则代表了内在小孩冷漠、具有攻击性的那部分性格。

⑧梦到你认为无关紧要的人,特别是陌生人。“很奇怪,有一个人我平常都不怎么跟他说话,也不太有机会跟他有交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梦到一个陌生人,陌生到我几乎忘了他的样子,但是我又好像记得他的眼睛,是三角形的,非常邪恶。”这些出现在你的梦里让你觉得无关紧要、陌生的人,他们身上会有某种特质,或者他们在梦里会给你带来某种感觉,这些都与你的内在小孩息息相关。

第七,要特别注意以下这些特殊的梦。

下文罗列的这些梦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可能是内在小孩写给你的“重要信件”——它们或是不断地提示你同一件事、引发你的同一种情绪,或是让你印象深刻、久久难忘,或是激发你强烈的难以自持的感受——你有必要更为重视。

①重复的梦。你也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同样的梦。当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梦,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格,但是如果大概的情节设计、梦境感受都非常相似,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们看作重复的梦。

例如在电影《大话西游》中,周星驰主演的至尊宝多年来一直反复做着同样一个梦:他来到一个山洞里,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然后有一张纸被烧掉。这其实是他内在小孩在呼唤,是他的一个使命——他要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

②梦魇。俗称“鬼压床”,一般具有强烈的情感,而且伴有躯体反应,比如会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手心出汗等等。梦魇还有个特点,就是被梦吓到,甚至会被吓醒,醒来以后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庆幸“还好是个梦”。有时候你再度睡着,还会接着做先前做过的梦。一般来说,梦魇和创伤有关。

③彩色的梦。一般人们做的梦都是黑白色的,有人从未做过彩色的梦。这里所说的彩色的梦,并不是常识范畴里的颜色,比如你梦到一枝玫瑰,你的第一反应是红色,这就不是彩色的梦,而是你真切地在梦里看见了“红色”的玫瑰。彩色的梦不是指在梦中看见常识范畴里的颜色,而是在梦中明确感知到某个事物是以某种颜色的外表存在的。当你梦到某个彩色的东西,对你而言可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作为进一步解梦的重要线索。

④梦里你看到的自己。也就是说,你被分割开了。在梦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己出现,很有可能代表你人格的不同面。当然,这不是人格分裂,很可能是你不同面向的内在小孩。

⑤情感剧烈的梦。比如在梦里你感到特别害怕,就算醒来很久再去回忆,还是会不寒而栗,那么“害怕”这个情绪就尤为关键,可能是你的内在小孩在成长早期受到的伤害所导致的,譬如被暴力对待,而现在这种恐惧感通过梦境表达了出来。

⑥梦中梦。你在梦里梦见自己在做梦,又好像感觉到这只是一个梦,这就是梦中梦。梦中梦往往代表你内心的不同层面。

⑦多年前做过的、回忆起来依然印象深刻的梦。这很可能就是你内在小孩的渴望或者恐惧,并且到目前为止依然困扰着你。

二、如何记录、理解自己的梦

记录梦之前,要重视自己的梦。

重视是探索内在小孩最基本的前提。尽管有时候“重视”会让我们觉得耗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并因此感到疲累。但是如果你不重视一件东西,那么你永远无法真正看清它。举个便于理解的例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二维码,我们大多不会当回事,但如果被告知“扫码有奖”或者“扫码获取测试结果”,大多数人就会想要通过扫码来一探究竟。重视自己的梦,就相当于认识到我们脑中的“二维码”的存在。只有你重视自己的梦,学习去记录它,它才会有意义。

为了记录自己的梦,首先要进行一些自我暗示。“这几天或者今天晚上,我可能会做梦”“我要记住做过的梦”,这样的自我暗示往往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使你在醒来后能够记住梦里的一些情节。其次,试着用手机或纸笔记录自己的梦。如果你对梦比较感兴趣,是一个能做很多梦并且记得住很多梦的人,真的要恭喜你。

建议你准备一个本子,名字就叫“梦的日记”,专门用来记录“内在小孩的呼声”。另外,梦醒的时候先不要急着睁开眼睛。因为睁开眼睛的刹那间,现实世界就会扑面而来。如果你只做一个梦就醒了,这样的梦记录起来就特别方便;如果你做了一夜的梦,第二天早上醒来就会印象模糊、记不太清,这样的梦记录效果就稍微差一点。因此,我建议你梦醒的时候先不要睁开眼睛,继续闭着眼待一会儿,去回味、回忆梦里的一些细节,之后再睁开眼把它记录下来。为了防止忘记,可以先记录印象最清晰的部分,哪怕是一些关键词、几个关键句子或某个关键细节。

我有一些来访者,几乎在每次咨询中,都会讲到他们的梦。后来我和其中几位来访者说:我记录下了你的很多梦境,如果你对它们感兴趣,可以把关于这些梦境的文字打印出来,作为“梦的日记”。你可以像是读别人的故事,像是看玄幻小说或者科幻片一样,翻阅这个本子,感受一下作为旁观者的体验。你将发现,现在的体验和讲述梦境前的体验完全不同。这之间的差别其实就是你的心灵成长。我认为这是非常具有疗愈功能的,也是很有纪念意义的。

我经常会想,我们的整个人生,会不会其实就是另一个维度的自己所做的梦呢?当人生走到尽头,闭上眼睛死去的时候,会不会又是另一个维度的自己醒来的时候?之所以分享这样的感悟,是希望大家能够尝试用多维度的视角,去审视我们的人生、人性和人格,避免在个别细小的环节上苦苦纠缠。

记录梦是我们通过梦来探索自己的内在小孩的第一步,如何理解或者如何解读自己的梦才是关键步骤。我们在解读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注意梦中的情感

无论你做了什么梦,在梦里是觉得害怕、紧张、着急,还是羞耻,这些情感都很重要。醒来之后,你可以先继续闭着眼睛,体会一下这时的感受,然后试着这样联想——如果你在梦里感到害怕,那么害怕的是什么?整个梦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哪一种感受占主导?为什么会这样?

多发出一些联想,多做一些自由提问,对于理解自己的梦非常有帮助。

第二,特别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假设你在梦里看到路边有个不认识的人在看你,你没有停留,向前走去;又在路边看到一个人,也不认识,然后继续向前走。如果让我来为你解梦,我就会问你:“你经过的那个人长什么样子?你对他还有印象吗?在梦里你有路过一棵植物吗?如果有,那棵植物是什么样子?”我会非常注意细节,特别是梦里的细节。假设你做完整个梦用了50分钟,只有一个细节令你印象深刻,那我们仅仅通过对这一个细节的自由联想和解析,就可以探索你的内心。

第三,给梦中的情状和念头命名。

如果要给这个梦取名字,你会怎么取?你又会给“导演”了这场梦的内在小孩取什么样的名字?你所取的名字,其实就是你对如何看待自己的归纳和总结。

第四,一定要展开充分自由的联想,无论是对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梦。

每日作业——梦的日记

试着这样描述:

我做了这样一个梦……(请尽量客观,不加修饰地描述自己的梦)

当我回看这个梦,梦中的人或事,让我一下子联想到……

我给这个梦取名为……

在这个梦中,我感到……(描述你对于这个梦的情绪和感受)

这个梦可能想要告诉我……(梦境是内在小孩的呼声,你的内在小孩想对你说什么?)

作业展示:@小多

我做过一个梦,梦里有两个国家的人在大战,场面十分惨烈,尸横遍野。我所在的国家,同胞们一个个被敌国残忍杀害。敌国的人在全力追杀我,我手无缚鸡之力,无处可躲,感到紧张、无助、绝望,但到最后好像并没有被杀死。惊醒以后,我心有余悸。

过去,我从未审视过这个梦,但当我认真联想,突然觉得正在开战的两个国家,就好像是我和妈妈。妈妈的力量那么强大,我却手无缚鸡之力,被她全力“追杀”。

我给这个梦取名为“生死之战”。

在梦中,我紧张、无助,尤其是当看到同胞们被一个个杀害自己却又无能为力时,特别绝望。可能是内在小孩在通过梦境发出呼唤,她期盼我能够成长起来,勇敢地对妈妈说:“不!”

注意:

①最好是最近做的某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梦。

②尽量不要加工。如果你想要美化某个细节,那它就恰恰是这场梦的核心。

③写下来,大声读出来。

第五节 通过念头与身体探索内在小孩

我们把一闪而过的想法称为“念头”。

念头是梦的简化版,它更加简单粗暴,不仅能被我们意识到,有时候还能把我们吓一跳。当念头足够美好,比如这样的“白日梦”“美梦”:“如果我中了五百万的,该怎么花这笔钱?”我们愿意花一个半个钟头来详细地思索,然后美滋滋地入睡——这种感觉是美好的,也因此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之内。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提到的念头,我称之为“邪恶的念头”。之所以说“邪恶”,是由于我们的意识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接受这些念头。

“邪恶的念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一闪而过便再也不愿意去回想的念头;另一种是强迫性地想要摆脱,但是又逃不开的念头。越是邪恶的念头,越表明内在小孩在试图引起我们的注意,让我们去探索内在。

第五节、如何通过念头探索内在小孩

“念头”几乎存在于我们醒着的任何时刻,它们如同满天繁星数不胜数。一个念头的闪过往往只在刹那间,有时候还会有许多念头在几秒之内大量涌现。但任何念头都会让人产生一些感受、情绪,有感觉好的、感觉不好的,有感觉无所谓的、感觉怪怪的,等等。

而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恰恰是那些感觉“邪恶”的念头,我们并不想浮现这些念头,也不明白为何阻止不了它们。我们把这些念头视为洪水猛兽,意识上我们根本不认可也不喜欢,甚至厌恶它们,认为它们是邪恶的、无聊的、恐怖的、可耻的、羞愧的等等。然而,正是这些不好的念头,更能揭示你隐藏的欲望,它们是真实的,是内在小孩想要告诉你的,而探索它们、理解它们,就像解梦一样,是可以疗愈内在小孩的。

我大致把这类念头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伤害类的念头。可能是伤害别人,包括伤害亲人;可能是伤害动物,尤其是伤害弱小的生物;还有可能是伤害自己,比如有的人一站在高处就想跳下去;等等。

第二,与死亡相关的念头。常见的是诅咒仇人或者某些特别怨恨的人早点死去。但当我们诅咒的是自己的亲人时,这样的念头就会格外让人难以接受。比如我曾经的一位来访者,他的父亲生病住院了,在照顾父亲的时候,他突然闪过了想让父亲早点死去的念头。这种可怕的念头有时候会吓到当事人自己。还有人会幻想各种死亡的方式,甚至会筹划一些死亡的细节,像是在幻想层面为死亡做准备。

第三,与性相关的念头。很多时候是关于性侵害的,包括性侵他人、被人性侵、猥亵、强奸、性幻想、自慰幻想,甚至是乱伦幻想等等。特别是当性幻想的念头指向亲人、父母甚至子女的时候,对当事人的冲击是巨大的、可怖的、极端羞愧的。

事实上,不用过于担心和自责,要允许这些“邪恶”念头的浮现,越是不能接受的,其代表的含义越是与念头本身无关,而是变相提示你需要改变某些关系模式了。下面我简单概括一下当我们浮现以上三类念头时,内在小孩是在告诉我们什么,这些念头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第一,与亲密关系相关。

内在小孩可能想告诉你,他受不了某种亲密关系,提示你反思自己的亲密关系,并加以改善。

一般来说,令人不舒服的关系有三种。

①过于纠缠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你不得不强迫自己振作精神。为了维系这段关系,你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或是你想要竭力摆脱这种关系的束缚与控制。那么你很可能就会做一些相关的梦,或者浮现一些相关的念头,比如父母对你过于控制苛责,有时你会闪过希望他们死去的念头;比如你对孩子过于依赖,偶尔就会浮现担心他出车祸的念头。

②过于疏远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你很少愿意和对方沟通交流,根本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指望或者依赖对方,更不知道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你可能就会浮现让对方消失的念头、自己被抛弃或死亡的念头。我有一位来访者,她曾在一瞬间浮现了和父亲做爱的念头,这令她恐怖不安,后来经过分析得知,她的父母在她十岁的时候离异,她跟着母亲,经常会想念父亲,对父亲充满了仇恨与思念夹杂的复杂情感,她的这个念头可能代表了内在小孩想要靠近权威异性的愿望。

③某段重要关系的失去

当你在某段关系中有过丧失体验,并且没有完全从当时的痛苦里走出来,就会出现各种念头,提醒你当时没有完成的一些体验。比如,有人会不由自主地担心亲人出车祸,仅仅是这样想一想,就感到强烈的悲伤和害怕,很可能这种悲伤与害怕,就是他在成长早期亲人去世后应该有的感受。只是在当时,由于突发事件对他的冲击过大,情感难以及时产生,或者他压抑了情感,没有允许自己充分地表达出来。

第二,与自己的关系。

本质上,这些念头是在提示你与自己的关系,比如上述三种与亲密关系相关的议题。到最后你会发现,其实是你不能接受过于纠缠、过于疏离的关系,在其中你十分委屈、憋屈,想要逃离或者改善这种局面,因此念头在提示你需要重视自己在关系中的各种感受,理解和善待自己的内心和内在小孩。

同理,对于有过丧失亲人体验的人,这些念头也是在提示你与自己的关系,不要过于压抑,要懂得释放情绪、表达悲伤。

若你有想跳楼的冲动或者任何自杀的念头,都在表明你对自己不仅不接纳,还十分痛恨,甚至觉得自己不配活着——你对自己太严苛、太贬低了。

第三,为了满足内在小孩的掌控感和某种愿望。

“邪恶”念头会引发你的情绪和行为,也会给你带来诸多启发和思考,最终实现内在小孩的某种愿望。

①回避和打压。比如你浮现了担心孩子出交通意外的念头,心中顿时感到恐慌无比,想赶紧转移注意力,忙于别的事情,好让自己别这么想,有时候你也会强烈自责——“作为父母我居然诅咒孩子,我真该死,我真不是人”之类。

②反思。我怎么能这样想?我为什么会有这种念头?最近发生了什么让我这么担心孩子的安全?我这么想的意义在哪里?——这样的反思是积极的,因为可以有效地让你思考亲子关系,思考孩子的行为,思考你最近的心情。这些思考会让你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内在小孩,从而更加理解自己。

③潜意识的掌控与满足。这些可怕的念头是“我”自己制造的,不是别人,我才是这些念头的“导演”,但凡是主体主动制造的,就是可控的。我们会通过各种忏悔、自责、自我安慰和自我惩罚的方式来消除恐惧,最终获得心安,会想“原来都是我自己吓唬自己,不过是虚惊一场啊”。

比如担心孩子出意外的念头,最终会让你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当下孩子是好好的,十分安全和健康;你的念头是不符合事实的,因此你满足了这样的愿望:“我还与孩子在一起,我要好好珍惜,我要好好对待他。”再比如担心父母死掉的念头,潜意识可能满足了你对他们的憎恨,对他们的攻击和报复,因为他们对你实在太糟糕了,你恨不得他们死掉,这样你就通过念头“杀死了”父母,好像你在想象层面掌控着对父母的生杀大权,尽管副作用是你的愧疚感。又比如你担心自己出车祸这类念头,代表你对自己的憎恨和不满,通过念头让自己死掉,这样的“惩罚”缓解了你的罪恶感。

明白了上述道理,对于所有“邪恶”念头,你都可以放心让它们闪过,不必因为自己有一些不好的念头而过度焦虑,就算你做不到欣然接受,也没有必要去压抑,更没有必要给自己冠上各种罪名。

你需要做的,就只是通过这些念头来探索内心、反思关系。但你要提醒自己:这些念头绝不是简单的一闪而过,它们就像梦的谜面一样,需要你去找到谜底,而谜底的存在,是为了提示你反思关系,以及反思你内心对待自己的方式——这才是“邪恶”念头给你带来的最终意义。

二、如何通过身体探索内在小孩

梦和念头是“形而上”的,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它们。但是我们能够触摸到自己的身体,也能具体直接地触碰到性,身体和性相比梦和念头来说更原始也更具象。

于是,探索身体表现就成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内在小孩的方式。这里需要先了解一个关于身体表现的概念——躯体化。

有些身体上的疾病和障碍,在医学层面检查不出原因,医生针对症状开药,只能做到治标而非治本。心理动力学给这样的身体疾病取了个名字,叫“躯体化”,认为它是一种防御机制。

举个我母亲的例子。我每次带她回老家,她的嘴角都会发炎,过了三四天就会缓解,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知道原因。不同于其他人对故乡怀有深深的情感,希望叶落归根;对我的母亲而言,家乡全是一些痛苦的、不堪回首的往事。因此一回老家,她的内在小孩就会被激活,但是她又缺乏对这部分情绪的认识,最终通过身体来代偿:嘴角“起火”。这好像是母亲的内在小孩在揭示她内心的难过。

在我的咨询实践中,很多“躯体化”最终是靠探索内在小孩并进行疗愈来化解的。一旦修复了内在的部分,就不必用身体来表达了。

容易出现“躯体化”症状的人群常见于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孩子。

因为孩子的语言能力、反思力和对内在的觉察力都还比较弱,又因为其身体还处于成长早期,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反抗和表达,所以不得不使用身体语言。

比如,有的孩子一听到要上学,就会出现肚子疼、头疼等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这些孩子到了学校门口,会疼得越发厉害。他是真的疼,并不是装的,到医院检查没问题,回家就不疼了,再上学又开始疼。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对上学的厌恶,对被控制的反抗,他在使用各种拖延方法发现无效后,就会使用“肚子疼”这一“躯体化”症状来表达心情。而一旦解决了他在学校里的困惑,这一症状就会消失。

第二类是内心冲突特别大的人。

这里说的内心冲突,指的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冲突。通俗的理解就是:我们是要做自己还是去迎合他人的标准。也可以说是“我愿意怎么做”和“我觉得应该怎么做”之间的冲突。当冲突足够大,大到不能承受的时候,人们就会通过“躯体化”来表达。

比如,有个人特别喜欢摄影,可他的父亲不允许他搞摄影,非要让他去考事业单位。考事业单位要经过两轮面试,但是在这两轮面试期间,他都生病了,发烧到40℃,最后不得不放弃面试。表面上看来,他没能完成面试,应聘失败了,但实际上是他的潜意识通过让身体发烧,取得了内心意愿上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他面对的冲突非常明显:我是“要做自己喜欢的摄影”,还是去“做父亲希望我做的工作”?当冲突大到一定程度,“我病倒了”就成为拒绝被父亲控制的充分理由。

依据当事人的主观意识,使用身体来表达内在小孩的意愿,通常分为以下两种情形。这里的主观意识指的是“他是否清楚自己正在使用身体表达某种内心需求”。

第一种情形,被动使用身体。

在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并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是在为内心发声,而是真的认为就是身体出了问题。

比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喜欢摄影的那个人确实发烧了,但他并不想意识到“原来我发烧是为了对抗父亲”。尽管身体在发烧,感到难受,头晕头疼,浑身无力,但是他的内在小孩是在窃喜的,通过让身体痛苦,内在小孩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很多胃疼的孩子屡次去医院检查都无济于事,因为他和他的父母并不知道胃疼是内在小孩对于去学校的反抗。

这类情形还常见于“意外伤害”。比如,我有一位来访者,当他的每段恋情发展到结婚阶段的时候,他就会发生骨折或是被撞伤。俗话说“伤筋动骨100天”,他都因此耽误了婚期,最终没结成婚。他不明白自己为何一到关键时候就“掉链子”,后来通过探索得知,他的内在小孩不愿意和父母分离,更别提结婚了。

在很多意外事故中,如果当事人能在某个环节上稍微注意,就可以避免在事故中受到伤害,但他却无法避开,因为他不清楚内在小孩真实的愿望。这种情况非常危险,作为心理咨询师,就需要让这类来访者看到自己的真实需求,从而避开很多没必要的伤害。

第二种情形,主动使用身体。

在这种情形下,当事人大致清楚自己的身体是为内心发声,也知道这么做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但就是无法控制,因为对他们来说,虽然身体受累了,内心却获得了满足。

比如非正常进食。有人暴饮暴食,因为过度摄入食物而发胖、呕吐、腹泻、胃胀、胃痛等;有人一会儿吃很冷的,一会儿又吃很热的;有人疯狂节食,进而厌食——总之,通过各种途径让胃产生各种不适的症状。他也知道这样吃会损伤身体,但是他不得不这样做,以让自己获得某种满足,比如缓解焦虑、缓解压力、引起关注等。

我有一位来访者,一到下雪天,他就会穿着很单薄的衣服跑出去,躺在雪地里,直到自己浑身打哆嗦、感冒发烧,他才会满足。他也会在下大雨时跑出去淋雨,在天冷的时候冲冷水澡,等等。这些都是在利用天气来协助自己生病。他知道只有自己生病了,父母才不会外出打工,才会陪在他身边各种关心、照料。

对于这类情况,需要让他感受到有人关心、被人爱,而不必非得通过让自己生病的惨烈方式引起关注、获得爱。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所有的身体症状都是让我们的内在获益的。比如,虽然你骨折了,但是你通过病痛得到了某些“好处”。说起来很悲哀,但这确实是内在小孩保护自己、吸引关注、引来重视的方式。

而同样的身体症状,对不同人的含义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呕吐对一些人意味着压抑,对一些人又意味着愤怒,对另外一些人则意味着羞耻。再比如胃疼,有的人可能是依赖性疼痛,有的人可能是因为缺爱,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被严重控制,有的人可能是因为觉得自己太孤单。胃的满足感是通过进食来实现的,进食和原始的爱非常相似,所以说胃出现问题很可能和爱的缺失有关。

还有皮肤起疹子、瘙痒、长痘等,特别是突发的、过敏性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这些往往也和关系有关。皮肤是我们与外界接触的屏障,如果关系出了问题,也就是边界出了问题,有可能会通过皮肤表现出来。比如,我有一位来访者,她一旦和老公发生性关系,身上就会起疹子,久久不能消退,这就是内在小孩在提示她与老公的关系出了问题。

关节类的疾病,比如膝关节炎、腰关节炎、颈关节炎等,往往意味着当事人的个性太强硬了,内在小孩不得不通过让他的关节受损或者失灵,好让他慢下来。我本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每隔几个月就会腿疼不能走路,只有在床上躺平几天才可缓解。这就是我的内在小孩在提示我不要给自己过度的压力,别着急,要慢一点,对自己宽容一点。

还有一些内科方面的疾病,非常隐晦,需要探索很久,才能够同内在小孩关联起来。还有很多症状与情绪相关联已经成为常识,我们很容易有所察觉,比如生气和血压有关,急躁和头疼有关,憋屈和胸闷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被探索出和内在小孩有所关联,有些症状会立马缓解。

比如有位男性,因为受不了老婆的唠叨——他的老婆就像唐僧对着孙悟空念紧箍咒那样,随时随地唠叨,躲也躲不开——短暂性失聪了。不管老婆说什么,他都听不见。他自己也无法解释。后来发现是老婆的唠叨所致,他就没有再犯过这病。

再比如一位女性,在很小的时候,看到过几次父母发生性关系的场景。在那个年代,有时候父母因为居住环境或者意识问题,在这方面并不避讳孩子。她不能明白父母的行为,觉得非常恶心,直到现在,她一谈到跟性有关的事情就会想要揉眼睛,甚至有时候和老公发生性关系后会睁不开眼睛,她说感觉就像“有一万粒沙子在眼睛里跳舞”。可想而知,她有多么难受。后来她得知,这是因为不愿看到父母做爱的场景,不接受自己认为性是肮脏的、下贱的、可怕的。在意识到这种关联之后,她揉眼睛的症状也就消失了。

无论是被动表达、主动表达,还是意外事故,内在小孩试图通过身体告诉我们的信息往往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对冲突的妥协。当你面临既要照顾别人的需求,又要满足自己内在需求的冲突时,内在小孩就会让身体出现问题,表示对冲突做出的妥协。

第二,提示你在关系里受到的压迫感很强。当你在某段关系里的空间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压缩,你感到越来越无法喘息时,内在小孩会暗示你的身体出现问题,以此来表达这种压迫感。

第三,试图转移你的注意力。如果你骨折了,就会把精力放在疼痛和休息上,从而暂时放下工作繁忙带来的压力,放下别人对你的高需求和高期待,以及你对自己追求完美的苛刻要求。

第四,身体出现问题是压抑内在小孩的表现。内心压抑多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和方法去宣泄内在小孩的真实情感,一定会在身体上表现出某方面的问题,这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表现来更好地探索内在小孩想要传递的信息,但具体该如何操作呢?可以参考以下三点来进行尝试。

第一,高度关注身体的不适感。比如把你所有的精力倾注到疼痛的部位去感受,如果疼痛会说话,它在告诉你什么?

第二,围绕疼痛自由联想。你所有第一直觉联想到的东西,都和疼痛有关。

第三,对身体表达感谢,感谢内在小孩通过身体替我们表达心声。无论内在小孩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表达,都是在替我们承担。

每日作业——理解“邪恶”念头和身体语言

①“邪恶”念头。

你有过“邪恶”的念头吗?详细描述一下这个念头,它要表达什么?展开联想,找到“邪恶”念头的意义和价值。

②身体语言。

关注身体的疼痛部位,感受这种不适。如果疼痛会说话,它想要告诉你什么?展开联想。对身体表达感谢,感谢它替我们承担了这份痛苦。

作业展示:@小绿

①“邪恶”念头。我一直觉得妈妈重男轻女。有一次跟妈妈聊天,说起了她从前的一些偏心的行为,并且表示不满,结果被她劈头盖脸地一顿数落。我当时就有个邪恶的念头闪过:你这样对我,老了以后别指望我,去靠你的宝贝儿子吧!我照顾妈妈只是出于责任,并非心甘情愿,可能因为她给了我很多伤害。从我小的时候,她就给我贴了很多负面标签,说我是一个冷酷无情、什么都做不好的人。

②身体语言。我患有颈椎劳损,后颈有一块骨头特别突出、僵硬。我想象它是在对我说:“亲爱的,你的身体绷得太紧了,放松一点。那么长时间里,你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习惯把所有责任都自己扛着,从来没有考虑过身体的感受,我很心疼你,对自己好一点吧,别这么犟着了。”“亲爱的身体,感谢你这么多年陪着我,不离不弃。我所有的想法,你都替我完成。以前我不懂照顾你,很任性地使唤你,让你受过很多伤害,对不起,谢谢你!今后我会多倾听你的声音,关注你的感受,我们一起健康地走完以后的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