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

保尔·柯察金曾经对人生意义有过这样一段脍炙人口的论断: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如果仅仅把最优体验当作幸福,认为时时进入心流状态人生就有意义,这样的观点似乎和我们的当代价值观背道而驰。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作为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让心流这种最优体验和人生意义的结合:一个沉浸在王者荣耀中的小学生,和一个沉浸在上帝投不投骰子思考中的科学家同样处于心流状态,他们的体验相似,但从旁观者看来,两者的复杂程度,和人生意义当然也有高下,融合的元素越多,产生的价值越高,这个心流体验就越珍贵。

我们在游戏和运动中能够体验心流,记住这种心流体验,把这种状态移植到无聊的工作学习中去,从而发现工作学习的意义,甚至可以在挫折中,在人际交往中时时处处体验到心流,最终让自己的生命在社会层面更加有价值,这样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我想,这才是最宏达、最壮美的心流体验吧!

对于如何达到心流状态,本书有一些不错的建议:

1) 痛下决心追求一个重要的目标,除了工作、运动、哪怕是打扫房间、喝一杯茶你都能很享受,就能做到将各式各样的活动都汇集成统一的心流体验,此时,意识就呈现出一片祥和。

2) 培养自得其乐的个性。书中举了许多案例来刻画这样个性的人物究竟是什么样的,就是那种哪怕是拧螺丝、分拣信件也会给自己设挑战,让枯燥工作变得无比有趣的人。他们有能力对外来刺激进行筛选。他们有一套自己的心灵程序。

3) 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将它专注于既定目标,有所成长,精益求精。无时无刻不欲念缠身的人,就无法自由控制内在的心灵。控制意识最明显的指标就是能随心所欲地集中注意力,不因任何事情而分心。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选择性消极注视,就是人会选择记住一些不好的细节而忽略其他好的方面,以致整个情绪都染上了消极的色彩。那么相反,我不晓得有没有选择性积极注视,我相信能够做到选择性积极注视的人,既能使自己经常处在心流状态的人,他们不论做什么、遭遇什么,都不会把精神能量耗费在怀疑、后悔、罪恶感以及恐惧上,精力永远用在有益的地方。他们永远不觉得疲倦、很少感到焦虑、不担心自己表现不好、不担心别人怎么看自己,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

让我们从最寻常的事情做起,认认真真做好一件工作、安安心心享受一杯茶。用这种态度面对任何发生的事情。不索取无关的远景。不纠缠于多余情绪和评断。不妄想,不在其中自我沉醉。就像书中说的:体验过心流的人都知道,最深沉的快乐来自严格的自律和集中注意力换来的。

作者介绍:[美]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

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心流”理论提出者。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誉之为“世界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军人物”。

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幸福和创造力的研究,提出并发展了“心流”的理论。他曾担任芝加哥大学心理系主任,现任教于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其著作包括《心流》《发现心流》《创造力》等畅销书,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心流》自1990年出版以来,被翻译成30余种文字,影响了全球千万研究者和读者。

无偿 PDF 电子版:

因为头条有限制,发不了电子版的,如果你有需要,私信我,回复:666,领取电子书。

经典人生感悟书籍摘抄(人的一生应该怎么度过才能真正地幸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