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小档案

名称:鎏金铜熊

年代: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形制:高10cm,蹲坐状

材质:青铜

馆藏:东平县博物馆

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五(文言物语话东平之五)(1)

鎏金铜熊

东平博物馆的这件汉代鎏金铜熊,出土于州城街道小坝汉墓。两件,通体鎏金,体型肥硕,双目圆睁,两耳竖立,尖嘴獠牙,皆呈蹲坐状,造型威猛中不失可爱,质地精良,国内少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熊图腾

以熊为图腾,源远流长。从遥远的传说时代,先民就有崇拜熊的强烈意识,及至汉代,关于熊的崇拜未曾间断。

众所周知,黄帝氏族就是以熊作为图腾的氏族。《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上古部落的姓氏往往渊源于图腾名称,黄帝是有熊氏,自然与熊图腾有着密切联系。

关于熊的传说,最著名的自然是“飞熊入梦”。《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周文王姬昌推翻商朝时,苦于缺少贤能的人辅佐。一次狩猎之前占卜,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罴;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狩猎时,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钓鱼的姜子牙,两人交谈后,周文王发现他见识超群,又得知他号飞熊,是自己一直要寻访的人才时说:“从我国先君太公就说:‘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姜子牙为“太公望”,并尊为太师。周文王死后,姜子牙又辅佐他的儿子周武王,终于灭了商朝。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一百五十里,曰熊山。有穴焉,熊之穴,恒出神人。夏启而冬闭,是穴也,冬启乃必有兵。”认为熊如神人,通达神灵,能知人间兵事。

学者提出,先民之所以崇拜熊,也许是因为熊不仅勇猛,并具有冬眠春出的习性,因此,把熊看作死而复生的神灵,在心目中具有某种神圣性。

何为鎏金

东平博物馆的铜熊是鎏金的,历经千年而不朽,全赖鎏金工艺。

鎏金是传统的金属装饰工艺,先后称为金涂、涂金、镀金,宋代始称鎏金,现代称火镀金或汞镀金。在青铜上鎏金的技术发明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这一技术的国家。

鎏金工艺首先将黄金锻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埚内加热至400℃左右,倒入汞,搅动,使金溶解于汞中,然后倒入冷水中冷却,制成银白色泥膏状的金汞合剂(金泥);金泥与盐、矾的混合液均匀地抹在器物表面,推压致密;用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黄金则固着于铜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转为金黄色;沿器物表面磨压,使镀金层结合牢固。鎏金工艺的致命缺陷是会产生汞蒸气,造成中毒。

文物中的熊形象

汉代文物中的熊不仅塑造材料和方法多样,而且形象各具情态,活灵活现。既有憨态可掬的小熊,又有凶悍威猛的壮熊,是常见的表现题材。

东平博物馆的鎏金铜熊,头部后面有较深的缺口,专家判断,应是陶制或木制器物的足部,作为插器,并起装饰和保护作用。

在西汉时期,以熊为图腾的艺术品是王室和民间的喜爱之物,它的憨厚、雄壮、魁梧、傲视群雄之态,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民族精神与情结。汉代很多器物以熊为造型或纹饰,用作器座的,如陶仓、陶灶等器物的足部都做成熊的造型,也有的做成熊镇,压在席的四角,使席子平展。

熊象征着威武,斗熊在当时是一种勇士的游戏,成为彰显男子力量与勇敢的运动,如汉广陵王刘胥就是个斗熊高手,他和熊搏斗,竟能“空手搏之,莫不绝脰”。霍去病墓前的石像生中,就有一个“人熊搏斗”石刻,用简单的线条,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徒手打败熊的场景。

汉代“事死如事生”的厚葬风气盛行,导致中国上古神话在这一时期高度繁荣,所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熊神话,大量出现在汉代器物中。(撰稿:陈淑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