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回顾:说比喻之二:比喻的三个维度
有哪些构造比喻的方式呢?考察众多的比喻实例,发现至少存在四种不同的建立方式:
一、物喻
万条垂下绿丝绦(唐·贺知章)
荷尽已无擎雨盖(宋·苏轼)
芙蓉如面柳如眉(唐·白居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
那溅着的水花……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朱自清)
以上所举几例,都是以物喻物。暂且不去谈论它们是否贴切自然,是否生动有趣,仅从建立方式看,物喻的特征是:只要在物与物之间找到相似点,就可以写出或说出一个比喻。这是比喻的基本方式。
当然也可以人喻人,或以人喻物,以物喻人,等等,道理是相同的:
一男子长得极像钟馗,家中鱼塘无人敢偷。
这哪里是个人,分明是朕的御猫一般。(来自清代小说《三侠五义》 ,皇帝如此评价展昭。)
仅有物之间的比喻,其表达的范围是狭窄的。把本体和喻体的范围拓展开,就会产生更加丰富复杂的比喻方式。
二、事喻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三国志)
直观看来,刘备把自己比作鱼,把孔明比作水,这是以物喻人;但体会整句话的意思,真正的本体其实是“孤有孔明”这件事,而喻体是“鱼有水”这件事。这类比喻,我们可以看作是一种以事喻事的形式。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古诗十九首)
兔丝即菟丝子,一种攀附植物(女萝也即兔丝),这句话用攀绕的植物来比喻两人结为夫妇这件事,显然并不是直接的物、物相比,而是事件之间的比喻。
下边这句写两位武将比试高低,也是用的事喻:
这二人打在一处,就好比上山虎遇到下山虎,云中龙遇到雾中龙。
比喻还可以描绘更微妙的感受和知觉,既不是直接的物喻,也有别于显性的事喻,而是着眼于事物的状态、风格、情致、精神内涵等侧面,不妨称之为“态喻”。
三、态喻(状态、情致、风格……)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唐·李白)
把瀑布比作银河,这是以物喻物,但深究下去,发现这里的比喻并不是简单地把瀑布比作银河,而是把瀑布飞流下泻的状态,用“银河落九天”的气势来比拟。可见,这个喻更是一种基于情态和状态的比喻,与直截了当的物喻物有所不同。
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
形式上看这是物喻,但春风和剪刀之间的相似点到底在哪里呢?显然,这里的相似点是诗人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生造”出来的:不是取两物之间的形似,而是取其神似。
他把头摇得像个拨浪鼓。
这个比喻形式上是事喻,但摇头和遥拨浪鼓之间并没有很恰当的相似点,看起来是一个生硬的比喻。再仔细推敲,发现这是一个双重的修辞,既有比喻,也有夸张。在夸张效果的加持下,摇头和遥拨浪鼓之间的相似之处就明确了:其特点都是快速——也是一种基于状态而建立的比喻。下一句诗,道理是类似的: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
四、理喻
还有一种比喻,具有很强的思考性,带有抽象意味,是建立在道理基础上的比喻。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宋·秦观)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五代·李煜)
相比“芙蓉如面”中的“面”,“愁”显然不可见也不可触,根本就是人的一种情绪,而作者用海和春水等具体的形象来比喻愁这类抽象的事物,取得就是二者在抽象层面上的共同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论语)
“逝者”到底是指河水,还是指别的什么,意义已经有些模糊了。通常人们会把这句话当作一种隐喻,有人从中找到了“时间”作为本体,但也有人会产生其他的联想。通过道理建立起来的比喻,往往也要通过对道理的思考才能把握其意义。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秦·李斯)
这里对河海的描述,显然在喻指更深刻的道理。理解这样的比喻,必须完整了解上下文,并加以对事理的判断和思考。(这句子本身已经属于类比的范畴,在后续文章中再加以讨论。)
以上所举的几种情形,彼此间并没有截然分割的界线。事、物、态、理……之间,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也许是可以互换的。之所以进行这一番区分,目标是帮助我们获得多样化的视野,以便能从多种角度入手去分析一个比喻。这种分析,无论对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有益的。
女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