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一篇毕业论文的致谢引发网友关注。文中,作者回忆了多年艰辛的求学路,令人动容,不少人将之称为“现实版《送东阳马生序》”。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1)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2)

(为保护隐私已将感谢对象的相应段落隐去)

一辆自行车,一段求学路

这名学生叫陈时鑫,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

去年,他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全额奖学金直博录取通知书,未来将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3)

△ 陈时鑫

陈时鑫1999年出生于四川凉山州冕宁县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不少人选择外出打工,他的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小时候,他常常在田里帮着妈妈做农活:插秧、拔稗、割谷、喂猪……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4)

△ 儿时的陈时鑫

因为奶奶不幸瘫痪在床,陈时鑫还协助母亲照料奶奶。

那时,家里的条件尤为拮据。周末,他到山上捡菌子、摘茶叶,到河沟里捉泥鳅到县城卖,攒够了钱,就买书和学习用品。

农活之余,他利用一切时间读书,并顺利考入县城的中学。

为了多省一点生活费,他选择食宿在家。早上,他从家骑车出发上学,中午再骑回去做午饭,午饭后匆匆忙忙骑去学校,晚上八点又回到家,“三年间我拼命把自行车骑到最快。”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5)

△初中时期的陈时鑫

从“听不懂”到成绩名列前茅

陈时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成都一所重点高中。

成都的消费远比家乡高。陈时鑫到食堂常常打最便宜的套餐,从不买零食饮料,他捡来毕业学长丢弃的辅导书,每一本都认真做完。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6)

△ 高中时期的陈时鑫

从听不懂英语老师上课用的口语,到一年后英语成绩达到班级前三,一点点突破,一点点进步,他的成绩从前十逐渐稳定在前三,多次考年级第一名。

2018年,陈时鑫顺利考入南京大学,并选择了心仪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芯片是一个国家发展高科技的关键,我希望能够攻克芯片难题,为祖国芯片研发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四年期间,他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靠着勤工俭学和奖学金,支付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7)

△ 陈时鑫大学期间所获各类荣誉

曾受益于资助,愿传递爱心

“未来必将加倍回馈家乡”

“求学之路走到今天,离不开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老师的耐心教导,以及好心人的帮助。”陈时鑫告诉记者,一位好心人连续多年对其资助,至今,他们依然保持着书信联系,并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8)

大学期间,陈时鑫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特别是“一个村小”助学志愿平台。他和同学们利用这个平台,为大凉山等地乡村学子宣讲学习经验、指导志愿填报等。回乡期间,他还义务辅导同村孩子,帮助其中不少孩子考上中学。

他说:“别人帮助我,在我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等我有能力的时候,我也会帮助他人,将这份爱心传递。”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9)

“比起求学的坎坷和努力,我更希望有一天,能因为自己的学业和成就,而得到关注。”陈时鑫说。

大凉山直博论文(大凉山小伙全奖直博)(10)

网友评论

花儿吻上我的脸:果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真真是帅呀!

Stone: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风轻云淡:他的眼里一直有光!

温稚欢:脑子里经常浮现《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一想到就会很有学习动力。

晴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切付出的努力都会有回报的!

为奋斗的青春,为传递的善意

点赞!

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来源: 北京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