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中国】
炎炎夏日,很多人都恨不得躲在空调房里不出去,实力拒绝阳光和高温的“洗礼”。特别是暑假期间,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中暑,索性一直开着空调,生怕孩子热着。也有家长听说开空调会让孩子患“空调病”,结果孩子被热出满身痱子。稍大点的孩子在家关不住,这么热的天,如何做好户外防晒呢?
高温天气一波又一波,各家开始有各家的苦恼。不要急!掌握以下知识点,让孩子远离“高温病”,度过清爽一夏。
01 痱子
痱子,是由于外界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导致的出汗过多,汗液不易蒸发,汗管阻塞造成的皮肤疾病。因此,痱子的好发部位是易出汗部位,如头皮、前额、颈部、前胸、背部和褶皱部位。
儿童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再加上活泼好动,非常容易出汗,汗液较多如果没有及时擦干,容易造成汗管堵塞,就发生痱子。
痱子开始发生时皮肤发红,随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周围出现红晕,部分密集成片状,有些可出现小脓疱。痱子有时会有瘙痒、可伴疼痛,还会有阵发性的热辣灼痛的表现。
这里痒那里抠,白天玩不好,晚上睡不好,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遭罪,那么,到底该怎样搞定这恼人的痱子呢?
专家支招
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付桂莉
减衣:在门诊经常遇到家长穿短袖孩子穿长袖外套的情况,这样不仅不能减少感冒的发生,反而会增加皮肤的问题。实际上,孩子新陈代谢快,没有想象中那么怕冷,建议参考爸爸衣物的厚薄合理穿衣,选择棉质吸汗宽大的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
制冷:保持室内通风凉爽,以减少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天气炎热时提倡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5至27摄氏度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适宜的环境,可减少痱子等皮肤病的发生。
沐浴:大汗淋漓后适当休息,及时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洗澡水温在36至38摄氏度较为合适。
换衣:宝宝大汗淋漓时,及时擦干汗水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以免造成汗孔堵塞。
一般而言,当环境凉爽时,痱子可迅速自愈。如果孩子生痱子严重,出现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02 “空调病”
有些“心大”的家长整天开着空调,但“空调病”又来了。
今年的“高温模式”刚刚开始,但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暑假开始后的七八月份,“空调病”的患儿会明显增多。这是一种上呼吸道感染,属于空调吹久了“冻”出的感冒。“空调病”患儿除了有常见的感冒、发烧、喉咙痛等呼吸道感染,还有的孩子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等肠道疾病。
那么,哪些行为会导致患“空调病”呢?
夏季细菌病毒活跃,有些家庭空调一开就是一整天,家里很少通风透气,如果空调没及时清洗,房间里空气污浊,抵抗力差的孩子就容易被病毒细菌感染;空调温度过低,孩子反复进出温差大的房间,也容易发生感冒;夏季儿童肠道功能下降、食欲差,食冷饮过量,抵抗力下降,肠胃就容易生病了。
专家支招
武汉儿童医院内科门诊主任 王旭
空调的温度可保持在26摄氏度左右,室内放一盆水,保持湿度。
如果孩子热出满身汗,进空调房前应擦干汗。
开空调时,别让孩子频繁进出空调房。
每天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让孩子清晨或傍晚适当运动,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03 晒伤
这几日,广州、武汉等地连续高温,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仍喜欢在户外玩耍,但灼热的太阳照在身上火辣辣的。大人用的防晒霜,不敢轻易给宝宝用;而孩子的皮肤又非常滑嫩脆弱,在户外玩一会儿就会晒得通红。如何保护孩子娇嫩的肌肤,让年轻妈妈们陷入两难之中。
儿童皮肤抵御紫外线的能力很弱,常有防晒不到位引发日光性皮炎的“小病人”,而且长时间、频繁接受日晒,成年后患皮肤癌的风险会增大。所以,儿童防晒,一定要选对方式。
专家支招
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付桂莉
1.物理防护是儿童防晒首选
给孩子戴上宽边遮阳帽,太阳镜,或撑把遮阳伞,外出时穿防晒衣,这些物理防晒方式是儿童防晒的首选。如果外出游泳,可以穿长袖的游泳衣。外出时间最好选择在早晨10点以前或者下午4点以后,尽量选择阴凉的地方。
2.选择儿童专用防晒霜
6个月以下的儿童,不建议使用防晒霜。6个月至2岁的孩子,仍然以衣物遮盖防晒为主,也可挑选物理性防晒产品,推荐使用含有氧化锌的物理性防晒霜比较安全。建议儿童涂抹防晒霜的SPF指数不要超过15,在户外活动前15分钟涂抹,一般每隔2 ~ 3小时重复涂抹。
3.别打扮得过于“清凉”
炎炎夏日,不少家长外出时喜欢把孩子打扮得很“清凉”,如给孩子穿无袖的小背心、小短裤。有的家长还爱赶时髦,给小女孩穿吊带裙或露背装,这样会导致孩子大部分皮肤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全身晒伤。
4.夏季户外活动循序渐进
长时间没晒太阳的孩子,不能突然暴露在阳光下,应该循序渐进。夏日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紫外线最强的时候,这一时间段不要让孩子在户外活动。每天1 ~ 3次日光浴,每次1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1天维生素D需要量。
作者:武汉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 付桂莉
内科门诊主任 王旭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主任医师 杨勇
北京儿童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王辉
策划:谭嘉
编辑:余运西
本文来自【健康中国】,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