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乔永胜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1)

(卫青)

我一直以为惯于在沙场征战的卫青,一定是个血气方刚、孔武有力的猛将。在看过许多关于卫将军的资料后,才渐渐发现,这个对汉室江山立下莫大功劳,对重塑汉人形象多有建树的英雄,竟然是一个沉稳内敛、低调怀柔的人物。

卫青的成名始于汉朝对匈奴的作战。

在十余年的沙场鏖战中,卫青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与他那个英气飞扬的小外甥霍去病相比,他的处事显得格外平和。《资治通鉴·汉纪十》载:卫青虽然出身微贱,但善于骑射,材力过人;与士大夫交往很注意礼节,对士卒很关心、很宽容,常施恩惠,大家也乐于接受卫青的调遣。(“青虽出于奴虏,然善骑射,材力绝人;遇士大夫以礼,与士卒有恩,众乐为用,有将帅材,故每出辄有功。”)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2)

(一)卫青的累累战功

卫青出身在平阳侯府的一个帮佣家庭,从小就被烙上家奴的身份。直到姐姐卫子夫因为偶然机会受到汉武帝宠爱后,才被召到宫里当差。然而,一直与汉为患的匈奴却给了这个年轻人立身扬名的机会。

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南下,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从此,卫青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也开启了汉匈战争的新篇章。从那一年至公元前119年,卫青参加和指挥了七次反击匈奴的大战,在极其艰苦的战争环境下,他作战英勇顽强,身先士卒,遇敌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并且善于利用机动灵活的策略,竟然连战连捷。

战场上的卫青,胜利总是出奇不意地垂青他。卫青首次出战的四路兵马中,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返。只有他率领的那支劲旅,英勇善战,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斩首 700人。

这次胜利打破了自汉初以来“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鼓舞了汉军士气,成为汉匈战争的转折点,为汉朝持续对匈反击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础。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3)

隔年秋天,匈奴再次大举进犯汉朝北部边境,卫青率兵出袭,共杀俘敌人数千。

又过了一年,卫青率四万大军迂回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趁机攻占了河套地区,史书盛赞此役汉军“全甲兵而还”。

之后,汉政府在此设置朔方、五原两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此实边。

这次胜利,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而且建立起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不甘心失败的匈奴三年后再次兴兵,欲夺河朔,卫青率军奇袭高阙,俘虏匈奴万余人。

紧接着卫青又率军两出定襄,再败匈奴。五年后,兵强马壮的汉军由卫青与霍去病各率一支,主动出征漠北,围剿匈奴军,双方在沙漠之中展开绞杀,匈奴军九万人陈尸荒漠,元气大伤。从此,匈奴再也没有能力南下窥视汉朝,并开始逐渐向西北迁徙,出现了“漠南无王庭”,匈奴对汉朝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4)

(二)盛名下内敛的卫青

卫青的赫赫战功,不仅大大彰显了汉军的士气,而且也获得了武帝前所未有的推崇。他被封为大将军,一时间权倾朝野,但卫青仍然非常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

卫氏一门显赫后,京城歌传:生男无喜,生女无怨,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风闻此言的卫青深深地知道,尽管他战功卓著,但高高在上的汉武帝才是他的知遇恩人。他从小就生活在被人歧视奴役的环境里,他所能做的只能是谨慎做事、小心做人。他甚至不敢公开自己的志向,像那个秦末举旗的陈胜一样,发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牢骚。如果不是凭着姐姐卫子夫的受宠,凭藉武帝施予的机会,再加上自己的好运气,战场上再怎么浴血奋战,自己也很难从一个卑贱的家奴成为贵极人臣的大将军!他的姐姐只是母因子贵,一旦失宠,自己的明天还不知怎么样。汉祚以来的外戚专权,几乎没有好下场。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5)

(卫子夫)

自己无论怎样位极人臣,也要识得自己的份量。武帝的胆识、谋略也确实让自己景仰。他为汉室征战的这十多年,武帝对他的信任和赏识才是他纵横驰骋的精神动力。他的辉煌战绩,也是君臣之间的不猜忌、不干涉的真实写照。

因此,他在朝廷从不结党,更不养士。谋士苏建曾经劝告卫青养士以获得好名声,而卫青认为养士会让天子忌讳,而且作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职就可以了,没必要去养士。

这种清醒的感恩心境,使武帝对他备感放心。适时寡居的平阳公主,要在列侯中选婿,汉武帝欣然让卫青迎娶公主。卫青这个过去做过平阳公主侍从的人,不仅和先前的主子联姻,成了皇亲国戚,而且还是武帝的姐夫。这对卫青来说,简直是无上的恩眷。这一切对于卫青来说,只是做人成功的一个点缀。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6)

(三)卫青内敛的原因

如果说卫青的成功源于他在用兵之中熟稔了做人之道,那么他的自保则在于他对自己卑微出身的敬畏。在战争的实践中,他懂得:“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一位统帅汉军的将军,他显赫的战功一旦引起主子的猜忌,顷刻间就会身陷牢狱。

汉初的功臣韩信、彭越等,无不是因为手握重兵、位高权重,遭到高祖的猜忌,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战争中的用谋用智、调兵遣将等,比起做人来的精细,毕竟只是大巫见小巫。一个位极人臣的大将军,成功“自保”才是全胜。自己是汉军统帅,姐姐是武帝宠幸的女人。如何在光环笼罩在自己身上时,能够避开躲在暗处的众人射向自己的毒箭,这才是他的全胜之道。

在这种情势下,他只能低调内敛、心平气静地接受生活。即使后来外甥霍去病受汉武帝恩宠日盛,超过了自己的声望,过去皈依自己门下的许多故旧,都转到了霍去病门下时,卫青依然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明白人生的取舍,实质就是对自己的负责。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7)

相比于历史上好多出身贫贱的人,一旦在际遇改变、平步青云后忙着粉饰自己的出身,甚至不敢正视自己贫贱的历史,卫青的沉潜是个绝好的教材。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总是谆谆教导并要求我们做人不要“忘本”。然而,纵观历史,却是忘本的人多,不忘本的人少。

所以卢敦基评价卫青说:“如果一定要说他还有错误,就是他一生几乎不犯错误;说他还可挑剔,就是他平日太无可挑剔。”(卢敦基,现任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

纵观浩瀚的历史烟云,卫青才是一个仁爱与智慧,勇武与温和兼备的战场上的王者、人生中的胜者。

卫青为什么不传位(卑微出身下的卫青为什么会赢得身前身后名)(8)

【作者简介】乔永胜,太原作协会员,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推荐:

探秘蒙哥大汗之死因

卫子夫从灰姑娘逆袭成皇后,一生战战兢兢,为何还不得善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