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生智慧——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体现李白孤独寂寞的诗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体现李白孤独寂寞的诗句
孤独生智慧
——李白《独坐敬亭山》赏析
作者:赵铁军
李白: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赏析空间】
李白擅长写绝句,而这首五言绝句是唐诗中的名作。此诗作于何时?学界有不同看法。一种观点认为,作于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仕途失意后,浪迹江湖中的某一年。有学者进一步推断是作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这年,李白南下宣城。行前,有诗《寄从弟宣州长史昭》,其中诗云:“尔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闲。常夸云月好,邀我敬亭山。” 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独坐敬亭山》的写作年代是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的可能性更大。上元二年,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之后,李白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来到宣城时,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独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情不自禁地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笔者倾向于后一种观点。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许多研究者认为,此诗抒发的是李白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感伤之情与孤独之感。如安徽学者宛敏灏、宛新彬说:“此诗写独坐敬亭山时的情趣,正是诗人带着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怀抱中寻求安慰的生活写照。”(引自《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版)《李白传》作者安旗也说:“(李白)在孤独寂寞中,向大自然寻找慰藉;业已找到的慰藉虽然给了人一些快意,却并不能真正消除人心深处的郁愁。这就是《独坐敬亭山》所包含的感情内容。”
笔者认为,读这首诗的确感受到李白孤独的情感,但是从孤独中能品出“仙”的味道。而这种“仙”味,是从这首诗所营造的那种超然洒脱的淡泊的意境中感悟出来的。从中可以判断这首诗应该作于李白的晚年。李白的《江上吟》也是作于仕途失意后,诗中表现的是一位潇洒豪放、藐视权贵、快意恩仇的“诗仙”。在经历官场失意、安史之乱、政治迫害、长期漂泊后的李白,对于功名、荣华、恩怨、得失都看淡了,只剩下孤独,而这种孤独是进入天人合一境界后的孤独——无喜、无悲,无怨、无愁。这才是《独坐敬亭山》的主题思想和哲理内涵。
上联“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人以白描的笔法描写独坐敬亭山,观鸟飞云散的情景:天上的鸟儿们高飞远去,渐渐杳无踪迹;辽阔的长空一片孤云,悠闲地慢慢飘远。“尽”字既点染出群鸟喧闹而逝的形态,也烘托出喧嚣退却后环境的安宁;“闲”字则既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孤云悠然飘离的情态,也衬托出作者心境的闲适。开篇两句在透露出诗人举目观望的同时,不仅勾勒出诗人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面“相看两不厌”作铺垫,也拓展了读者联想的空间。可以说,这两句是动中见静,以动衬静。诗人表象似乎描写眼前景:飞尽的群鸟、飘离而去的孤云与寂然独坐的诗人构成强烈反差,实则不仅凸显环境的幽静,而且也在此处设置一个悬念:诗人独自一人,是否回想起自身所经历的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而内心充满无法言说的孤独?诗至此形成了一层转折。
诗歌的意境,要通过意象来体现。上联设置了两个物象,一是“飞鸟”,二是孤云。假如,众鸟归林,莺啼婉转,那是一种欢快的愉悦的意境了;假如,白云遮日,给诗人带来一片阴凉,那是温馨的意境了。而诗人笔下的物象却是,众鸟高飞了,看不到影踪了,留下空山静寂;孤云悠闲地飘去了,留下诗人的孤独和闲适。鸟飞云去,突出象征诗人曾经有过的理想与梦,也象征昔日身边众星捧月的朋友和“粉丝”,而如今这些不过是浮云和鸟啼,连浮云和鸟啼都没有了,只留下静寂与孤独。诗人步入空灵的境界。因为心底的空灵,必须以静寂和孤独为前提。
下联“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描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望和对话。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敬亭山人格化,此时此刻的敬亭山已经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而是一个巨人,与诗人心灵相通的朋友。尽管众鸟高飞,孤云独去,但诗人此刻却拥有一个同悲欢,共静寂的朋友——敬亭山。敬亭山这个物象,象征永恒、静止和厚重。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可见诗仙李白到了晚年,“仙气”也渐渐少了,独坐敬亭山的他,心灵已经皈依仁爱、守静,长寿可能是他新的向往吧?与山为伴为友,摒弃浮躁与喧哗,是诗人李白心灵再一次净化和升华。如果说,诗人李白在上联写尽内心的孤独,而下联笔锋一转,点出自己在鸟飞云去后,实际上并不孤独,他和敬亭山相敬如宾,谁也不讨厌谁,甚至可以说是静静相望而心灵相通的唯一朋友,有这样的一位朋友,李白认为他满足了!“只有敬亭山”,就是这个意思。诗写至此,戛然而止,却意蕴悠长,引人遐思无限。
诗人笔下,不见敬亭山秀丽的山色、溪水、小桥,并非敬亭山无物可写,因为敬亭山向东可以远眺宛溪,向南可俯瞰繁华的宣城,烟市风帆,极目如画。从诗中来看,无从知晓诗人相对于山的位置,或许是在山顶,或许是在空阔地带,然而这些都不重要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不是赞美景物,而是借景抒情,借此地无言之景,抒发人生感悟。诗人在被拟人化了的敬亭山中寻到慰藉,找到了知己,思想得以升华。孤独与喧闹是一对矛盾。李白多次登敬亭山,以往登敬亭山时,有众多的朋友和佳人前呼后拥,相与为伴,气氛欢乐热闹。而这种热闹,显得浮华虚伪,令人人浮躁。除了虚荣心的满足,其实毫无意义。李白最后一次登敬亭山,只有自己一个人,他反而感悟很多,回归本真。
这首诗启示人们:思想者的孤独和诗人的孤独,不是真的孤独。孤独是开启心灵深处一扇门的那只手。独享孤独之静美,让心灵因体悟孤独赐予自己的恬静而得以丰盈,这是一种智慧,是思想修养的一种手段。因为此时怡然独坐的诗人,与寂静的敬亭山刹那间灵性相通,融为一体。“相”、“两”二字,表明诗人与敬亭山紧密相连,对山静坐,以山之空寂,反衬诗人心境之恬淡。此时诗人正独享孤独的诗意美,岿然静立的敬亭山正是悠然独坐的诗人形象的投射。诗人虽着意渲染出一份孤独,但却并非因抱负难展而滋生的无以排遣的孤独,而是如清人刘宏煦所云:“鸟尽天空,孤云独去,青峰历历,兀坐怡然。写得敬亭山竟如好友当前,把臂谈心,安有厌倦?且敬亭山之外,又安有投契若此者?然此情写之不尽,妙以‘两不厌’三字了之。为‘独坐’二字传神,性灵结撰,无复笔墨痕迹。”(《唐诗真趣编》)笔者甚为赞同。
【拓展阅读】
孤独,对于古代修道者来说,是悟道的修炼方式,也是隐士的生活方式;对于诗人来说,营造诗歌的孤独意境,是宣泄情感和感悟人生的方式之一。古诗中,以孤独为意境的诗歌比较多,唐代诗人王维的五绝诗《竹里馆》,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可与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作比较阅读。《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陕西蓝田时期。他在“安史之乱”后,身居闲职,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王维是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第,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尚书右丞等职。他擅长写山水田园诗,作山水画,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佛教, 有“诗佛”之称。
此诗描写诗人自己的日常隐居生活,以及个人情趣。描绘了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生活画面,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清静、高雅、脱俗的境界。竹里馆,是王维隐居地——在竹林中建造的一座草房。诗人犹如僧人打坐诵经一样,每天的功课是在竹林深处弹琴、作诗、吟诵,偶尔仰天发出高亢悠长的呐喊。诗人很少与人来往,人们也很少知道他隐居竹林。只有极少的朋友与他来往,如他的朋友裴迪的同题诗写道:“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孤独是王维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在诗人看来,有“明月来相照”就满足了,就如李白有“敬亭山”这个朋友一样。竹,是君子的象征;月,是人生知己的象征。君子邀明月相伴和对话,表面上的孤独,而实际上并不孤独。孤独只是一种心里感受,心不孤独,哪里会有孤独?
【注释】
1、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北。《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宣城县北十里。山有万松亭、虎窥泉。”古名“昭亭”。2、孤云:陶渊明《咏贫士诗》中有“孤云独无依”的句子。李白化用陶渊明的诗句。孤云,象征诗人自己。3、独去闲:独去,独自去;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孤单的云彩飘来飘去。4、两不厌:指诗人和敬亭山而言。厌,本义为满足,延申解读为习以为常,失去新鲜感而讨厌,不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