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常州市三河口中学校门外,因一位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未戴口罩,导致病毒在一定范围内快速传播,30多人被感染。

假设这位家长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呢?假设他做了严密的防护呢?

不好的习惯会害人,良好的习惯能救人,这并非危言耸听,而是被反复验证过的事实。

有什么样的习惯,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每天你都在重复成千上万个微小的习惯,比如熬夜、拖延、刷手机,而那些大大小小的烦恼或许都是拜这些习惯所致。

不夸张地说,人生90%的幸福都是由好的习惯决定的。

不管是看得见的行为习惯,还是看不见的思维习惯、情绪习惯及环境习惯,都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我们的人生。

《65种微习惯》是作者古川武士多年习惯塑造指导的经验之作,归纳了轻松调整习惯的65种方法。通过鲜活的案例阐明了如何解决生活中“坚持不下去”“不能付诸行动”“戒不掉”“改不了”等难题。

怎样培养自己的微习惯(小习惯改变大未来)(1)

一、掌控行为习惯,帮你克服“拖延”“三分钟热度”

想读书却很难坚持下去,想进行自媒体创作却屡屡断更,想减肥却数次犯禁,想跑步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有人归因为不够自律,缺乏毅力,但事实是你真正要依靠的并非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不用思考就直接去做的下意识行为。

为什么我们很难突破舒适区?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惯性机制,他倾向于维持现状,抵触改变。而改变旧习惯,养成新习惯对大脑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变化。

最难的往往是迈出第一步。

有人会过度放大任务的难度,以致踟蹰不前,或因为完美主义倾向,而给自己设置种种障碍,导致不能立即行动。

此时你可以试试“婴儿学步式”的习惯养成法。

也就是说当你开始做一件事时,要像婴儿学走路那样迈出一小步,每次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

比如读书时不要求自己很快看完,每天读5页就可以了;创作自媒体时,不要求每天更新一篇文章,每天写100个字还是可行的。跑步有压力可以改为健步走,早起有困难可以改为比平时早起10分钟。

“婴儿学步法”可以减轻你的心理压力,改善拖延症状,消除完美主义、迟迟不能付诸行动的苦恼。

对于工作比较忙空余时间少的人来说,上班路上听书,下班走路锻炼,做家务时听音频,这种“一心二用”的方式,可以让我们充分利用时间,价值翻倍,真正做到运动、学习、做事都不耽误。

怎样培养自己的微习惯(小习惯改变大未来)(2)

二、掌控思维习惯,摆脱消极心态

“概率思维”告诉我们:结果取决于行动的量。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成功,不是因为欠缺“能力”,而是“行动”不够。

一位记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采访过许多成功人士,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直坚持挑战,直到达成目标为止。”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是否成功取决于概率。

那些因为几次失败就轻易放弃并否定自己的人,只会离成功越来越远。

一击即中、尝试一两次就能轻易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是在愈促愈勇中触及到了成功。

作者在刚参加工作时做过电话销售的业务,他每打出30个电话,就会有一个客户愿意见面。也就是说他成功的几率是3%。哪怕被连续拒绝29次,接下来还有一次成功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拥有了概率思维,作者才有了开心支撑下去的动力。

“积极的行动会让你的路越走越宽”,凭着这样的信念,作者于29岁时独立创业,开展咨询业务,在博客上为1000人进行免费心理指导,并争取与其中的100人见面并进行线下指导,而这100人中的20人成为了付费客户。

后期作者的书稿也先后寄给33家出版社,结果有11家出版社给出了回复。作者的第1本书也于2010年成功出版并销量可观。

人最大的精神压力来源于为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而烦恼纠结,焦点思维告诉我们:要关注那些可控的、你能改变的事情。

比如你无法掌控流量和观众喜好,但你可以尽可能的把自己的内容做好;你无法改变环境和他人,但你可以调整自己的认知和思维让自己更好受一些。

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不内耗,不纠结,学会坦然接受;对于可控的事情,投入精力,加大努力,提升能力,储备实力。

比如疫情的发生,我们不可控,但我们可以积极接种疫苗,做好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运动习惯、思维习惯,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心理强大,积极面对生活。

怎样培养自己的微习惯(小习惯改变大未来)(3)

三、掌控情绪习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

每个人都有情绪消沉的时候,允许自己有痛苦、纠结、烦恼、不开心。当你充分接纳自己。才能拥抱自己,支持自己。

找到那些让你真正想做、感兴趣的事吧。不必在意世俗眼光,不必迁就谁,更不用讨好谁,

充分享受做自己的专注和放松。

不想辅导孩子作业,出去逛逛追追剧也是可以的;

不想参加无用的社交,高质量的独处也是可以的;

不想收拾家务,睡一觉也是可行的;

不想上班,偶尔摸摸鱼也是可以的。

这世上本没有什么绝对,对自己好一点,多给自己充充电,减少放电。

当内心的能量达到最大值时,才能收获极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当你好了,才会更有能量,才能对你身边的人好。

积极心理学者约翰·艾卡先生曾说过:“一般人认为追求成功是与幸福相关的,可是正如研究结果所表明的那样,其因果关系恰好相反,是由于追求幸福,才使得成功的可能性提高了。”

这里的“幸福”可以理解为让你“真正想做、着迷”的事情。

养成好习惯的关键在于调整好自己,不勉强自己。

正如作者所说,养成好习惯和促使人生向好的关键在于两点:第一,学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第二,有勇气让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停下来。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喜欢才能做好,好习惯可以是享受,让你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是@心理咨询师嘉兰,关注我,分享更多精彩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