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1)

图|源网络

文|杜衡记

原本想写一篇关于北宋官制的文章。因为不论是当时看《清平乐》,还是最近读一些关于北宋的书籍,总是不得不停下来,去研究一下那些有点陌生的官职名。

平章事、枢密使、三司使、参知政事、通判、太尉等等等等,到底是什么官?谁大谁小?和我们熟悉的宰相、大学士、尚书、侍郎这些官职如何对应?

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2)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朝臣剧照

不了解清楚这些,那对某个北宋人物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所负职责的理解,就会打一些折扣。

但真的要写,就发了愁,因为这非一篇文章所能。作为“文人治国”的北宋,在官制上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喜欢相互制衡,二是喜欢分权,所以就折腾出了许多官职来。比如北宋省一级的行政区:路,就是四权分立: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

这是导致北宋“三冗”中“冗官”的主要原因。又因为政出多门,办事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北宋对外御敌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因为宋朝官制调整了好几次,大的改动北宋有三次,南宋有两次,比如宋神宗的“元丰改制”。所以同样的官职名,在北宋的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职权性质。

最后还是决定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来写,并且以北宋词人为切入点,而词人的选择就延续《15分钟记住北宋九帝和九位文人 》这篇文章,以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这五位为例。

首先回答最初的那个问题,哪位词人的官最大?

答案是晏殊和王安石,分别在宋仁宗和宋神宗年间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

宰相是中国古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大官,我们都熟悉并理解,但为什么不直接叫宰相,而要起那么复杂拗口的一个名字呢?

这里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宰相”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首先,宰相并不是一个官职名称,而是“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统称,也是一种制度。所以如果你说某人直接担任了宰相一职,多半会被人挑毛病;但如果你说任何朝代的那个权力最大的官是宰相,却又完全没有错。

宰相是一种统称和制度,而“丞相”,就是具体的官名了。但两者很容易搞混。

丞相可以说是宰相制度里,最早的具体官职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在秦朝建立了丞相制度,中国大一统后的第一个皇帝的第一个丞相,是李斯。

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3)

电影《秦颂》里的秦始皇和李斯

丞相制度从秦朝延续到了汉朝,比如“挟天子”的曹操,便是曹丞相。

丞相制度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一人独大”的相权,对皇权的威胁。虽然秦朝设左右丞相,汉朝也有御史大夫为丞相副职,但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所以到了唐朝,就有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三省的最高长官都称为宰相。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官职名,就源于唐朝。

这个名称里出现了“中书”、“门下”、“平章事”三个词,所以不得不一一解读一下。

中书和门下,指的是中书省和门下省,这两个部门再加上尚书省,便是“三省”。这三省之间的关系如何?职权上孰强孰弱?不同朝代,或者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都有所不同。所以只能大致总结一下设立的初衷。

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4)

中书省是最名正言顺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长官为中书令,可称为首席宰相,掌握了国家的“出令权”,就是颁布最高行政命令。

门下省,顾名思义地去理解,就是“皇帝门下”,原是皇帝的侍从机构。门下省长官叫侍中,这个部门不仅可以和中书省一起共议国事,还有政令审核权。

尚书省,便是执行政令的全国行政机构汇总之处。最高长官为尚书令,后称尚书仆射,下设六部二十四司,每部设尚书,副职为侍郎。“六部”我们都比较熟悉,就不展开了。

由此可见,最易产生矛盾,或者引发扯皮的,就是中书省和门下省,因为一个有出令权,而另一个却是审核权。

为了分权,上述这些问题是不得不承受的“烦恼”,但时间长了,或者两省矛盾太激烈,皇帝又会受不了。所以唐太宗设立了“中书门下”体制,把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于是,三位宰相:中书令、侍中和尚书令的名称统一成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为他们都是三品官。

终于说到“平章事”了…平章,意为评议辨别,决断处理,所以从字面意思来看,最初的设立就是为了疏通矛盾,提高效率的。

平章事原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下一级官,但唐朝皇帝对合署办公的宰相们又不放心起来,于是开始重用平章事,慢慢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获得了实权。到了宋朝,就成为了正式的宰相一职。

所以这个名字虽然复杂而拗口,但却真真切切地体现出了中国古代皇帝,对宰相一职的复杂心理:集权,有危险;分权,效率低。最后,扶植一个新势力监督你,限制你的权力,但久而久之,能控制宰相权力的人,自然就获得了更大的实权,成了新的宰相。

中国古代很多官职名称,背后的故事基本都是上述这个逻辑。

比如尚书。我们看《清平乐》的时候,发现有尚衣、尚食这些称呼,说白了就是皇帝的佣人,负责皇帝衣食住行的某一块。最早的尚书其实也是一样,是帮皇帝管理书籍的,很小的一个官职。

但汉武帝为了控制丞相的权力,开始把许多事情交给贴身、听话又有些文化的尚书来处理,久而久之,最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官职名称。

还有比如清朝雍正皇帝建立的“军机处”,最初也是一个为了“西北用兵”而设的临时机构,但最终却架空了内阁大学士,成为了总揽军政大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第二个要介绍的北宋重要官职就是“参知政事”,晏殊和王安石在拜相(同平章事)之前,都任过这个职位。另外,欧阳修和范仲淹的历史最高官职,也是参知政事。

参知政事简称为“参政”,名字一听就不那么大气,有点“秘书”和“助理”的味道。但也同样符合上述的“副手变老总”的逻辑。

这个官职在唐朝就有,但宋初并没有。后来因为赵普一权独大,引起了太祖赵匡胤的戒心,便尝试为赵普设置副手。于是在964年赵普拜相之际,就有了参知政事,位同副宰相。

几年后,参知政事开始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而到了太宗赵光义年间,又命参知政事与宰相轮班知印,于是在帝王的“制衡之术”下,“副手”越来越和“老总”平起平坐。

而到了晏殊、范仲淹、欧阳修所处的宋仁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也达到了巅峰,甚至在一些特殊阶段,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宋朝还有一个官场称谓:宰执,是宰相和执政官的合称。可以理解为“宰相团队”。

能被称为宰执的,除了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还有知枢密院事(简称:知院)和同知枢密院事,就是枢密使和枢密副使。(是不是感觉宋朝的官名特别喜欢玩文字游戏…)

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宰相主政,枢密主兵。但北宋主兵的往往不是武将,而是文臣。所以晏殊当过枢密使,欧阳修和范仲淹也都任过枢密副使。

当然也有武将当枢密使的,比如狄青,可惜只当了四年,就被谏官不断弹劾,最后仁宗给了他一个“同平章事”的加衔,离京出判陈州。加衔就是虚衔的意思,是荣誉,但没有实权。

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5)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狄青

还有一个任过枢密副使的著名人物,就是包拯。民间喜欢称包拯为“包丞相”,其实应该是“包宰相”,因为北宋并没有丞相一职,但枢密副使确为宰执,是“宰相团队”的一员。

包拯担任过的另外一个重要职位是“三司使”。三司指的是盐铁、户部、度支三个机构,所以是北宋总揽财政收支的重要部门,三司使因此也被称为“计相”。

最后说一下苏轼,最高官职是礼部尚书。虽然北宋能被称之为“相”的官职很多,但都与苏轼无缘,“文人治国”的北宋时期,苏轼应该算是最怀才不遇的一位。

他的弟弟苏辙在官场就相对平顺一些,最高任过“尚书右丞”,那是在宋神宗元丰改制之后,参知政事这个官职已经被取消,尚书右丞即为副相之职。

北宋著名的两个词人是哪两位(北宋知名词人里谁的官最大)(6)

电视剧《清平乐》中的苏轼、苏辙兄弟

但兄弟二人最终都逃不过新旧法之争的波及,元祐八年(1093年),哲宗亲政,章惇拜相,支持新法,贬斥旧党。

四年后,苏辙被贬至雷州(广东),同期,苏轼也第三次遭贬,去了比广东更远的地方:儋州(海南)。

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中曾这样描述:

据揣测说,苏氏兄弟被贬谪到这个地方,是因为他俩的名字与地名相似(子瞻到儋州,子由到雷州),章惇觉得颇有趣味。

这就是北宋后期的政治生态,复杂庞大的官制,名目众多的职位,一波又一波的“宰相”,但皇帝或者实权者的一念之间,皆有可能化为浮云。


转载请注明出处:杜衡记学语文.品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