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满楼
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张英并未直接露面,不过他的儿子张廷玉在处理索额图与明珠案时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父辈铺好前路,张廷玉在康熙朝末期与雍正朝恐怕也难以大放异彩。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厚,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二甲第四名),选庶吉士,散馆时钦定第二,授翰林院编修。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张英被指为日讲起居注官,四年后与高士奇一同入职南书房。任职期间,张英还同时担任皇太子胤礽的师傅。
为方便张英等及时应召,康熙打破“汉人不得居住内城”的规定,张英也由此成为汉人大臣赐居内城的第一人。
此后,每日清晨雄鸡未鸣之时,张英即与奏事诸臣一同入宫,在南书房随时等候内侍传召,为康熙讲经咨询。
有时,即便回到家中正在吃饭,因有内侍宣召,张英也不能不放下饭碗随即入宫。
在此期间,康熙每次出巡,都要张英侍从左右,信宠一时。按当时规定,官员扈从需自备开销(无出差费可报),康熙见张英家境清寒,其特下发谕旨:
“(张英等)俱系远离家乡,京城毫无资产,常川随朕,不免艰苦,殊为可念。”
最后,张英的日常开销改由内廷负责。
对于张英的学问,康熙甚为肯定,称其“每日进讲,启导朕心”,“所进讲章甚为精详,实于学问政事大有裨益”。
《清史稿》中,张英的评价是“性和易,不务表襮,有所荐举,终不使其人知,所居无赫赫名”。这一点,在推荐王士祯入值南书房一事上可为例证。
据《啸亭杂录》中记载,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时,原户部郎中、著名诗人王士祯在张英等人的推荐下由部曹改为词臣。
为此,康熙将王士祯召入懋勤殿当场面试,赋诗一首。孰料,王士祯虽然诗做得好,但文思迟滞,加上部曹小臣骤见皇上,一时竟紧张得不知如何下笔。
张英见状,心急之下只好自己做了一首,然后揉成纸团偷偷放在案首,王士祯这才得以完卷过关。
不巧的是,张英之举被康熙无意间看见,不过他顾及两人面子,并不点破,只是在事后调侃张英:
“人家都说王士祯的诗丰神妙悟,不过在朕看来,跟你写的差不多,整洁如一嘛!”
张英脸一红,说:“哪里,王士祯的诗比我的要强得多啦。”
此外,张英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他在朝为官时,其老家人与邻居在宅基问题上发生争执,官司打到县衙,谁也不肯轻易让步。
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求救。张英收信后哑然失笑,遂回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老家人接书后十分惭愧,遂自动退让三尺。邻居见张家如此举动,感动之余也让出三尺,于是当地“六尺巷”的美谈遂不胫而走。
张英的为人,低调谦和,从不与人争名夺利,实一老实本分的读书人。就这点而言,康熙是很欣赏他的。
不过,康熙也认为,以张英的学问与性格,最好留在朝中办理文墨之事而不宜放为外官,列为巡抚人选。
这不,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时,翰林院掌院学士出缺,康熙以“张英为人厚重,不干预外事,补授此缺最为合适。”
然而,即使翰林院掌院学士这种清贵之官,张英做来也颇为费力。
不久,张英即因教习庶吉士不严等工作失误而被吏部议处,康熙虽命从宽处理,但他也意识到,张英虽然是一好人,但不能统辖翰林。
最终,只能由内阁学士李光地接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张英改任礼部侍郎。
经历了这次挫折后,张英更为勤勉,其先后出任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并再度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并兼管詹事府。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英为荣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位极人臣。期间,张英还先后充任纂修《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张英以年老衰病乞休,康熙允以原官致仕。离京前夕,康熙在畅春园设宴送行,并御赐“笃素堂”匾额留作纪念。
之后,在康熙南巡时,张英仍一再得到接见。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张英在老家桐城病逝,年72岁。康熙得知后,哀痛之余,赐谥号“文端”。以下笔者专栏,更多精彩,欢迎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