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关于朝三暮四的一点看法)(1)

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他很喜欢猕猴,养了一大群猴子。

他能懂得猴子们的心意,猴子们也能够了解这个人的心思。

这人通过减少全家的口粮,来满足猴子们的欲望。

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物了,他想要限制猴子们吃橡粟的数量,但又怕猴子们不听从自己。

他就先欺骗猕猴们:“我给你们橡粟,早上三颗,晚上四颗,够吗?”

猕猴们一听,一齐生气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又说:“要不给你们橡粟,早上四颗,晚上三颗,这样够吗?”

猴子们听后都服服帖帖了。 这个寓言故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猕猴如此,人亦如此。

朝三暮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关于朝三暮四的一点看法)(2)

看似简单的道理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世间也无非只有这样两种人:

一种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顺风顺水,等到晚年贫困潦倒,厄运连连,尝尽世间冷暖;

另一种人年轻时诸事不顺,历经艰辛,勤奋努力仍无建树,随着知识和能力的不断积累,最终达到人生的巅峰。

古语有云:“君子未有患失患得之心,方能领略人生全貌。”

不管你是朝三暮四的人生,还是朝四暮三的人生,我们都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它。

你的努力已经预示了你的结果,还有什么可以在乎的呢!

如果你不愿碌碌无为,而想有一番作为的话,那么辛苦的学习和踏实的工作是你唯一的选择。

朝三暮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关于朝三暮四的一点看法)(3)

就不要像猕猴那样等着别人的“喂养”,因为“喂养”的栗子是一样多的。

人之所以和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变不利为有利,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处境,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然而,我们周围很多人却在感叹生活的艰辛,抱怨社会的不公。

情况果真如此吗?他们会千真万确的告诉你,事实确实如此。

他们可以如数家珍的告诉你他们失败的每一个细节,而每一个失败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运气和不公平。

事实上,这些事情不光困扰了这些人,也困扰了我们所有人,“人生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但是,这样就可以了吗?事情就解决了吗?没有,这仅仅是生活的第一步,而我们大多数人只是走完了这一步,仅此而已。

朝三暮四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关于朝三暮四的一点看法)(4)

也许有人说我经过了数次的努力,耗尽了人生的全部力量,已经不可能再冲锋陷阵了,我的人生已经失败了,无法挽回了。

那么,恭喜你,你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了。人无方向很可怕,走错方向更可悲。

俗话说:“悔恨无已覆水难收。”过去的错误只代表过去,除了从中吸取教训我们别无可得。

走错方向并不代表人生的沉没,更不意味着你将一无所成,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把它作为人生的起点。

国外有近古稀之年依然走进大学殿堂深造的例子,我国古代也有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寓言警示我们。

只要愿意改变,我们就会变得更好,也许有人会拿“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事例来搪塞。

虽然冯唐年迈,但终得文帝赏识;李广胸窄自大,仍可流传千古。

更何况还年轻的我们,又怎能轻言放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