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程莉莎在社交平台上发文,吐槽自己辅导儿子写作业的事。

程莉莎儿子哭了(程莉莎辅导儿子作业)(1)

“今天下午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陪儿子写作业。我调动了演戏都无法调动的澎湃激情以及气沉丹田胸腔共鸣的浑厚声音,咆哮了整整两个小时。儿子最后会没有会,我不知道,但是我真的会了,举一反三我都会了……。”

程莉莎儿子哭了(程莉莎辅导儿子作业)(2)

看到这情景,不由得都会联想到自己家的情况,不辅导孩子子慈母孝,一辅导作业鸡飞狗跳。

工作中的忧愁,生活中的琐事,这些烦恼集中起来,而辅导作业就会成为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情绪爆发,避免“踢猫效应”

心理学上有个“踢猫效应”

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了一通脾气。管家心里窝火,回家后找了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耳光。最后,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踢了个跟斗。

程莉莎儿子哭了(程莉莎辅导儿子作业)(3)

生活中的踢猫效应也许没那么严重,但是这种情绪传递的现象却非常常见,某人工作不顺心,回家冲家人发脾气,家人又不开心,再把情绪传递给其他人,形成一个情绪的链条,大家都不得安宁。

用心理学家的话说:坏情绪会像“病毒”一样从这个人身上传播到那个人身上,一传十,十传百,其传播速度有时比有形的病毒和细菌的传染速度还要快。被传染者常常一触即发,越来越严重,坏情绪有时还会在传染者身上潜伏下来,到一定的时期重新爆发。这种坏情绪污染给人造成的身心损害,绝不亚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危害。

所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产生踢猫效应,截断坏情绪这根链条,也避免给身边人带来危害。

程莉莎儿子哭了(程莉莎辅导儿子作业)(4)

控制自己的情绪,也学会调整身边人的情绪

再说回程莉莎,她咆哮过儿子后,儿子没有生气,反而非常郑重地和她说:

“妈妈,我查过资料了,如果家长温柔地给孩子讲解,孩子能保持头脑的清醒,如果是发脾气的讲解,会让孩子无法思考。”

儿子的一番话让程莉莎控制了自己的情绪,她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很内疚,并且说道:“谢谢你,亲爱的儿子,妈妈一定努力改正,跟你一起成长。”

程莉莎儿子哭了(程莉莎辅导儿子作业)(5)

很多网友评论,“小郭啊!你真的好棒!哈哈,懂得用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并说明情况。”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踢猫效应”长长链条上的一环,情绪会通过你的姿态、表情、语言传达给对方一些信息,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对方。

明白了“情绪污染”的危害,你就要学会及时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让你的坏情绪传染给他人。

同时,如果身边人有坏情绪,借鉴小郭的方法,用理论知识来解决情绪问题,也许能点醒发情绪的人。

如果每个人都能保持好情绪,相信我们的生活会充满阳光。

@乐陪娃 分享落地的家庭教育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