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北临长江,与黄冈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鄂城区,西靠武汉市江夏区、鄂州市梁子湖区,西南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为邻,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瑞昌市接壤。 [1]地跨东经114°31′-115°30′,北纬29°30′-30°1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辖4个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设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常住人口247.07万人(2018年末)[2]

唐虞之世,市地属扬越(一说扬粤)。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1949年,设置“湖北大冶特区办事处”,直属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领导。1950年8月,黄石市正式成立。

黄石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也是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华中地区重要的 原材料工业基地,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3]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景点有:仙岛湖、小雷山、阳新七峰山等。

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11月,入选“2018中国地级小康城市100强”,排第90名。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1)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2)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3)

人口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247.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56.37万人,城镇化率63.29%。人口自然增长率6.2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92元,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27元,增长8.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25元,增长8.3%。[2]

民族

截至2017年,黄石市共有回族、满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蒙古族、白族、瑶族、布依族、锡伯族、侗族、土族、彝族、朝鲜族、基诺族、黎族、畲族、僳僳族、塔塔尔族、维吾尔族、藏族、京族、水族、仡佬族、仫佬族、傣族、东乡族、高山族、哈尼族、怒族、普米族、毛南族、门巴族、佤族、纳西族、羌族、景颇族、达斡尔族、拉祜族、裕固族、哈萨克族等41个少数民族。

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87.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5.64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929.54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562.15亿元,增长8.0%。三次产业比重为6.0:58.6:35.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0.6个百分点。人均GDP64249元(现价),增长7.2%。人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37元,增长5.2%。

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102.6,价格水平上涨2.6%。八大类价格全面上涨: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分别上涨1.8%、3.2%、2.2%、2.2%、9.6%、2.7%,食品烟酒价格1.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0.9%。工业出厂价格上涨9.0%。

2018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990人,帮助城镇困难人员再就业2004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9%。[2]

第一产业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9.4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2%。其中,种植业增加值41.18亿元,增长4.6%;林业增加值5.14亿元,增长10.0%;牧业增加值17.38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1.94亿元,增长0.1%;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8亿元,增长10.5%。

201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1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4%。其中,种植业产值63.14亿元,增长4.6%;林业产值8.74亿元,增长10.9%;牧业产值31.5亿元,增长2.8%;渔业产值51.99亿元,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8.76亿元,增长10.5%,各种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4.13千公顷,减少1.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1.17千公顷,减少1.1%;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种面积82.96千公顷,减少1.6%。完成造林面积8.81千公顷,减少15.5%。木材采伐3.36万立方米。水果产量6.05万吨,增长6.4%。粮食总产量57.28万吨,减少0.5%;水产品产量20.68万吨,减少3.0%;肉类总产量10.53万吨,减少0.3%。

2018年,农村用电量11.39亿千瓦时,增长0.8%;化肥施用量(折纯)4.85万吨,减少3.6%;有效灌溉面积59.23千公顷,增长0.6%。[2]

第二产业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4)

黄石新港物流园区(3)

黄石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全市形成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机械制造、建材、能源、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八大产业集群。截至2017年,全市有11家企业入围湖北百强。同时,大冶有色金属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华新水泥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黄石新港(物流)工业园、大冶经济开发区、阳新工业园、黄石港工业园、西塞工业园、下陆长乐山工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等7个省级工业园区。[20]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4%。其中,采矿业增长4.3%,制造业增长1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9%,国有企业增长68.4%,集体企业增长14.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3.5%,股份制企业增长10%;大中型工业企业增长13.6%。从主要行业看,金属制品业产值同比增长9.5%;农产品加工业同比增长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1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5.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79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277家,比上年减少15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9%;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26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4.9%;产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7.6%。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940.3亿元,增长13.7%;利润115亿元,增长34.8%;利税170.5亿元,增长26.8%。工业品出口交货值105.75亿元,增长6.8%。

2018年,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产值443.88亿元,增长1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83.21万平方米,增长18.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592.61万平方米,增长16.1%。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2.38亿元,增长12.5%。[2]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4.9%;外商港澳台投资增长105.7%;民间投资增长13%。其中个体私营投资增长9.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7.4%,提高1.1个百分点。

2018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2.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0%。工业投资增长19.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3.4%;专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52.3%。农副食品加工业投资增长8.8%;水泥制造业投资下降16.2%;纺织工业投资增长80.8%。

2018年,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8.9%;批发和零售业投资增长83.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增长414.9%;教育投资增长29.2%。

在建的亿元以上项目454个,增加89个。

2018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49.13亿元,下降4.6%。商品房施工面积1349.97万平方米,增长8.7%;商品房销售面积343.75万平方米,增长9.4%。[2]

国内外贸易

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3.27亿元,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完成224.1亿元、477亿元、6.5亿元、95.67亿元,分别增长10.5%、11.6%、12%和9.6%。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310.6亿元,增长10.0%。其中批发业79.44亿元,增长9.1%;零售业216.59亿元,增长14.6%。

2018年,从零售额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法人企业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6%,服装鞋帽类零售额增长9.8%,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8%,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0.3%。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1.2%,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长4.8%,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9.2%,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38.3%,家电类零售额增长20.8%。

2018年,进出口总额37.85亿美元,增长10.9%。其中出口18.45亿美元,增长8.5%;进口19.40亿美元,增长13.2%。实际外商直接投资1.84亿美元,增长17%。新设外资项目18个。[2]

财政金融

2018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183.94亿元,增长7.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7.02亿元,增长5.3%。地方税收收入82.03亿元,增长11.2%,地方税收收入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70.1%。财政支出336.96亿元,增长10.4%。

2018年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32.04亿元,增长5.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969.88亿元,增长9.0%。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213.73亿元,增长10.1%。保费收入50.11亿元,增长9.1%;其中,财险收入12.44亿元,增长12.0%;寿险收入37.67亿元,增长8.2%;保险赔付支出11.33亿元,增长1.8%。[2]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5)

黄石在国家“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国际区域运输通道中,位于“纵3”满洲里至港澳台运输大通道(东北亚国际运输通道主轴)、“横9”沿江运输大通道与“横10”上海至瑞丽运输大通道(东南亚国际运输通道主轴)三大综合运输通道交汇处。黄石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黄石港是中国内河主要港口和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

黄石境内运输门类较为齐全,多条国家高速公路、国铁干线、主干管道与长江黄金水道在境内交汇,初步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路、管道为骨干的“内联外畅”运输通道和以重点港区、主要铁路公路站场为核心的综合运输枢纽。截至2014年底,全市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到6666公里(不含城市道路),综合交通网密度为145.45公里/百平方公里。[23]

2018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3069.9万人次,下降10.2%;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7780.47万吨,增长10.5%。完成水运货物运输量825万吨,下降23.3%;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4218.65万吨,增长4.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11.33万吨,下降3.2%;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1095标准箱,增长70.2%。

2018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25728辆,增长12.7%。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99257辆,增长13.4%。民用客车保有量202783辆,增长13.1%;民用货车20992辆,增长10.0%。年末公路通车总里程7347.80公里,增长4.3%。境内一级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55.33公里,增长7.3%,其中,一级公路375.08公里,国道259.12公里。[2]

公路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6)

黄石长江公路大桥

黄石是179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大广高速、沪渝高速、福银高速、杭瑞高速四条国家高速公路和蕲嘉省级高速公路在境内纵横交汇,初步形成了“壬”字形高速公路主骨架。截至2014年底,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962.848公里,公路密度网达到130.1公里/百平方公里、24.39公里/万人。按行政等级分:国道421.88公里(国家高速公路4条计147.094公里,普通国道3条计274.786公里),省道602.908公里(省级高速公路1条33.148公里,普通省道14条计569.76公里),县道368.816公里,乡道1639.329公里,村道2914.986公里,专用公路14.929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80.242公里,一级公路152.823公里,二级公路476.509公里,三级公路192.89公里,四级公路4960.384公里。[23]

水路

黄石境内的黄石港是中国53个、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可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具备海关、商检等通关功能,货轮可直达日本、香港以及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连通欧美诸国的中转航线。黄石港口按辖区分为黄石市城区港区、棋盘洲港区、阳新港区和大冶港区四个港区,主要分布在上起花港、下迄天马岭(江西省与湖北省交界处)总长约76.87公里的长江干线上,81.3公里的富水河和34.5公里的大冶湖也有部分码头。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各类码头泊位13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132个,非生产性泊位6个;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级,港口年通过能力3224万吨;使用港口自然岸线长15517米,码头总延长7588米,水域面积34.22万平方米,陆域面积70.65万平方米。全港共有各类装卸机械398台(套),最大起重能力为40吨,共有码头铁路专用线3840米,生产用仓库面积约5.21万平方米,堆场面积约24.48万平方米。

截至2015年,黄石市境内航道总里程247.6公里,其中:长江一级航道60.8公里(界河航道);内河航道186.8公里,通航水域主要有10条航道,包括:五级航道1条;六级航道3条,七级航道4条,七级以下航道2条。[23][24]

铁路

黄石市第二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黄石市湖北省地级市)(7)

黄石火车站

黄石是中国98个区域性铁路物流节点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境内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07.53公里,其中:武石城际铁路15.83公里,为高速铁路;武九铁路76.3公里,为一级复线电气化铁路;另有铁黄线、铁灵线、铜大线、山南线等支线铁路。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铁路客运站5个,主要有黄石北站、大冶北站、黄石站、阳新站和枫林站;有铁路货运站13个,主要有:武九线铁山站、黄石站、罗家桥站、大箕铺站、浮屠街站、西河村站;铁黄线新下陆站、下陆站、黄石东站;铁灵线金山店站、灵乡站;铜大线铜录山站;山南线西塞站。[24][25]

航空

黄石与武汉天河机场距离:约1小时30分钟车程,该机场具有直飞国内各大城市班机,并且已开通直飞香港、澳门航班。武汉天河机场在黄石设立有中部城市首个候机楼。[26]

城市公交

截至2019年3月,黄石地区共有公交线路85条(其中大冶18条,阳新10条),黄石市城区共开辟57条公交线路,分为一票制和阶梯票制(7路、18路、19路为阶梯票制,26路为1元一票制,22路为3元一票制,其余为2元一票制);其中7路、18路、22路、32路、42路、46路、301路有部分线路位于黄石大冶市境内,由黄石市、大冶市共同管理;9路、14路、16路线路延伸至鄂州市花湖地区;19路和“碧桂园江湾城通勤线”线路延伸至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境内;101路、102路为夜间专线。 [27]另外,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散花示范区公交”线路经过黄石市黄石港区江北管理区黄石港工业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