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有人冲锋在前,在抗疫一线拼搏奋斗,也有人居于幕后,默默奉献坚守。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1)

在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刚的电话铃声接连不断,急切又沉稳的通话、堆满桌面的文件材料,这张小小的办公桌,就是王刚的抗疫“小战场”,他赶着时间,忙着工作,争分夺秒为抗击疫情努力着。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2)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3)

本轮疫情爆发后,区交通运输局继续承担全区疫情防控车辆接驳转运的任务,负责全区核酸样本转运;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转运;防疫物资、密接人员转运工作。王刚准确研判转运能力,及时调动人员、车辆。21日当天,王刚第一时间就集结了大巴车、小型客车,货车等各类型应急保障用车32辆、承担转运工作的人员44名,确保“车在位、人待命”,实现转运工作“一声号令、整装出发”。

“每一次转运都是与‘病毒’的一次赛跑,转运工作快一步,会给之后的核酸样本检测工作、流调工作和科学研判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主动,病毒传播的风险就会少一分,我这个调度是第一责任人!”王刚说道。

每天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班次和转运人员,他就像一个“轴承”,在确认好点位后,与各方协调转运时间、地点,再下命令安排人员和车辆,每天的转运工作都要从早上6点一直要持续到次日凌晨3点,还要把核酸样本以最快速度转运到指定检测机构,并且保证整个环节衔接有序,高效精准。

由于本轮疫情增加了锦州市妇婴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两个核酸样本检测点,这对转运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情况,王刚创新工作模式,派专人在妇婴医院和市中心医院门口设立了两个样本转运中转站,提前与医院核酸检测部门对接,接力式转运,有效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

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共转运核酸样本264批次,转运医护、志愿者、密接人员及防疫物资22批次。太和区的核酸样本转运工作得到了市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并号召全市在此项工作上要向太和学习。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4)

其实,转运车队里很多车都是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的私家车,这样一支“私车公用”车队,也是在王刚的号召之下成立的,王刚本人也是这支车队中的一员。在运力吃紧的情况下,王刚不仅是调度者,也是执行者,哪里有需要,他就到哪里,及时补位,开着自己的小汽车,奔波在转运的路上。11月22日深夜11点40分,转运专班接到一项任务,运送医护人员上门为一名密接者做核酸检测,为了让劳累数日的同志们多睡一会,王刚做好防护,亲自驾驶自己的私家车完成了这次运送任务,回到指挥中心 ,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多了。

外防输入依然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除了转运工作之外,在锦州西高速口和高台河两个疫情防控检查站,守好锦州的西大门,也是区交通运输局的主要任务。在王刚的安排下,两个检查站24小时专人昼夜值守,做好车辆和人员信息登记和管控服务工作,在确保“不漏一车,不漏一人”的情况下,确保车辆人员高效通行,不搞层层加码,也不搞“一刀切”式劝返,科学有效筑牢疫情外防输入的一线防控阵地。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5)

这些天,王刚就像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几乎没有睡过觉。一是转运工作没有固定时间,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要第一时间安排调度;二是两个交通疫情防控检查站也是昼夜有车辆通过,有突发情况,也要他立即处理。“忙、累是真的,但人民有需要,我们就要站在最前面,就要克服所有的困难坚持。”

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科学调配运力筑牢交通防线)(6)

在岗一分钟,尽职60秒。虽然每天都是超长待机,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但是王刚希望尽自己所能为黎明到来的前夜散发出属于他自己的一缕微光!他坚信: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共同对抗病毒,相信山河无恙、疫情消退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