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我们又将被张译感动。

《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国庆档三部主力电影,张译参演了两部。

这对张译,是肯定,也是对他20年努力的回报。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1)

最早当演员是因为穷,因两部话剧爱上表演

张译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从小的理想是当播音员,接连两次落榜北京广播学院后,到哈尔滨话剧学院学习了话剧表演。在一次采访中,张译曾坦言,学表演是因为家里穷,觉得演员赚得多,可以养家糊口。

后来北京战友话剧团学员班招生,20岁的张译穿上了军装,成为了“北京话剧界”的一员。

让他真正爱上表演的,是在看了两部话剧《一人头上一方天》和《地质师》之后。两部话剧让他泪流满面,他才感受到表演的力量,真正的表演可以触及灵魂,他爱上演员这个职业。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2)

饭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件一件办。你着急有啥用啊?只要今天比昨天好,这不就是希望吗?

这是《士兵突击》里,史班长对许三多说的话,也是张译对自己说的话。

很多人因为史班长喜欢上张译,在那之前,张译已经跑过十年龙套了。

北漂的时候,他到处投简历,还是进不了剧组,人家连看都不看一眼。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3)

十年磨一剑。每次沮丧过后,他都重新振作,磨炼演技。

观摩老艺术家表演,自己锁在门后偷偷练习。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为了表演更逼真,他学会了江浙话、山西话、上海话,演起戏来,丝毫不漏痕迹,演啥像啥。

成功离不开机遇,但如果没有实力,任何机遇都等于零。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4)

当《士兵突击》摆在眼前时,张译早已蓄势待发,只等着一飞冲天。

果然,史班长不着痕迹的表演,打动了无数观众,十年付出终于得到认可。

自此,他成为不一样的张译。

每一次哭戏感人至深,片场把导演感动到哭

出道二十年,张译拍过很多影视剧。让人敬佩的是,军事、爱情、家庭无论什么题材什么人物,他都能演绎的淋漓尽致,把自己完全融入其中。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5)

尤其是张译的哭戏,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士兵突击》史班长退役的那段哭戏,看哭了无数观众,很多人都是看一次哭一次。

巧合的是,哭戏杀青那天,张译接到转业通知,戏里还是戏外,他已经分不清了,只有不舍和悲伤。

《追凶者也》,他靠一个人的演技撑起整部电影。

《八佰》的拍摄现场,他一段精湛的哭戏,看哭了导演管虎。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6)

《亲爱的》里丢失孩子的老父亲绝望的哭,《鸡毛飞上天》陈江河追爱时焦急的哭,《生死线》何莫修又萌又感人的哭,《红海行动》队长杨锐有责任感的哭。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7)

每一场哭戏都深入人心,让人流泪,二十年的沉淀让他无愧影帝的奖杯。

《攀登者》零下十几度雪地拍摄,《我和我的祖国》用眼神感动到观众泪流满面。

拍摄《攀登者》时,实景在真正的雪地里。在拍摄张译一场雪地戏时,他光着脚在雪地拍了好多遍。

看着受罪的他,导演连连道歉,张译却说“没事,我下回演更好一点,就不用做那么多了。”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8)

这就是张译,即使贵为影帝,依然如此谦逊有礼。

看过《我和我的祖国》点映的观众都说,张译一个眼神就把他们看哭了,口罩都掩藏不了他的演技。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9)

我是影帝,但我更是一名演员

2017年,张译凭电视剧《鸡毛飞上天》饰演的陈江河,斩获第23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二十年的付出终于得到肯定。

获奖的他并没有改变,一如既往的默默锤炼演技,一如既往的谦逊有礼。

采访中他说,他得了影帝大奖,但他只是一名演员,一名文艺工作者,今后的他会更加努力。

张译我和我的祖国是哪年拍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眼神看哭观众(10)

关于颜值,张译曾自己调侃:谁让我长了张路人脸呢?

张译不是帅得让人眼前一亮的明星,但他犹如邻家哥哥或大叔,有天然亲和力。更何况,眼睛虽小但眼神里面全是戏!

《我和我的祖国》和《攀登者》,你更期待哪一个张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