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系列评书小说中,刻画了无数个深入人心的英雄形象,而这些英雄主要分为几大类:一类是文武双全的统帅型,就像秦琼,伍云召都属于这一种;还有一种谋略过人的军师型,徐茂功自然是其中的典型;至于像程咬金那种福将,那就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特殊人物;除此之外,勇武强将就是主流了。在众多勇将中,有两个英俊潇洒的特殊人物英雄,又是这些高手中的翘楚,他们不仅本事大,长得好,最主要是年轻有潜力,其中一个是最有人气的的神枪俏罗成,另一个则是银锤太保裴元庆。

裴元庆大战瓦岗五将(神力少年裴元庆)(1)

罗成作为全书的主角之一,登场比较早,虽然天妒英才,二十几岁就为国捐躯,但那也是相对处于隋唐小说的结尾部分了,所以说,罗成是贯穿始终的勇将。而另一位小将裴元庆就不一样了,他登场比较晚,阵亡也比较晚,就像隋唐小说中的一颗流星,虽然光芒并不长久,但璀璨而耀眼,让人无法忘却。说起裴元庆出世,那已经是瓦岗军声威大震,连续打败了隋朝派来的两路征讨大军的时候。十几岁的裴元庆作为第三路瓦岗讨伐军的总先锋,一登场就足够惊艳,给瓦岗打个惨败。

裴元庆大战瓦岗五将(神力少年裴元庆)(2)

放眼当时的瓦岗山,在常驻角色中,武功最高的是他们的兵马大元帅,秦琼秦叔宝,可是按照小说的武力排名,秦琼不过排名第十三位,而裴元庆则高居第三位,在考虑到当时的天下第一李元霸尚未出世,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力气还未必比裴元庆更大,因此说裴元庆是当时的天下第一高手,也不算夸张。那么,按照这个逻辑,瓦岗群雄,单纯靠武力硬碰硬,就肯定不是银锤太保的对手,因为秦琼都跟裴元庆相差这么多,更不用说他身后的五虎大将,单雄信、王伯当、王君可、谢映登和尤俊达等人了。当然了,这个排名是说书人排的,书中角色当然不知道这种顺序,更不了解初上沙场的这个使锤小将本事有多大,那些成了名的英雄,便跃跃欲试,准备教训一下这个“孩子”。

裴元庆大战瓦岗五将(神力少年裴元庆)(3)

结果,首先登场的是瓦岗山上的几位元老,由于此前两路隋军打瓦岗,建功立业的都是秦琼、单雄信等后来的英雄,以小霸王翟让为首的几位将领,总是有些不甘心,等到这第三路隋军一来,先锋官竟然是这么个孩子,翟让手下的几位弟兄便想借机会立功了。谁知一上场,翟让的两个把兄弟,曾经的瓦岗山副寨主全都被裴元庆双锤砸死,这可就激怒了小霸王。听翟让这个绰号,也可以证明,此人的武力非同小可,他的战斗力在瓦岗上山也是数一数二的,绝对不比单雄信、王君可这些虎将差,但是在裴元庆面前,他想靠蛮力取胜,就实在是以卵击石了,饶是翟让本事不小,没有像自己的那两个兄弟一样,被双锤打死,但他的丈八矛跟八棱梅花亮银锤硬碰硬,最终的结果是,堂堂的瓦岗小霸王,直接被神力少年,银锤太保裴元庆震昏!彻底失去了知觉,栽落马下,如果不是瓦岗主将冲上来及时,挡住了裴元庆的继续攻击,翟让也将死于非命。

裴元庆大战瓦岗五将(神力少年裴元庆)(4)

裴元庆可谓是一战成名,因为翟让已经是公认的高手,都被打成这样,就算瓦岗山其他名将上场斗这个神力少年,也肯定没有胜算。面对这种情况,群雄决定,只能智取,因此,在徐茂功军师的谋划下,终于成功招揽了裴元庆的父亲裴仁基,和他的两个哥哥裴元龙、裴元虎,更是给裴元庆的姐姐裴翠云做媒,让她成为了瓦岗混世魔王程咬金的妻子,这样一来,裴氏一门都成了瓦岗中人,之差最厉害的银锤太保。可是裴元庆的脾气跟本事一样大,宁肯孤军奋战,也不投降,要投降也行,瓦岗山上必须得有人能战胜自己才行,否则他是不可能接受这群手下败将领导的。就在这关键时刻,秦琼主动承担起了重任,虽然论实力,他跟裴元庆差着不少,但瓦岗大帅有一家传绝学,撒手锏,这招胜在奇巧,任凭对方多么厉害,也很难躲得过这突然的一击。

裴元庆大战瓦岗五将(神力少年裴元庆)(5)

果然,裴元庆接受了秦琼的挑战,一开始两人的交锋,也是裴元庆占尽先机,但秦琼坚持一点,就是双锏绝不碰双锤,以免被磕飞,而后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撒手锏飞出,直接将裴元庆打落下马,这才使那位神力少年归顺了瓦岗,也对大帅秦琼佩服个五体投地。当然,这些故事不可能是隋唐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毕竟隋唐时代,没有裴元庆这个人,其原型是少年英雄裴行俨,而秦琼更不可能会什么“撒手锏”。可不存在的故事不代表没有任何道理,比如这个故事中,裴元庆本事大不假,但太过骄傲自负,却不料对手用奇谋得手,对于生活中的你我来说,不是有很多这样骄傲自大,但却阴沟翻船的人或事儿出现吗?所以说,不管一个人有多大的本事,都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实现他最大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