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了这么久的剧,终于发现有人不喜欢,优秀了半部剧,趾高气扬的天之骄女顾清俞了,心中窃喜!

这个人就是施源的母亲。

在《心居》剧中,顾清俞曾回忆过。施源小时候既会弹钢琴,又会说外语,经常穿一件白衬衫,戴一副黑框眼镜,特别的优秀,家庭条件也相当好。

顾清俞小时候,她们家就是租的施源家的房子。才产生了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愫!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1)

正因为有了这份感情,才有了后来门不当户不对的短暂婚姻!

而落魄的施母,为何会看不上年入千万,有房有车有颜的高级白领顾清俞呢?

有三个方面:

1.施母原生家庭带来的优越感

施母出生在老上海少有的贵族家庭,世代书香门第,施母也应该能称得上是名媛吧。所嫁的施爸也是上海富翁的后代,这在那个年代属于下嫁。因为世代书香的人家,是看不上一身铜臭的有钱人的,可还是把女儿嫁过去了。

由此可见施母的贵族家庭,从那时起就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而顾清俞第一次去施源家的时候,施母那一套行云流水的泡茶功夫,就是老贵族的标志。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2)

老上海的贵族名媛,最是优雅有情趣的。什么插花,茶艺,绣花,舞文弄墨都不在话下。施母自然也把这些标志性的闲情逸致,发挥到极致的。

不然一个深受精神病魔摧残的人,她的泡茶功夫怎会如此娴熟呢?

还有施母保留的,那么厚厚的一沓照片。

在那个吃饭都成问题的年代,谁会有经济能力照相片,还能有闲情逸致的照那么多。

可见他们的家庭条件殷实。

施母看不上顾清俞,其实说白了,就是传统思想形成的阶级歧视,如同顾清俞瞧不上外地来的冯晓琴一样。

在施母的眼里,顾清俞就像暴发户一样,只是穷人乍富而已!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3)

2.施母看不上顾清俞的出身

顾清俞小时候母亲走得早,是由姑姑帮着带大的。父亲虽然是中学老师,可在施母眼里,这样的家庭是教不出,具有名媛气质的女儿的。

在她的眼里,只有和自己家有娃娃亲的黄妹妹的女儿,才配得上她儿子施源。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4)

因为她觉得,她们两家曾经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黄妹妹家的女儿和施源一样,都是喝咖啡长大的高雅人,而顾清俞是吃大蒜长大的低俗人!

纵使顾清俞现在喝的是咖啡,住的是豪宅。在施母的眼里,她骨子里的“低俗”是改不掉的。

施母是老上海的名媛,所以看人的眼光还停留在当年。

觉得适合当媳妇的人,应该门当户对的千金小姐。

对顾清俞这种靠自己的女人,她是打心里看不起的!

3.接受不了顾清俞家咸鱼翻身

施源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和顾清俞小时候的生活条件,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一个住的是小二层别墅,一个是租房子住;一个吃的是面包,喝的是咖啡;一个恐怕吃饱都是问题,喝的就更别说了;一个的业余时间是弹钢琴,学外语,一个的业余时间是家庭琐事。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5)

而现在正好反过来了,一个住的小胡同,一个住的高档小区;一个吃的是西餐,喝的是咖啡,一个吃的包子,喝的是豆浆;一个是年薪千万的高级白领,一个是月薪几千的导游。

施源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魄!

而活在过去的施母觉得,一个曾经租过她家房子的人,现在也过着贵族般的生活,享受着贵族般的待遇。和她这个落魄的老贵族相比,心里是不平衡的!

施源和顾清俞最后和好了吗(心居看到施母的原生家庭)(6)

结语:一个人很难接受从富到穷,却很容易接受从穷到富。若是总活在过去的辉煌里,痛苦的不光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