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1)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2)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3)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4)

作者:儒风君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主播:小王同学

编辑:刘蔚平(实习)

文章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请自行联系

纵观古今成大事者,为人处世皆有妙方。

先贤的人生经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

总结起来,古人的人生智慧,都凝结在这九个字里。

1

事不拖

是人就会有惰性。

谁都有累了、乏了的时候,

免不得想要停下来偷会儿懒、歇一歇。

但做事最怕的就是一个“拖”字。

今日事就该做到今日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不珍惜今天的人,怎么能把握好明天?

遇事只会拖延,拖着拖着人就老了,拖着拖着事就黄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自我麻痹中虚度光阴,

小事拖成大事,好事拖成坏事,易事拖成难事,

到头来只落得个一无所获、一事无成。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5)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警策世人: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勤勉,岁月不待人。

做人,一定要惜时勤勉;

做事,一定要雷厉风行。

勤则世上无难事,拖则易事也难成。

别再给自己找理由了,想清楚就马上付诸行动。

一旦迈出第一步,后面的事也许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2

话不多

《周易》里讲“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

沉默寡言的人往往行事稳重、吉人天相;

辞费滔滔的人往往暴躁浮夸、树敌招祸。

所以,管住嘴,就是最好的自我保护。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6)

《弟子规》中说:

“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意思是,话不贵多,而贵于精。

讲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巧言令色,耍嘴皮子功夫。

朱自清在《沉默》一文中写到:

“你的话应该像黑夜的星星,不应该像除夕的爆竹——谁稀罕那彻宵的爆竹呢?”

墨子有个学生名叫子禽,子禽曾经向老师请教:“多言和少言,哪个更好呢?”

墨子回答道:“青蛙和苍蝇,昼夜不分地叫个不停,弄得自己口干舌燥,然而却没有人愿意倾听它们的声音;而报晓的雄鸡,只在黎明时高歌,天下的人却都闻鸡而起。这样看起来,多说话又有什么益处呢?重要的是说话要选择恰当的时机。”

有情绪时,过后再说;

没把握时,求证后说;

有急事时,稳住细说;

没必要时,按下不说。

不该说的别瞎说,不能说的别乱说,不会说的别胡说。

言之有物、把握分寸,才能发挥出语言的魅力。

3

人不作

做人,一定要懂分寸。

所谓懂分寸,就是要把握好做人的尺度。

分寸是一把尺,既能拿来衡量自己,也能拿来衡量他人。

心中有尺,行事有度:

不温不火,不卑不亢;

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有礼有节,有度有量。

当进时则进,当退时则退;

当显时要显,当藏时要藏。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7)

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端什么碗就吃什么饭。

行事给别人留余地,就是给自己留余地。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阅尽千帆淡泊宁静,饱经沧桑世事坦然。

这种恰到好处的分寸拿捏,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主播:小王同学,20出头,30未满。一个非主流的硕士,目前的理想是赚钱,和灵魂伴侣隐居山水之间,蹦野迪。

夜听美文与善人共事(夜读事不拖话不多)(8)

征稿

征集原创首发类稿件。

内容:符合中国网“夜读”定位,如激人奋进的励志故事,真挚动人的情感故事,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

PS:标题出彩更容易入选哦~

稿酬:500-1500元/千字。

要求:字数1500-4000字为宜,文章采用word格式用附件发送,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授权首发。请附上你的联系方式以便发放稿费。

投稿邮箱:livexwy@qq.com

若10天没有得到回复,请视为退稿,作者可自行处理。

···

“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你做到了哪项?”

昨日

话题

“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的多做得少?”

部分小伙伴评论如下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力要花在刀刃上,才能见成效,行动力与目标能否实现正相关!我决定要做的事,就会立马行动且能持己以恒,所以十有八九能成!我会前进路上不停步,加油!共勉之

——秋

我们至所以想得多做的少,其根源就在于这山望见那山高,老觉得他人办事挺容易,机会没留给自已。说实在的,这种好高骛远的思维,阻碍了你踏实做事,所以我们应低调为人,踏实做事,成就生啊!

——张德信

对于想的太多而做的少的人,我也给提几条建议:

1. 做好计划,让自己忙起来,忙的时候,就没时间瞎想。

2. 做正事的时候不要想其他事,专注于当下,多关注事物本身,少关注结果。

3. 想不明白的事情找朋友倾诉,能解决的事情趁早解决,解决不了就尝试接受,勿钻牛角尖。

4. 学会忘记,不重要的事要懂得遗忘,反复回想反倒影响情绪。

5. 培养自己思考的习惯,分清楚思考和瞎想的区别,学会思考,而不是瞎想。

6. 多读书,读书太少想来想去,只会停留在一个点上,跳不出框子,所以越想越空虚,越空虚越迷茫,越迷茫越看不到人生前行的方向,多读书有助于打破思维定式,有助于把瞎想转变为思考。

——万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