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因居太行山之西而得名,简称“晋”,又称“三晋”。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与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截至2018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县级怀仁市来说,人口超40万,是山西省直管县级市,朔州市代管。位于山西省北部、桑干河上游,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大同盆地中部。在历史上,因晋王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于云州东城,易袍马约为兄弟,取《论语》“怀德里仁”之意而命县名为“怀仁”。


山西省各地级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县级市)(1)


首先,怀仁市是山西省直管县级市,朔州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怀仁市介于东经112°45.7'--113°26.4',北纬39°36.2'--39°57.9'之间,地处山西省雁门关外、大同盆地中部。全市面积123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0.78%。最东隔大顶山与大同市云州区、浑源县相望,西依洪涛山与大同市左云县为邻,南与朔州市应县、山阴县相接,北与大同市平城区、云冈区毗连。怀仁市的市区距太原市240公里,距大同市区20公里,距朔州市区9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210公里。就县级怀仁市的历史来说,早在春秋时期,该地区属代国之地。


山西省各地级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县级市)(2)


到了战国时期,今山西省怀仁市一带成为赵国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朔州市怀仁市一带属代郡班氏县。西汉时期,该地区属代郡班氏县、雁门郡剧阳县、善无(东汉迁阴馆,朔城区夏关城),雁门郡平城县。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县级怀仁市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西晋时期,该地区属雁门郡剧阳县(由阴馆迁至广武,今忻州代县),平城县、剧阳县(鲜卑人领地)。东晋时期,今县级怀仁市一带属平城县,先后由代国、后赵、前燕、代国、前秦、后燕管辖。南北朝时期,今县级怀仁市一带的建制和归属变化较大。


山西省各地级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县级市)(3)


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该地区属朔州总管府(朔城区)云内县,朔州(朔城区)云内县,代郡云内县,马邑郡(朔城区)云内县。唐朝这一历史阶段,今县级怀仁市一带属马邑郡云内县,北恒州(今大同市)云内县,云州(今大同市)云中县,云中郡(今大同市)云中县,云州云中县。五代十国时期,该地区长期隶属于云州云中县。辽兴宗重熙十三年(1044),分云中县,首次设立怀仁县,隶属于西京道大同府管辖。对于怀仁这一地名的由来,因晋王李克用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会盟于云州东城,易袍马约为兄弟,取《论语》“怀德里仁”之意而命县名为“怀仁”。金国时期,怀仁县升为云州,隶属于大同府。


山西省各地级市人口数量(山西省一县级市)(4)


最后,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云州降为县,隶属于大同路。明朝和清朝时期,为怀仁县,隶属于大同府。到了1913年,怀仁县属雁门道。1928年,怀仁县直属于山西省。1954年7月,怀仁县与大同县合并,称大仁县。1964年12月,重新设怀仁县。1993年7月10日,怀仁县等3县划归朔州市。2018年2月,撤销怀仁县,设立县级怀仁市。县级怀仁市由山西省直辖,朔州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县级怀仁市总面积达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43万人。对于县级怀仁市,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