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被发掘的南昌海昏侯刘贺墓,当初曾经轰动一时。其墓葬内出土了完整的黄金玉器,以及众多竹简木渎和其他随葬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由此对于西汉时期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刘贺是一个独特的所在。

因为他只当了区区27天皇帝,就被当朝权臣霍光废掉。但他又不像多数被废的皇帝,后来被悄悄地杀死,而是被降格为海昏侯,并且得以安然寿终。

对于这个特殊人物以及他的墓葬,给人们留下了众多疑点和感叹。

海昏侯刘贺大墓哪一年发掘(刘贺西汉废帝海昏侯)(1)

刘贺画像

一.刘贺被废的原因:

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父亲是刘髆——汉武帝和宠妃李夫人所生的皇子。刘髆的两个舅舅一位是著名音乐家李延年,另一个是投降了匈奴的将军李广利。汉武帝并没有立刘髆为太子,而是立了勾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也许汉武帝认为刘髆才华平平,不足以担当重任吧。父亲死后,刘贺在山东昌邑的封地,有吃有喝倒也风流快活。但是命运却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机会——新任皇帝刘弗陵21岁就去世了,当朝权臣霍光与臣子们商议之后,把这个昌邑王选为继任者,对他来说自然是天上掉下个不能再大的大馅饼。

据史书记载,刘贺接到继任皇帝的通知后欣喜若狂,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明打开玺书,第二天中午就出发了。他拼命赶了一百三十五里路,致使随从的马匹都累死了。一路上他各种张扬,到处买东西,强抢民女......到了京城坐上皇帝的车辇来到城门,他不按照惯例哭丧,还说自己嗓子痛不能哭。后来,刘贺接受皇帝玺印和绶带后继承帝位,却并未去谒见高祖庙......总之,刘贺登上帝位时的一系列表现,简直就像个混不吝的恶霸痞子所为。

接下来的27天,他更是表现出一系列顽劣行径:荒淫昏乱,失去帝王的礼仪,破坏汉朝的制度,大吃大喝胡作非为,让霍光和皇太后以及诸位大臣们实在看不下去,以至于罗列了他多达1127条荒唐行为,最后不得不把他废掉并撵出皇宫,还杀了他的随从二百多人。

海昏侯刘贺大墓哪一年发掘(刘贺西汉废帝海昏侯)(2)

海昏侯墓出土玉器

二.后人怀疑他被废的原因:

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丰富的陪葬品,其中不乏竹简木渎:涵盖《诗经》《礼记》《论语》《春秋》《孝经》等儒家书籍,还有《医书》《六博棋谱》等等,其中还有珍贵的《齐论语》等。古人崇尚“事死如事生”,陪葬物基本都是墓主人生前喜爱之物。由此可见刘贺生前喜爱读书。既然如此,那么他应该懂得起码的汉朝礼仪,不至于做出上述那些荒淫无度、扰乱朝纲之事。至此,人们开始思考史书中所记载的事情的真伪。

有人还提出疑问:既然在27天里做出了1127件不合礼仪之事,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制止,一直要等到被废时才宣布?是不是就为故意纵容他犯错,最后来个废除呢?或许有人会说他不听大臣们进谏,一意孤行我行我素?对于一个刚刚进入皇宫,天子宝座还没捂热的人,至于这么无礼吗?他难道不想想自己的皇位能不能坐稳?除非这人是个神经病脑子有问题。

史书记载,他的二百多个随从被拉出去处死的时候,都在街道中哭泣着呼喊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不是说刘贺应该做的事没有做,才导致了他们的杀身之祸吗?

总之,按照史书中记载,刘贺到皇宫后的表现极其反常,应该不是一个正常人的表现。所以,他的被废或许果真另有原因——史书的记载并非是真相?

于是有人大胆猜想:是否刘贺与权臣霍光不和,于是才被废除罢免?不过,这只是猜想,并没有充分的理由支持。

海昏侯刘贺大墓哪一年发掘(刘贺西汉废帝海昏侯)(3)

海昏侯墓出土金币

三.保存最完好、随葬品最丰富的墓葬:

无论如何,海昏侯刘贺之墓出土陪葬品如此之多,保存如此完好,令考古工作者和广大民众惊叹不已。

墓中出土的成套器物有编钟、编磬、琴、瑟、排箫、伎乐俑;由竹简、木牍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数以千计;有五铢钱10余吨近400万枚;有青铜雁鱼灯和有青铜火锅,上面的花纹惟妙惟肖;有镶嵌着玛瑙、绿松石和宝石等的青铜镜......看得令人眼花缭乱,个个都是汉代考古文物珍品。

俗话说,“汉墓十墓九空”。海昏侯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并且已知发现了不止一处盗洞,为什么居然还能保存如此完好,没有被盗挖呢?

这是因为东晋时期,此处发生了一场大地震,震塌了这个大墓,导致地下水完全淹没了墓室。所以虽然有盗墓贼进来过,但却没有在水下盗墓的本事,所以没能得逞。而且,由于地下水的涌入,所有的陪葬品都被泡在了水里,反而让很多珍贵的文物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

海昏侯刘贺大墓哪一年发掘(刘贺西汉废帝海昏侯)(4)

刘贺印

总而言之,这个保存完好的大墓,为我们了解西汉历史提供了异常珍贵的线索,是中华文明的一件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