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

这届网友实在太可爱了,最见不得老实人吃亏。

这不,继鸿星尔克之后,网友们又开始了“野性”消费。

老货国货“蜂花”愣是被“买”上了热搜,一天之内的销量居然达到了平时一个月的量。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2)

网友们不仅不顾蜂花客服“理性消息”的劝阻,整箱下单购买。还热心地献计献策,让蜂花换一下“像洗洁精”的土味包装。

还有人建议,参加全国大赛,征集设计方案。甚至有人干脆甩上外包装设计图,给蜂花参考。

谁知蜂花官方却回复:“这个要花钱吧?”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3)

怕花钱的样子,一下子暴露了“穷”的窘境。

还有网友说,蜂花好用是好用,就是显得太廉价了。谁知蜂花官方毫不受伤:“我们本来就很廉价。”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4)

这样又“穷”又没“心机”的样子,让不少网友忍不住心疼。

一瓶只要9.9的蜂花护发素,长期在市场占有TOP10的排名,用过的人都知道它有多好用。

而难得的是,这是10年间涨价2块钱之后的价格。

平价、亲民、好用,这也许正是人们怕企业破产倒闭,从而失去蜂花的原因。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5)

上世纪80年代时,人们洗头发还是用的袋装或盒装的洗发膏,而且并没有洗、护分开的概念,常常是洗干净头发便了事。

当时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苦恼,洗完头后,短头发还好,长头发因为容易打结,便十分“闹心”,要拿梳子一点点用力梳开,才会变得通顺。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6)

直到1985年,上海华银洗涤剂厂生产出了国内第一款液体洗发、护发产品——蜂花牌洗发水、护发素,才似乎解救了爱美人士的秀发。

洗涤剂厂怎么会“不务正业”地生产洗发水?

这大概是国内最早的“跨界”营销。

当时,上海华银洗涤剂厂只有400多平米,十几个工人,主要生产最简单的洗涤剂和洗衣粉,用户市场在上海及江浙两带。

经理顾锦文和领导层商量后决定,改变方向,创新思路,厂子主打生产洗发水和护发素,并取了“蜂花”这个朗朗上口的品牌名称,意为“蜂花正茂,万古长青”。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7)

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决定着这个企业前进的方向,以及能走多远。

从这点来说,在上海华银洗涤剂厂遇到顾锦文是幸运的。

果然蜂花洗发水、护发素一经“横空出世”,便受到了消费者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销量不断上涨,公司正式改名为上海华银日用品有限公司。

也就是那个时候,蜂花在国内引领了洗、护分开的养发新理念。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8)

蜂花护发素,透明的塑料瓶内装着的淡黄色乳液,清香的味道,滋润顺滑的效果,让经常头发打结的人们一下子便爱上了。

当然,这里面最大的原因还是“便宜”“好用”。

所以“蜂花”进入市场没多久,便成了人们离不开的日用品。

1990年,“蜂花”最牛的时候,在央视每天打出15秒的广告:“价廉物美”。从此“天下无人不识君”,蜂花就像爆火的大网红一般,家喻户晓。

1993和1994年,蜂花护发素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

当时火到什么程度?甚至于如果有人不知道蜂花护发素,会被认为很“low”。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9)

从无到有,再到引领新潮流,蜂花的创始人顾锦文正是靠着“创新”,在洗发市场刮起了一股超强旋风。

要说蜂花成功的秘诀,那就是始终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顺应市场需求。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0)

正当蜂花稳稳占据市场时,却遭遇了“围剿”。

90年代,飘柔、潘婷、海飞丝等外资洗化品牌进入市场,明星代言,电视黄金时段密集投放广告,无一不对蜂花造成重大冲击。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1)

那时人们一打开电视,便会看见飘柔等品牌广告中“乌黑亮丽的长发”闪动,撩拨的爱美人士恨不得立马也拥有那么一头丝滑的秀发。

和外包装“洋气”的其他洗发品牌比起来,蜂花的塑料瓶“土得掉渣”,看上去过分廉价,竞争力一下子处于劣势。

蜂花就像一个土气又朴实的农村姑娘,一下子被湮没在一群时髦靓丽的摩登女郎中。

在这些外资大牌的碾压下,从1995年开始,蜂花不复往日的辉煌,连续5年销量持续下降,似乎已经被消费者淡忘。

企业亏损最严重的时候,每年亏损几百万,员工从500人裁到200人,企业资产几乎清零。

而蜂花经历过最冷“寒冬”,却无比坚韧。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2)

顾锦文认真分析了市场后,认为“洋”产品走的是高端路线,价格比蜂花高出近十倍,而中低位的产品,依然有强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他一边创新,开发植物系列的新产品,一边改变销售模式,零售、批发一同进行。

这样的策略果然收到了效果,蜂花起死回生,2003年时销售额从几千万跃升为3亿。

蜂花在市场虽然敌不过“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国外大牌,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生产环节,蜂花对质量的要求一点都不输大牌,欧莱雅就曾跟蜂花共用过一家代工厂。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候,蜂花也没放松质量管控环节。

不过市场瞬息万变,刚刚抵御住国外大牌的冲击,蜂花又迎来了第二波冲击。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3)

2003年以后,国内大批化妆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抢占了很多市场份额。

相比之下,老牌蜂花竞争力显得十分薄弱,有七、八年的时间毫无进展,几乎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

顾锦文意识到,企业这种半死不活下去,必定会自我消耗,直至消失,只有改变才能顺应市场需求。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4)

他带领研发团队,先后开发了植物、无硅油、精油、本草等系列洗护产品,丰富了产品内容。也逐渐重新被市场认可,销售额重新攀升。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5)

其实蜂花起起伏伏几十年,仍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绝不是靠“便宜”和“土”。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过得去。

尤其是蜂花护发素,受喜爱程度,一直居高不下。

也许除了蜂花以外,没有哪个品牌的护发素销量会高于洗发水。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6)

要说蜂花护发素的销量有多高?

根据消费报告显示,蜂花护发素常年排在前列,销量仅次于潘婷护发素。

顾锦文说,有位天津姑娘获得世界旅游小姐大赛亚军,获“最佳美发奖”,曾当着记者的面讲自己护发的经验就是“用蜂花洗发、护发。”

而这根本不是企业发钱买来的广告。

自从90年代初在央视做过广告后,蜂花似乎从广告界消失了一般。

不打广告,不推广,那么,他们把钱都用在哪儿了?

2019年,蜂花投资近4亿建成了智能新工厂,有12条生产流水线,其中7条是全自动生产流水线,而且还有在行业内领先的智能生产设备和产品研发检测设备。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7)

厉害的是,蜂花拥有75项专利,生产线中至少有10项设备是自主研发设计,并获得专利授权的。

在产品开发这块,蜂花也从未停下脚步,除了护发素、洗发水,蜂花的产品还有焗油膏、润肤乳等100多个产品。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8)

但让人匪夷所思的是,蜂花有这么强大的研发设计团队,外包装却从没有跟“高大上”沾过边,几十年如一日的“土”。

也难怪蜂花官方会说,他们是用心做产品,用脚做包装。

为什么在设备和研发新产品上舍得投入,外包装却不舍得花钱呢?

顾锦文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羊毛出在羊身上”。

蜂花如果增加了成本,必定会分摊到消费者身上。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19)

而蜂花一直力求让利消费者,用最低的成本,给出最好的产品。

所以蜂花才会在物价飞涨中,10年间只涨了2元钱。

蜂花这个老牌国货的“良心价”,让很多人说顾锦文傻,可他不为所动,一直守护着“价廉物美”这个初心。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20)

坚持“价廉物美”,还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而一坚持就是36年,更不简单。

现在从百度搜索“用什么洗发水洗头最好?”

下面第一个回答就是“蜂花的护发素最好,物美价廉。”

如此好用的蜂花护发素,在超市的价格还不足10块钱。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21)

因为卖得太便宜,这才引发网友们的“担心”,怕蜂花会有一天支撑不下去而倒闭。

蜂花官方则回应称:“不会倒闭,卖得便宜是定位大众消费。我们是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生产力,让利消费者。”

低价不营销的蜂花,在几十年的用心做产品中,其实早已拥有了大量忠实的“粉丝”,销量十分稳定,年产值达15亿元。

近期收获了一大波流量后,蜂花的销量暴涨,不过蜂花官方明确表示,不会因为这次“大火”而趁机涨价。

这样的初心,不禁让人动容。

更难得的是,不管是上海华银洗涤剂厂的前身,还是后来更名为上海蜂花日用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成立36年来,目前无一条行政处罚记录。

企业老实、本份的样子,一如蜂花产品土气的外包装,憨厚得让人心疼。

蜂花包装看起来很廉价(国货蜂花因太穷上热搜)(22)

蜂花一路走来,经历风雨而不“凋谢”,原因正如创始人顾锦文说的那样:“无论将来,我们的发展走到哪一步,永远不离不弃最根本的一点,那就是爱民、亲民,为最大多数的消费者着想。”

不骄不躁,坚守初心,用心完善自己的同时,不断创新,跟上时代步伐,这是三十多年“蜂花正茂”的秘密。

做人,也当如此。

作者:青草  

责编:蓝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