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0个常用汉字测试(敢不敢测试一下)(1)

文 ∣ 山野村夫

闲时读到一本书《中华语文大观园》,作者袁鹏。书中写到,为了测试我们到底认识多少汉字,台湾心理学家张耀翔做过有趣而简便的试验,他抽样找出一百个汉字,由被测者在不做准备情况下认读。知音知意算一个;知音不知意,或知意不知音算半个;每人统计一下在这一百字中自己认识多少个,然后乘一百三十五倍,就是此人的认字数目。据说,经过抽样调查,这个方法测出的结果比较具有准确性。

闲话不多说,测试开始。


花和叩切全居奔科直台腓职谨異壁纲纣鲳璧密岛邦朵侨俱俞助协噜汁畸喋枯狂疆桔瘦羹蚤药荫轴辩鲤策窝放消漕时朏烝滥旂遥氨郯蘸鉷坺增挂扞乔您揞桀樗栊殳撬泐磟确赚饳撮闳灵缰簸蛊蛮瘰蓉猿脓臢菱踅鴂覜獾纰鎝党肝髌鸥鳍舘。

核对一下,以上一百字当中,你能知音晓意的有多少个,然后乘以一三五(*135),就可知道你认识的汉字有多少个了。

我认真辨识了以上一百字,大概认识70个左右(70*135=9450),也就是说,我所认识的汉字为9450个。我的同事中,有认识72个的(72*135=9720),据此推算,认识的汉字为9720个。我的学生中有认识76了,也就是认识10260个汉字,实在让为师汗颜,不过韩愈先生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学生超过老师,当是为师之幸也!

以上一百字中,我不认识,或无法确定的,多为不常见的字。查了字典后,才知晓其字音字义,现在将我不认识的字的字音字义罗列出来,分享给大家。

测试字字音字义
féi胫骨后的肉;俗叫腿肚子:~骨|~肠肌。
chāng鲳鱼(chānɡ yú)鱼名。身体短;没有腹鳍;背部青白色;鳞小。肉细腻鲜美。也叫“镜鱼”;“平鱼”。
cáo从水路运输粮食:~运|~船|~粮。
fěi / kū【fěi 】新月开始生明发光,亦用于农历每月初三日的代称。 【 kū】 髋,胯骨。 臀。
zhēng 众;多:~民.
1.同“旗”。 2.古代指有铃铛的旗子。
tán〔~城〕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zhàn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水钢笔。~糖吃。
hóng弩上供钩弦发箭的部件。
古同“垡”。尘。古地名。
hàn同“捍”。
ǎn用手指把药面按在伤口上:快在伤口上~些消炎粉。用手掩盖,藏。
shū古代的一种武器,用竹木做成,有棱无刃。戟柄。古八体书之一:~书(用于兵器上)。姓。
石头被水冲激而成的纹理。石头依其纹理而裂开。凝合的样子。同“勒”。
liù同“碌2”。农具,用来轧脱谷粒或轧平场院。
duò见馉飿 gǔduò古时的一种圆形、有馅、用油煎或水煮的面食其实就是现在饺子和馄饨的前身
1. 撮 [cuō]2.撮 [zuǒ][cuō]1.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2.取,摘取:~要。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3.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4.量词:一~米。撮东西用的器具:~子。~箕。zuǒ量词,用于成丛的毛发:剪下一~头发。
hóng1.巷门。2.宏大:~大广博。~言崇议(指议论宏远)。3.姓。
异的繁体字
luǒ〔~疬〕中医指结核菌侵入淋巴结,发生核块的病,多在颈部。俗称“疬子颈”,有些地区称“老鼠疮”。
腌臜(ā zā)不干净。
xué折回,旋转:~来~去。~摸(寻找。“摸”读轻声)。
jué伯劳鸟
tiào古同“眺”。古代诸侯聘问相见之礼。
huān哺乳动物,毛灰色,善掘土,穴居山野,昼伏夜出。毛可制笔,毛皮可制裘,其脂肪熬炼的獾油可治疗烫伤等。亦称“狗獾”。
1.纰 [pī]2.纰 [pí]3.纰 [bǐ]纰 [pī]布帛丝缕等破坏散开:线~了。把这一团毛线~开。纰 [pí]1.在衣冠或旗帜上镶边:“素丝~之”。2.所镶的边缘:“缟冠素~”。纰 [bǐ]古代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所织的兽毛布。
(铁~)方言,一种翻土的农具,有三至六个铁齿。
bìn1.膝盖骨。2.古代除去膝盖骨的酷刑。
鱼类的运动器官,由薄膜和硬刺组成,按它所在部位,可分为胸鳍、腹鳍、脊鳍、臀鳍、尾鳍。
guǎn同“馆”

3500个常用汉字测试(敢不敢测试一下)(2)

中国的汉字有多少个呢?到底认识多少字才算够?

据统计,截止目前,《中华字海》选收的字有85000个。但是,常用字仅3500个,我们不认识的字中,多数已经被淘汰或死亡了。也就是说,上述百字中只要认识26个,即26×135等于3510,也就能满足我们日常读书看报的需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