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梯门口,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背着书包,推着一个小自行车走进来,他的奶奶在门口说,小心车子别把人撞到了,往里面一点,说完奶奶挥挥手,电梯门就关上了。

我好奇的看着小男孩儿问到:“你一个人骑车去上学吗?”

他说:“对啊!”

我再问:“你每天都是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去上学吗?”

他说:“是的。”

我在想,这么大的小孩一般不都是父母陪在左右送去上学的吗?

接着他出了电梯,就看到他骑上自行车走了。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只看见他停下来,从书包里抽出一把小雨伞,把伞扛在肩膀上骑上自行车,由于他还不会一只手拿伞,一只手掌握龙头,所以不断的下车调整伞的位置。

在斑马线的地方,它又停下来看着两边的车小心的过着马路。对于一个十岁的小男孩能够一路的不断解决问题,看到的是这个孩子背后的父母,一定是民主而尊重他的,他们相信这么大的孩子,一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才会放手让他独自去面对自身的问题,在不断的试错过程中,让他学会独立。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1)

但是现在很少有这一类真正相信孩子能独自面对问题的父母。大多数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是不放心的。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就讲到了操控型父母,这类型父母总是把已经成年的子女当成小孩看待,觉得他们根本无法独立生活。

而实际上他们真正的想法是不能承受孩子和自己分离的痛苦,所以他们拼命的想要了解孩子的一切想法,控制他们的一切思想。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2)

01 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行的父母


《以家人之名》这部电视剧中的齐明月,是一个乖巧文静的女孩,成绩非常的优秀,但是他妈妈并不满足,当她没有考上第一的时候,她就冷嘲热讽,不让她和李尖尖做朋友,怕被这样的学生带坏了,当得知李尖尖她的两个哥哥都是学霸时,又要请人家吃饭。

她带齐明月去买衣服,先问齐明月喜欢什么样的自己挑,齐明月挑了件白色的,她说不耐脏,挑了件黑色的依然否定了说显老,然后她妈妈就给她挑了件粉色的,问是否喜欢,齐明月只能说还行吧!结果她妈妈又说,真是跟你爸一模一样,从眼神到语气一点主见都没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父母,一边怕孩子没有主见,一边又要为孩子做主,她们又说孩子都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这么让人操心,怎么我们以前都没让父母管我们什么,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着急。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3)

02 用金钱控制孩子的父母


《小敏家》这部电视剧前段时间非常的火,里面的妈妈李萍就是拿金钱来控制女儿,女儿虽然才20岁,但是不断的给她买名牌包、首饰以及准备豪华的生日party。一旦女儿不按照她的想法来做的时候,她就会以一切物质交换为条件,让女儿按照她的计划来实行。

生活中有这样一位母亲,儿子都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也有他自己的家庭,孙子也都已经十四五岁了,这一家人刚买了一套房想着怎么来装修,这位儿子不是跟自己的老婆商量,而是征求他母亲的想法,他母亲说必须要做成什么样的风格,这一切都得听这位母亲的,否则就不给钱。

可想而知这位做儿子的,无论到了多大年龄,哪怕有了自己的家庭,却还是逃脱不了父母对他金钱的控制,他永远也逃离不了父母的掌控。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4)

03 以“爱”之名控制孩子的父母


常常听父母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我这样做都是为了你。”“ 正是因为我这么爱你。”让所有的孩子都在为这种甜言蜜语中迷惑了而愧疚,慢慢的他们失去了自己的灵魂,也就是“真我。”

当一个人失去了“真我”的时候,他把父母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搞混淆了,到底哪一个才是自己所需要的?被这种“爱”迷惑了,就会让孩子在“爱”的名义下痛苦的活着,于是思想出现了分裂,人也抑郁了。

《包宝宝》这部动画短片里面的母亲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以“爱”之名的说法,对儿子进行过度的保护,她捧在手心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儿子做什么事情他妈妈都在保护他,后来她的儿子长大了,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他的母亲就说,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到后来你还要因为另一个人离开我,所以在片中他的母亲就一口吞掉了辛辛苦苦养大的包宝宝。虽然这是一个梦,但是反映的就是很多家庭的一个现实。

这就是以“爱”之名来控制孩子的一生,直到把孩子的一生毁灭,这位母亲的想法就是,既然不能够让孩子离开自己,还不如吃了他,永远的和妈妈在一起。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5)

04 自己需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通往家的通道应该是“爱”和“温暖。”每当夜幕降临,每一个房子灯光的后面,有多少个家的故事在上演?

当我们工作了一天,带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那个温暖的灯光里面,有热气腾腾的一桌饭菜和微笑慈爱的父母,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但是又有多少家庭好似寒冰冷窖一般让我们逃离。

之所以很多家庭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就是因为我们被父母名义的“爱”牵制了,孝道占据了我们的头脑。我们不敢挣脱这种束缚、这种羁绊,所以我们会痛苦。

虽然挣脱这种束缚和羁绊需要勇气,同时也意味着痛苦。但是就像武志红在《家会伤人》这本书里面所说的一段话: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做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如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做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所以多问问自己的内心,“你到底需要什么?”“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

你内心那个受困的小孩才是你真正需要关爱的。

对孩子的以爱为名的伤害最可怕(拨开爱的迷雾)(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