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外,自来熟和活泼开朗,热情好客不是一回事。

如果你的不见外,只是为了让自己活得舒服,让别人过得别扭,用你的厚脸皮碾压别人的不好意思拒绝,劝你还是见外一点的好。

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做什么都想靠朋友免费。

新店开张,朋友a的自媒体做的还不错,她就让a帮他写软文,推广新店。朋友b是做后期的,她就把随手拍的片段扔给b,让人家帮忙剪辑个大片出来。然后,帮完忙,决口不提钱,连饭都不请一顿。

用别人顺理成章,理直气壮的样子,永远靠挂在口头的那一句话:“咱两这关系,我就不和你见外了,那个什么什么你顺手帮我搞一下吧,回头咱哥俩喝酒去。”

然后事情办完了,就没有了回头。像间歇性失忆了一样。

实际上朋友a的公号一周就接一次广告,而且费用不低。朋友b手头有一堆的单子要接,一点都不顺手。他们和我吐槽,做他的朋友,用户体验一点都好。起初觉得他热情开朗,幽默有趣,还挺招人喜欢的,现在叫苦不迭。

所以说,朋友之间还是见外一点的好,成年人的时间和精力,谁都不富裕。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1)

都说多条朋友多条路,我为什么要劝你不要随便透支友情?1、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尽量不要麻烦你的朋友了。

友情和爱情一样,都是需要经营和储蓄的。我并不是说找朋友帮忙不对,在你没有办法的时候,朋友当然是你走出困境的一缕阳光。但是朋友是拿来互相取暖的,不是用来利用的。

如果你的朋友是做软文的,你想让他为你在公号上做推广,最好是给付她应有的劳动报酬。你找他帮忙应该是支持他生意,信任他的能力,还不是为了自己免单。一次他可能不好意思拒绝,多次他肯定会烦你。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2)

2、千金易得 ,知音难求,不要用是否帮忙作为衡量朋友的标准

有的人觉得是朋友,就应该帮你的忙,不帮就是不够朋友。

萧伯纳曾经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朋友之间虽然没有买卖之间利益要求那么价值交换均等,但是也是大体求平的,可以你6我4,你7我3,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永远都是你8我2,你9我1,甚至你10我0,那么这段友谊的小船离翻船就不远了。

我有个朋友是做保险的,她就觉得身边的朋友都应该找他买保险。不买或者不找他买,他就心里不舒服,觉得不够朋友。实际上,即使是朋友,别人是否选择你,也取决于你能否打动她和是否专业。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3)

3、那些靠朋友的免费,一点都不便宜

有句老话说,便宜的都是最贵的。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情债最难还。

拼多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找朋友砍一刀,然后免费拿商家的好物。刚开始还能找到朋友免费拿到,后来发现拿不到了。能麻烦的朋友都找了一遍,刚开始还都乐意帮忙,后来就懒得搭理你了。

那些很久不联系你的朋友,你看到他的小窗口激动不已,点开一看,是让你帮他砍一刀,你心凉不心凉?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4)

那么,朋友就真的不能麻烦帮忙了吗?老话不是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吗?朋友之间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怎样的?1、朋友无用

复旦大学教授陈果说:“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黄金、美女)。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她还说:“朋友应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所以,朋友愿意主动帮忙,那是情谊,不帮忙,你也不要强求。我们要明白自己的初心,当初两个人走在一起,只是因为互相欣赏和聊得来。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5)

2、礼尚往来

春秋时期,孔子在家收弟子开坛讲学,引起了鲁定公的重视,经常到宫中讲学。季府的总管阳虎特地去看望孔子,孔子借故不见他。一次特地给孔子留下一只烤乳猪,知道孔子最讲究礼尚往来的,终于得到孔子的回访。 《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朋友之间的相处,和储蓄是一样的,需要经营和投资,你往里面储蓄多少,拿走多少,大致要保持一个多储蓄,少消耗的原则。如果只是一味索取,却不懂储蓄,就很容易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6)

3、成长自己

经常听有人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我特别想问一句:“有趣的人为什么要和你在一起?” 难道就因为你功力,无聊,木讷,所以他们就得将自己美好的生活与你共享?难道就因为你想得美,所以他们就得将自己的那个热气腾腾的世界与你共享?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在想和有趣的朋友继续相处下去之前,先让自己变得有趣、丰盛、温和一些。

你们在一起,应该是互相带你对方开心愉悦,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人缘好的人都不会混的太差(还是见外一点好)(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