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三大核心(苏格拉底的知德合一和的知行合一)(1)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甚至把这四个字当做座右铭来践行自己的人生。

作为儒家思想传统的发展,王阳明从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向外求,回到了心学里的向内求。

所谓知行合一,这个“知”,如果没有“行为”来配合的话,这个“知”就不落地,不切实际。

反过来那个“行为”如果没有“知”作为基础的话,那个“行为”就不能坚持,不能长久。

这里的知和行,是相互配合着一起探索着一个人的自我,去寻找儒家最高的追求——致仁,致圣之道。

而且这个知和行,也很符合中国哲学的模糊性,并没有去给你清晰定义,知是什么,行的边界又是什么。

模糊性同时也意味着普适性,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西方哲学则不一样,作为知和行这种经典的概念,苏格拉底在两千年前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不过他说的是知德合一,知是认知,德是德行, 知德合一是苏格拉底的招牌理论之一。

一个人如果知道什么是德行,他才有可能有真正的德行。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是德行,却又碰巧做出了德行,那只是运气,不持久,也没有意义。

比如孝顺,如果你知道孝顺而没有去做,代表你没有真正的知道孝顺,那个“知”,只是脑袋里面听说过,书本上看到过,你没有真正了解孝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反的,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什么叫孝顺,也许偶尔可以做出孝顺的行为,但那是碰巧,为什么?

因为他并没有真正了解孝顺的重要性,他就不会坚持下去。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里的知行合一虽然是修行儒家至高境界的方法,也是追求心中“善”的方法,但是其实在“知行合一”这个理论背后,并没有特别规定这个“行”必须得是善。

而苏格拉底不一样,他的知德合一里,德行就是善,是一个公民应该做的善。

并且他还给这些德行做了分类:一类是一个人生而为人应该有的行为,一类是一个人按照他的职责应该有的行为。

前者是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应该有什么德行的修养?

后者是你作为一个公民,一个法官,一个士兵,你应该有什么样的德行?

每一次苏格拉底和人谈知德合一的时候,被人都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都会理解德行就是第二类行为。

但是真正的难点,其实是第一点,你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你的人性里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善?

这个善,就是苏格拉底另一个招牌金句——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过,而人性深处那个善,那个应该做什么的“知”就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的事情。

也是从这个观点里,苏格拉底还说了一句现在依然流行的话——无知是最大的恶。

知才能获得人性那个善,那么无知自然也就成为了恶。

通过这个推论,苏格拉底还说过,没有人是故意为恶的,他们只是错把恶,当成了善,一个抢劫犯去抢银行,并不是说他知道这是错的,而是他觉得钱就是最大的善,那么去争取自己的善,就是善。

从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和王阳明其实是一个思想。

苏格拉底说,他并不能给别人带来善,而是像个助产士一样,帮助别人生出智慧,从而让他自己找到自己的善。

王阳明也有过一个例子,王阳明让一个小偷脱光衣服,小偷不愿意,于是王阳明说为什么小偷会羞愧,因为他内心还是有善的,这个善是可以通过良心来自我激发的。

王阳明想要去表达,真正强大的人,懂得用良心激发人性最大的善意。

从对善恶的理解上,苏格拉底的知德合一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背后都有一致的想法。

不过苏格拉底的强大理性也会有些缺陷,比如忽视了感性的作用,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太多事情,是一时冲动做出来的,这些感性下的冲动并不代表着我们不“知”。

只是“知”的力量,在感性大脑面前,就是个弟弟。

所以,王阳明的心学,提出来时已经是快2000年后了,相对来说会更完善,也更能考虑人性中感性的力量,所以反而更适用于这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