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追星有什么用(追星族到底是什么心理呢)(1)

作为一名不追星的普通人,对于那些疯狂追星的追星族的行为会感到十分困惑,也无法理解这些人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理去追星的。

十几年前的“杨丽娟事件”,因为迷刘德华疯狂追星导致生父最终自杀;两年前鹿晗公布恋情,导致微博服务器被“挤爆”;霍建华娶了林心如,粉丝一边倒的替霍建华不值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不胜枚举。

很多时候,追星族对于发生在明星们身上的事情表现的比明星本人更加的激烈,那种悲欢离足以用切身感受来形容了。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如此的在意明星们的一举一动呢?为什么追星的行为会越演越烈呢?这些行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促使他们这样做呢?

为什么有人说追星有什么用(追星族到底是什么心理呢)(2)

单纯的看追星族的行为,确实令人费解,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从众心理

绝大多数的追星族他们的追星行为属于社交娱乐型,是一种从众行为的表现。对于明星本身,或许并没有多少了解,所知道的一切信息都是来源于网络平台。经过别人的文字宣传,单纯的认为这个明星还不错,长得也好看,而且周围的小伙伴好像都在追她(他)议论她(他),为了显得自己足够合群,于是就表现出非常喜欢这个明星的样子。一大群抱着这样想法的人聚在一起,组成了粉丝团,支持该明星,购买该明星代言的产品,将跟风进行到底。

现在很多明星都有自己的粉丝团体,一来方便吸纳新粉丝,二来也是让粉丝产生凝聚力,变得更加忠实。对于个人来说,成为粉丝团的一员,就会被打上“某某粉丝”的标签,跟一群有着同样标签的人在一起,以获得更多的认同感。

这类人,往往都是一些平时比较喜欢“宅”、社交比较匮乏、胆小害羞却又渴望交流的人。他们迫切的希望融入集体、获得别人的认可。

“寄托”心理

明星一般都是经过美化包装的,他们展现出来的都是风光无限、耀眼璀璨的美好一面。在普通人眼中,明星们不仅才华横溢、而且长得帅气美丽,最重要的还多金,可以说是很多普通人最理想的对象了。

回头再看自己,身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缺陷,这些缺陷有些我们通过努力可以摆脱,有些却是天生的,无法摆脱。这些无法摆脱的缺陷让人总是感到不快乐,这个时候看到“完美”的明星,这些人便会将从这些明星的身上折射“完美”的自己,渴望成为他们的样子。这算是一种将自己的理想和心愿“寄托”在明星身上,因此就会不断地去关注明星、支持明星。

但是这类粉丝也很容易脱粉,一旦明星做了某件在他看来绝对不该是“理想的自己”会做的事情时,那种支持、喜欢就会转化为厌恶、愤怒。

为什么有人说追星有什么用(追星族到底是什么心理呢)(3)

寻求榜样心理

一些人之所以追星,是因为这些明星成为了他们认同的榜样。明星的名气、财富等等,都是普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这些都为明星成为普通人的榜样打下了前提基础。

明星们也了解一些粉丝的这种心理,因此才会有“卖人设”的说法,他们通过幕前人设获得更多粉丝的认同,与更多人的心理相契合,成为更多人心里的榜样。而这些人,却又从明星的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人羡慕;他们的性格品性让人尊敬,这样“理想”的人,自然有很多人喜爱。

所以很多追星族把明星当做榜样,说到底也是自己的一种精神寄托,虽然明知道很难实现,却也将明星当做了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缺乏自我认同

追星族以青少年群体为主,因为很多的青少年缺乏自我认同,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法面对和接纳真实的自我,对自我形象的摒弃,常常会感到内心压抑。他们总是更容易被一些“虚荣假象”、“虚幻的快乐”所吸引,并且会沉迷其中。这就像有的青少年沉迷于游戏、有的沉迷于网络、而有的,则沉迷于追星。他们通过追星来不断地塑造自我,从明星的身上不断地刷新遭到自我摒弃的因素,其最显著的表现就是模仿。模仿明星的说话方式、走路方式、穿搭、爱好、口头禅、标志性动作等等。

这些人追星,更多的只是为了缓解“自我认同危机”,一旦过了这个年纪,或是提前得到了满足,追星的心也就会渐渐冷却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