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餐烹饪方法,可谓各式各样,煎、炸、炒、烧、炖等应有皆有。不过,要满足食物的色、香、味俱全,似乎总是离不开一种调料——食用油。

家家必备、顿顿皆有的食用油,你真的了解吗?吃油不慎,又会有哪些危害?今天就一起聊聊食用油背后那些事。

当吃油的时候,我们在吃什么?

食用油可谓是中国餐桌上家家的必备品,可是日日吃油,你知道食用油里有什么吗?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1)

脂肪酸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2)

  1. 饱和脂肪酸能够增加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度,提高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适量食用有利于脂肪代谢,而过量食用则会诱发高血脂与血管硬化。
  2. 不饱和脂肪酸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有油酸,油酸营养价值高,能降低人体内高血脂,抑制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但不影响高密度脂蛋白。

维生素E

食用油中还含有维生素E,尤其是橄榄油中含量最多。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3)

  1. 维生素E可以治疗肌肉萎缩,扩张血管,增强动脉血液循环,阻止动脉硬化,防止人体内胆固醇氧化而致癌。
  2. 维生素E作为一种很好的抗氧化物,可以有效预防白内障、恶性肿瘤等疾病,并延缓机体衰老。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主要存在于花生油中。它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和抗氧化剂,也可以阻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抗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延缓衰老, 预防及治疗与衰老相关的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脏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吃油超标,危害无穷

中国人常说“油多不坏菜”,不少家庭在烹饪的时候为了保证口感,往往会放很多油。但都说“病从口入”,吃油超标也同样危害无穷,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以下这些吃油过量的危害务必清楚:

易肥胖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4)

油脂中脂肪的含量较高,但脂肪的饱腹感较差,热量密度却很高。1克即可产生9千卡的热量。因此,吃油过多会使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导致肥胖。

易患“三高”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5)

俗话说“一胖百病生”,吃油太多引起肥胖从而增加患高血糖的几率。与此同时,过量摄入食用油会直接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升高,引起高血脂症。而甘油三酯囤积在血管中还会引发动脉硬化,进一步导致高血压。

易患癌症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6)

油脂摄入过多,胆汁也会相应增加分泌。当高脂肪、低纤维的食物进入结肠后,结肠中的一些有害菌可将其中的胆汁分解转化为某种致癌物,从而增加患结肠癌的机会。除此之外,吃油过多也可能会增大乳腺癌、前列腺癌的患病率。

选油有技巧,健康跑不了

除了食用油的量以外,正确选择高品质的油也非常重要。市面上的食用油五花八门,究竟我们应该怎么挑选呢?下面这几个小贴士不要错过:

看包装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7)

选购食用油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看外包装,特别要确认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以及注意观察食用油生产厂家是否有QS标志及QS编号。

看色泽

食用油怎么吃更安全(舌尖上的食用油)(8)

选购食用油的时候要观察其色泽,一般来说,精炼的程度越高,油的颜色就越淡。如果油的颜色发黑或者发深,则说明油的质量不好。

看透明度

购买食用油的时候要选择清亮而透明的油,透明度高且无杂质和悬浮物,证明油的质量较好。

看是否分层

选购食用油的时候要观察油是否分层。在同等温度条件下,如果食用油出现分层现象,则很可能是掺假的油。

食用油怎么选?

胡麻油

优点:胡麻油中的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含量达50%以上,堪称“陆地鱼油”;亚麻酸主要具有增强智力、记忆力和保护视力的功能。

缺点:不耐热

建议:儿童、孕产妇、老人等可以适当选择胡麻油,对儿童智力发育、延缓老人记忆力下降有好处;最好用于凉拌。

大豆油

优点:大豆油中以亚油酸占绝对优势,含有少量α-亚麻酸,饱和脂肪酸非常少。亚油酸对减少心脏病风险作用有限,但α-亚麻酸较为有益,且大豆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缺点:不耐热

建议:

菜籽油

优点:

缺点:不耐热芥酸含量低、硫甙含量低的“双低”菜籽油可放心食用

建议:

山茶油

优点:山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油酸含量均较高,在营养价值、食疗功能方面并不逊色于橄榄油,物美价廉。

缺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对低

建议:

花生油

优点:花生油中各类脂肪酸比较平衡,还富含维生素E,能减轻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整体来说,花生油风味好,耐热性也不错。

缺点:

建议:

烹饪有方法,少油也美味

看到这里,也许不少读者会产生疑问,油顿顿必备,如何在少油的情况下,仍保证食物的口感呢?

这么做,健康又美味

改善烹饪工具

在烹饪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不粘锅或微波炉,从而减少润锅油,降低摄油量,除此之外,不粘锅还具有易清洗、不易生锈等优势,已经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改善烹饪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少使用油炸、油爆、油炒等烹饪方法,多用清蒸、水煮、炝拌等方式,清淡又美味。

掌握烹饪技巧

烹饪前,最好将食材切大块。食材切得过小,会导致接触油的总面积变大,增加吸油量。

参考文献

[1]徐泓,江家发.食用油与人体健康[J].化学教育,2006.(7).

[2]韦民.吃油多,危害大[J].青海科技,2005.(3).

[3]李志明.正确选择食用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1).

本内容仅供健康知识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医生诊断,不属于医学诊疗建议,也不代表本平台观点,请谨慎阅读。本文为因数科普原创文章,未经本平台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留言,征得平台同意后才可进行,转载或使用请务必注明来源。若本内容存在侵权行为,请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