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剧腔调有几种(粤剧中较为常见的官话词汇及其衍生歇后语)(1)

可恼也

相信各位戏迷朋友看电视剧的时候,常常听到一句台词——可恼也!“可恼也”是传统粤剧演出常用的口白,也有写为“可怒也”。不论在舞台演出,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都按照传统粤剧的念白方式,用戏棚官话念出。

“可恼也”在粤剧演出中,用来表示剧中人物对某事感到愤怒的情绪,一般作为情绪激动,要做出暴烈行动前的印话。因为传统粤剧差不多每个戏都有这句台词出现,“可恼也”很快就流传到社会生活中,成为坊间俗语。不过,因为使用背景不同,它作为社会俗语时与舞台演出的含义也不同——一般作为事后的感叹用语,表示“岂有此理”,或是“真的气死我了”等意思。

花旦叫小生——夫呀(苦呀)

众所周知,花旦和小生都是传统粤剧的表演行当。花旦扮演少女,小生则饰演年轻男子。在戏中,小生和花旦扮演的角色多是夫妻。演出时,妻子(花旦)称丈夫(小生),自然要运用当时的戏棚官话,以传统的念白节奏叫“夫呀”。戏棚官话的“夫”字发音和广府白话“苦”字的字音相似,所有就有歇后语“花旦叫小生——夫呀(苦呀)”。戏班以此谐音来调侃生活之艰辛。

小生叫正旦——母亲(冇钱)

小生和正旦,也是传统粤剧的表演行当。正旦在戏中往往饰演母亲;小生作为年轻男子,很多时候和正旦是母子关系。过去传统粤剧演出时使用戏棚官话唱念,按照戏棚官话的中州音韵,“母亲”二字的发音和广府白话“冇钱”的字音相似。戏班艺人借用戏棚官话,把“母亲”变成“冇钱”(没有钱),于是就有了歇后语“小生叫正旦——母亲(冇钱)”,表示囊中羞涩。(文/聂巨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