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石化公司全国劳模汪艳侠(从士兵到石化名匠)(1)

图为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总经理马永生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感动石化人物——焦义平颁奖。白国强摄

夜幕降临,从南京二桥向北而望,扬子石化灯火通明、星光璀璨。

行驶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熟悉的装置,焦义平心里踏实了许多。

然而就在半个小时前,焦义平还在为30多年未见的老战友重逢忙活准备着。离开部队后,几十年沧海桑田,来自全国各地的老战友虽面容已改,但一谈起一砖一瓦垒起来老营房、54841熟悉的老番号,就立刻唤起了大家共同的记忆,挥不去,念不忘,道是情,兵心不悔。晚餐前,焦义平的手机上突然传来了一条装置异常的短信推送:“氧化反应器301搅拌振动异常……”焦义平的神情瞬间凝固起来。毕竟4月份的这次战友重逢,期待已久。毕竟人过半百,再相聚恐难全。

“实在不好意思,我装置上有事,你们先忙,我得回去一趟。”难得休假2个小时的焦义平,又火急火燎地赶回了装置。在场的同事们纷纷感叹:“你都快退休了,而且享受国务院津贴,还这么拼,图个啥呀?”“我就是想把装置收拾好,装置有问题我就浑身不自在。”当有人问起焦义平为何对装置如此“情有独钟”时,他总是这样回答。

焦义平,扬子石化PTA联合装置的生产主管。他扎根装置一线一干就是33年,把对装置的呵护发挥到极致,同事都情切地称他是装置的“守护者”。33年来,从操作工到生产主管,从初中毕业生到集团公司技能大师,从复转军人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焦义平一步一个脚印,始终把责任放在第一位。在他看来:革命战士当保家卫国甘洒热血,石化工人就该坚守岗位甘于奉献。

自强不息,摸打滚爬练就过硬本领

1986年,21岁的焦义平怀揣三等军功章来到扬子石化,成了全国重点工程——扬子石化45万吨/年PTA装置建设初期的一名拓荒者。面对正在兴建的装置,看着一个个高耸入云的塔罐拔地而起,他既兴奋又激动。听着领导动员报告, 45万吨/年PTA装置建成后,可以为缺衣少食的中国人民每人每年贡献一套衣服,节省农田生产更多粮食,焦义平热血沸腾,他握紧拳头、暗下决心:干好自己的工作,当好一名石化工人,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由于当时装置还没有开车,他与其他职工一起到上海金山石化参加操作培训。培训的课程全是中专教材,对于刚退伍而且又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来说,看教材就像“看天书”一样,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不过这难不倒他,焦义平知道,要想驾驭现代化大型石化装置,实现从“兵”到“工”的转变只有“笨鸟先飞下苦功”。白天他认真听讲记笔记,晚上回宿舍把当天学习的内容复习一遍,遇到不懂的就请教同事,或者记下来第二天找老师解答,直到搞通搞透为止。

周末时,培训的领队推开宿舍的大门,里面空空如也,大家都趁着休息好好感受开放新潮的大上海。只有焦义平一个人还趴在桌前,啃教材,而且津津有味、乐此不疲。第一次出远门的他也很想和同事们出去逛逛,但是时间不允许他这么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终于能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了。培训结束时,他在160名学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优秀学员”。

1987年,他又和同事们一起来到北京燕山石化学习。燕山的老师傅对焦义平的印象最深刻,就因为“他比较难缠”。虽然这样,带他实习的师傅还是非常喜欢他,甚至有点佩服他那一股子学习的“钻”劲。也许是好奇,焦义平对化工装置非常感兴趣,只要有机会,他就拉着师傅到现场跑流程,问这问那,电气的、仪表的、工艺的,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他都问个不停,有时候都把师傅都给问住了。师傅当时答不出来,第二天会专门找他给出正确答案。

培训回来之后,焦义平跃跃欲试,总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产实践中。PTA装置开车前夕,焦义平再也耐不住寂寞了,到车间找主任要了一本原版PI图,因为当时这样的图不多,而且想学的人也不少,所以主任允许他看的时间很短。他就“依葫芦画瓢”,先把图纸画在自己的本子上,然后再到现场一一对照查找。每天早来一小时、晚走一小时,爬塔罐摸流程一一对照,一找就是半天,整个装置流程他跑了不下百次。装置还没开车,他穿的一双工作鞋已经被磨穿了底。功夫不负有心人,装置1000多条管线流程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里,职工们称他是“会说话的流程图”。熟能生巧,凭借着过硬的本领,2004年,焦义平顺利通过了技师资格鉴定,成了PTA装置为数不多的技师之一。2007年,他晋升为高级技师。2013年,他又被聘为集团公司技能大师。

热爱石化,严细实恒守卫装置运行

扬子石化PTA二线是焦义平的“老革命根据地”。1989年投料开车以来,焦义平和他一起走过了30年的风风雨雨。由于市场因素,2014年这套装置全面停车保运,老焦也随之转入了PTA三线生产工作中来。直到2018年,PTA市场日趋向好,扬子石化计划重启PTA二线。

“二线停了快4年了,现在要恢复生产,现场管线、阀门腐蚀严重,关键设备能否运行都是未知数,而且还有很多潜在风险,我们心里真是没底。”面对突如其来的计划,该装置主任马亚锋感到压力很大。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焦义平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关键设备都没问题,我有信心,一定按时完成检修任务。”

说出这样的话,就预示着肩上扛起了重重的责任。焦义平之所以这样肯定,与他这四年如一日的现场维护密不可分。从装置停的那一刻起,焦义平就对关键系统投用氮气进行保护,对所有的机泵每一周进行一次盘车,尤其是干燥机、空压机等大型设备,他还要点动盘车运行一下,以确保每一台设备都能正常备用。头两年班组职工还都参与其中,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出售PTA二线的声音越发强烈,大家对二线的维运工作自然就失去了积极性。

“装置都不开了,我们就别折腾了吧,每一次现场测试,中控报警响个不停,太折腾人了。”面对老焦每周一次的“骚扰”,操作人员都开始抱怨起来。

“只要装置还在,我就要把他保护好。”虽然大家不理解,但焦义平表示,即使人走了,只要装置还在,保护好他就是责任所在。2018年,当听到PTA二线要恢复生产,又可以为公司创效时,焦义平别提有多高兴了。凌晨的石化城清冷肃穆,在二线恢复检修现场,焦义平还在拿着手电筒,一会趴在转子上来检查,一会盯着垫片安装,一会又组织系统进行调式,24小时连轴转的他一刻也不敢大意。“装置没开起来,哪有心情休息?”每当有人劝他回去睡一晚上,他都回答的斩钉截铁。

经过努力,他们共完成检修调节阀301个、电机和机泵172个、系列管线290项,至于球阀、闸阀等现场手阀更是数不胜数,将原本60天的计划检修时间压缩至30天内完成,并且一次开车成功。短短一个月内焦义平就瘦了12斤,换回的却是今年4月份PTA二线一个月近2000万元的利润收益。面对效益消息,老焦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想当初,PTA装置是扬子的“明星”装置,一年效益有二三十个亿。于是乎,国内新建了一套套规模更大技术更新的PTA装置。靠着一手专解难题的本领,焦义平也引来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关注。收入翻两番,在多次的高薪聘请前,有些同事走了,焦义平却一一婉言谢绝。在他看来,有了PTA装置,才有了他的成长。当初保家卫国,现在“守土有责”,焦义平始终不离不弃坚守在PTA现场。2007年,儿子填报大学志愿时,他坚定要求儿子填报化工。7年后,儿子化工机械硕士毕业进入扬子,实现了他的期望:子承父业。

父亲忙碌的状态,是儿子焦程一贯的记忆,家中真的很难有长时间的相聚。直到自己工作几年以后,他才切身体会到父亲的艰辛。原来化工装置也是有生命的,父亲只是对装置的事业有点“偏心”而已。

在公司2017年的大检修现场,这对父子加班加点,奋战在各自的检修现场。芳烃厂、化工厂虽然只有一条马路之隔,但父子常常一星期都见不到面。父子连心,老焦知道儿子第一次参加大规模检修,经验不足,工作间隙常用微信和儿子交流切磋。6月24日的中午,焦义平在现场忙着设备校对回装,儿子焦程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一把抱住了他:“老爸生日快乐!”焦程的祝福和拥抱给了焦义平意外的惊喜。在一脸的疑惑后,恍然大悟,原来今天是自己的生日,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生日是和装置一起度过的了。

中国石化,四海一家。扬子PTA装置多年来,在中石化系统综合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焦义平的卓越技能也在节节攀升。他成为集团公司的技能大师,不断刷出解疑与创新的成就感。前些年,洛阳石化PTA装置生产主管紧急求助,碳钯催化剂出了问题。千里之外,焦虑的求助声,牵动着焦义平。他立即对照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问题,提示对方一一排查,热线中,反复确认。48小时后,焦大师给出了良方:第三结晶器气相冷却液含水量偏高。果然,洛阳石化发现冷却器列管快要断裂了,循环水进入了系统,困扰数月的谜团解开了。随后,相邻的仪征化纤也前来取经,请教真空过滤单元的长周期运行。焦义平全盘端出“在线碱洗”的诀窍。独门绝技,如醍醐灌顶,仪化同行竖起了大拇指。

矢志不渝,心系改造革新降本增效

“怎样让装置越来越好?装置运行平稳了我又该做些什么?”闲不住的焦义平“没事找事”,经常这样问自己。焦义平经历了PTA装置开车以及45万吨达标、60万吨改造、105万吨建设,他是看着装置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尽管参加过厂里组织的DCS改造、富氧氧化等许多大型技术攻关项目,但是他还是不满足。多年来,自己又搞出了140多项小革新、小改造,把对装置的呵护发挥到了极致。

PX单耗是PTA三大重要指标之一,一直是扬子PTA指标上的短板,为了弥补上这块短板,焦义平足足跟踪了1年,提出了“增设PTA氧化母液固体回收装置”。随着母液过滤机的投用,草酸盐离心机故障率大幅下降,一年减少检修费用100多万元。

母液固体回收技术有了新突破,但草酸盐离心机转子振动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装置新鲜催化剂加入量上升两倍,一天多消耗钴、锰液体催化剂五六吨,产生费用4万多元。怎么办?焦义平大胆提出,用新增加的氧化母液过滤机取代草酸盐离心机,将草酸加到母液过滤机进料管线上试一试。

经过现场流程改动后,新鲜钴、锰液体催化剂补充量,从每小时加入450千克降到了200千克以下,残渣处理量也得到了控制。一个小小的流程变更,解决了PTA装置一个较大难题。一年下来节约液体钴、锰催化剂成本770万元。

在改造革新的路上焦义平的思路很明晰:抓大,但也不放小。今年4月份随着气温逐步升高,PTA二线的母液过滤废水外排时温度也随之攀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容易对处理污水所使用的菌类生存环境造成破坏,使后续污水处理受到影响。

焦义平和攻关人员多次讨论后,决定从报废的PTA一线寻找更加适合换热器,以节省改造时间,满足长久需求。经过反复现场考察和流程比对,他最终选中两台“修长”的换热器。该设备长9米有余,且封头直径0.5米左右,属于典型的“瘦子”类型。这样母液进入后流速快、换热面积也相对较大。4月中旬,两台换热器顺利投入运行,母液温度降低了近15度,是原来的一倍,成功化解了难题。此外,温度下降后,还促进了PTA母液回收系统运行,有利于进一步回收PTA物料,降低装置原料PX单耗,单这一项每年能降本创效16万元。

打造团队,攻坚克难传帮带培育新人

2009年,对焦义平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挂牌,专“啃”装置的“硬骨头”。

当时,由于民营企业PTA产能迅速膨胀,PTA已经开始面临产能过剩的局面。为了提升扬子PTA装置市场竞争力,提升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可靠度,焦义平带领工作室成员将功夫下在现场,从降低装置能耗、物耗,控制装置非计划停车,装置技术革新、隐患排查与治理等几个方面为抓手,每年制定攻关课题,根据攻关目标,有序开展攻关活动,年计划攻关达标任务完成率100%。多年来,扬子PTA装置三大主要经济指标在中石化同类装置名列前茅。

干燥机是PTA装置的关键设备,最初3个月就要停机碱洗,大大影响了装置运行。于是焦义平牵头,带领工作室成员一头扎进了现场。经过多年的不断优化革新,他们先后攻克了干燥机排气帽堵塞、循环载气带液、蒸汽列管积料、下料输送器反串气量大、载气洗涤塔凝液倒灌等技术难题,大大延长干燥机运行周期至380天,是原设计使用周期的4倍,年减少装置停车损失达150万元。其中,干燥机在线热处理技术、干燥机下料风送系统无干扰切换技术等专利、专有技术,已经在行业内应用推广。

为了解决溶剂脱水塔顶酸含量一直偏高下不来,焦义平带领团队发扬“团结拼搏突破”的扬子精神和敢打硬仗的作风,经过27次试验,终于“降服”了“魔怔”。他们还负责了PTA压力离心机扩容改造、加氢反应器提浓改造、真空过滤机改造、增设氧化母液固体回收装置等各类重点技术改进和攻关创新项目120多项目,年均创效超过2000万元。其中,《降低PTA联合装置三线污水单排》的QC成果,获得2018年集团公司QC成果一等奖。工作室创建以来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石化集团公司技能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中石化集团公司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3项、中石化集团公司QC成果一等奖1项。2017年,“焦义平劳模创新工作室” 被命名为江苏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链接梦想。创新的路径变长了,装置效益也就增强了。为进一步增强工作室的创新创效实力,提高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工作室特地聘请扬子公司研究院刘建新博士加盟,作为工作室技术顾问,指导工作室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技术支撑。

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扬子研究院科研开发CCU催化剂在PTA装置上侧线试验工作,从试验装置的现场安装施工,安全监护,完工验收,三查四定严格把关,2017年,CCU侧线试验装置投用一次成功。他们又在装置停车消缺期间,对CCU侧线试验催化剂进行检查,从外观看,CCU催化剂的强度、颜色、微孔堵塞、试验数据分析均好于进口催化剂,CCU催化剂工业化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进一步考察国产CCU催化剂性能,在首次装填14层的催化剂中,卸掉了两层催化剂,对CCU催化剂继续在线试验。2018年CCU催化剂试验成功后,可以取代进口CCU催化剂,降低装置采购成本,提高装置的综合竞争能力。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作室还以示范引领,培育青年才俊为己任。2018年装置来了一批新人,其中一名大学生还保持学生时候的状态,没能融入企业,操作技能久不见长。焦义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并立刻与他签订了师徒协议,以时刻督促他学习提高。“年轻人是装置的未来,看到他们不求上进,我心里更着急,恨不得上去抽两鞭子”自此之后,焦义平定期给他布置任务,每天带他到现场进行示范操作。三个月的时间,就帮助他顺利通过了上岗考试,操作技能也突飞猛进。

工作室开展导师带徒活动,以“传、帮、带”的形式培养装置新的骨干力量。成员一对一、一对多,双向选择结对,制定培训目标,采取每日一问、每周一练、每月一考的培训模式,通过教绝招、传技能、带高徒等手段,调动职工在“干中学,学中练,练中比,比中创”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培养5名科级管理人员和16名装置高技能操作人员,为工厂的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焦义平,就是凭着这种对石化的挚爱,以钢铁战士般的毅力坚守装置,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