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漫步散文(大散文海滨之夜)(1)

海滨之夜

文|魏青梅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我,其实很少去海边,偶尔几次在炎夏酷暑的傍晚,与家人朋友去过海边消夏,那密集嘈杂的人群,肆意侵扰着大海的宁静,让人看不清海的容颜。我认为,那时候的海不像海,只是供人们嬉闹玩耍的娱乐场所。

去年冬天,去了一趟招远辛庄的海边,冬日大海那种独有的宽阔与豁达,满足了我从小到大对大海所有的想象。前赴后继的海浪迅疾有力地拍打着岸边,那种壮观的景象足以瞬间治愈你的忧伤,即兴写了一篇《冬日去看海》的散文,居然也引起许多朋友的共鸣。

最近在烟台芝罘小住,晚饭后,与儿子一起街头散步。烟台的夜景好美,国贸大厦和世茂大厦矗立在夜空下,闪烁的霓虹灯璀璨如星,装饰着城市也装饰了天空。仰望着一座座群星闪耀、美轮美奂的高楼大厦,有梦一样的迷离与恍惚。儿子说,不如到海边去,那里的夜景最美。

春寒料峭,街上行人稀少,我和儿子一路谈笑,一路向北,十几分钟的时间就到达滨海广场。

夏天的夜晚也曾经来过烟台海边,这儿无疑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自然少不了人群拥挤。练摊儿的小贩高声叫卖,直播的歌手引吭高歌,孩子们撒着欢儿奔跑嬉闹……海边俨然成为一条商街闹市。我不是不喜欢这样的人间烟火气,只是觉得,置身此境的人们,似乎都忽略了海的存在,根本无心看海,以及它周边的景观,更听不见海的声音。那个时候到海边去,无非是凑个热闹,而现在,才是最适合欣赏夜景的好季节。

滨海广场一侧的川菜馆灯火通明,中国红的颜色喜气洋洋地映红了夜空。如今的烟台吸引了天南海北的商客,自然少不了各种地方风味的菜馆,吃惯了鲁菜的烟台人,偶尔也想尝一尝川菜的火辣与热情。菜馆没有进,菜当然也没尝,单凭这店被打造成为一处令人眼前一亮的景观,便相信老板一定是个气度不凡、眼光不俗之人。

被称为烟台第一高楼的世茂大厦,傲然屹立在滨海广场的南麓,希尔顿大酒店即入住其中。大厦与几栋比邻而建的高楼一字排开,被霓虹灯装饰成一道独树一帜的夜景,面朝大海,俯瞰芝罘,着实壮观。而那些承载着老烟台厚重历史文化的旧式建筑,灯光辉煌地端坐于广场上,不卑不亢坦然注视着这些高楼,气势底蕴非同凡响。这是现代文明与古典文化的交相辉映、珠联璧合,它们虽各具特色,却不失和谐与美妙。

漫步广场,我被一处景点所吸引,一条造型特别,由无数根线条交织而成的通道,闪耀着七彩灯光,如蕴藏着苦辣酸甜的人生路。我试探着踏上去,从通道的这一端,一步一步慢慢走向另一端,网状缠绕的通道里,霓虹灯旋转出不同的颜色,每一种颜色都像在讲述一个光阴的故事,而每一个走进去的人,都是故事里的主角。这短暂的七彩通道,不正像我们短暂而多彩的人生吗?那些解不开理还乱的线条,就如我们所面对的生活,时而光明灿烂,时而阴冷黑暗;时而顺风顺水,时而荆棘遍布,但无论如何,都必须脚踏实地坚定地走下去。我忽然想到一个词语:时光隧道!上网查了一下,烟台滨海广场竟然是清华大学承担设计的,而这一景点果真就叫“时光隧道”,只是,我与设计师的理念是否不谋而合,不得而知。

远远的,一个青年男子寂寥的歌声轻轻飘荡在夜空,像从海那边隐约传递而来,带着淡淡的忧伤。或许是失恋,也或许,是彼岸对此岸的向往。

我和儿子慢慢地向海边靠近,离海越来越近,能感觉到一丝丝凉意入骨。看海,不如说是听海,海面上一片漆黑,只听见微风轻摇海浪的声音。海水有节奏地涌来退去,周而复始,不厌其烦。我相信大海应该是睡熟了的,潮来潮往是它均匀的呼吸声,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也只有在这样静谧的夜晚,才听得见大海的呼吸声。烟台山上高高的灯塔,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是这座城市的守护神,日日夜夜守护着这片海域,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海边的步行街上,路灯蜿蜒排列挥洒着柔柔暖暖的光,偶尔有三三两两的行人悠闲地走过,无论是相扶相携的老人,还是亲密相拥的情侣,都不会大声喧哗,似乎怕惊扰了大海的美梦。

远处的海港,隐约可见闪烁着灯光的货轮慢慢驶入港口。习以为常的大海,波澜不惊地继续做着它的海之梦,梦里是否有善良的美人鱼?是否有美丽的小龙女?看那风平浪静的样子,一定在做一个甜甜美美的梦。

夜未央,人未眠,大海睡得正香甜。 初春海滨的夜微微凉,霓虹灯暧昧地秀着恩爱,整座城市都沐浴在一派祥和安宁中……

海边漫步散文(大散文海滨之夜)(2)

作者简介:魏青梅,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人,烟台市散文学会会员,有多篇小文散见于媒体网络平台。喜欢绘画,喜欢一切关于美的东西和事物。心语:愿时光不老,我心依旧,用挚爱的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描述人间美好!

投稿邮箱:huanghaisanwen@163.com

壹点号胶东散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