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随着好莱坞3D大片席卷全球,再加上国内3D市场需求火热,3D技术也不断走向成熟和进步,各大影院也争相将IMAX3D作为宣传的热点。那么到底什么叫IMAX3D呢?为什么人们戴上3D眼镜就能够体验到立体的画面呢?什么叫做快门式3D眼镜?3D技术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今天笔者就将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3D技术的发展史。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1)

3D终归裸眼?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

我们口中的3D其实是ThreeDimensions的英文缩写,通俗的理解就是三维的意思,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当中,如果加上时间那就是四维世界,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一切东西其实都是三维立体的。但是我们通过显示设备例如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等看到的画面则全部为2D的,也就是平面图像。那么显示设备上的3D技术是如何而来的呢?这还要从绘画当中的透视说起。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2)

图为快门式3D眼镜

那么主动快门式3D技术有哪些优缺点呢?首先就是眼镜的问题,主动快门式3D眼镜价格普遍比较昂贵,大约在三四百元左右。此外,主动快门式3D眼镜需要依靠电池进行驱动,因此重量有所增加,对于观众而言佩戴起来不舒服。由于受限于技术原理,快门式3D眼镜在开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闪烁情况,因此长时间观看会影响到观众的舒适度。但是主动快门式3D技术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能够呈现出非常出色的图像效果,能够保持画面原始的分辨率,而且受到很多厂商的支持。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3)

图为偏振式3D眼镜

与主动快门式3D技术相对应的就是偏振式3D技术,配合被动式偏光眼镜使用,这是目前大多数影院所采用的技术。其原理就是将图像分为一个纵向的偏振光和横向的偏振光,然后在3D眼镜的左眼和右眼分别装上纵偏振片和横偏振片,这样就保证了不同的偏振光进入相对应的眼镜,最后大脑合成立体的画面。

那么偏振式3D技术又有哪些优劣势呢?对比主动式快门3D技术,偏振式3D眼镜的价格比较便宜,能够大大降低影院的采购成本。其次,由于偏振式3D眼镜重量轻,不需要眼镜开合,所以没有闪烁的现象,观众长时间观看不累。

我们在平时去影院观看电影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很多影院挂着IMAX3D的LOGO。好像没有IMAX这几个字母,影院的档次就掉了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IMAX3D呢?它又有哪些优势呢?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4)

IMAX巨幕能够带来更加宽广的视觉效果

所谓的IMAX其实是ImageMaximum这几个字母的缩写,意思就是最大图像,这是一种能够放映比传统底片更大和更高分辨率的电影放映系统。标准的IMAX银幕为22米宽、16米高。而IMAX3D则是IMAX立体影片的放映技术,IMAX3D使用两盘IMAX专用的15/70胶片,一盘胶片对应一只眼睛,通过偏振过滤眼镜或红外同步系统配合电子眼镜以提供两个单独的图像。结合IMAX巨幕,IMAX3D能够带给观众非常逼真也更加立体震撼的超大视野效果。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5)

国内以万达影院为代表的IMAX巨幕

由于拍摄IMAX3D电影非常昂贵,而且建造IMAX3D影院是需要花费巨资,目前国内包括科普影厅在内的IMAX巨幕达到了200家左右,覆盖了全国大约85个城市。

无论是那种3D技术,无论是不是IMAX影城,目前对于喜欢去电影院的朋友来说,看场3D电影还是需要佩戴3D眼镜的。那么什么时候能够不用再佩戴3D眼镜就可以享受到3D大片带来的立体震撼效果呢?裸眼3D技术的出现有望实现人们的这一愿望。

裸眼3d沉浸式影院项目(回顾近些年的3D影院技术)(6)

可以实现裸眼3D的BOX

目前主要的裸眼3D技术分为以下几种,分别为:光屏障式技术、柱状透镜技术、指向光源技术、直接成像技术和MLD技术等。不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几种技术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亟需攻克的技术难题。所以短期内,在影院我们可能还是以佩戴3D眼镜的方式为主,还没有办法体验到高品质的裸眼3D技术。但是裸眼3D毕竟是3D电影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所以不排除未来会出现可以广泛应用于影院的裸眼3D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