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垫蓄势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记叙文写作第二讲结构要创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记叙文写作第二讲结构要创新(记叙文行文模式)

记叙文写作第二讲结构要创新

铺垫蓄势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或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

先说说铺垫。马三立是著名相声演员,他的《逗你玩》一开始,小偷几次对小孩说自己名叫“逗你玩”,直到最后孩子妈妈问孩子话时,大家才明白,竟是如此!通过铺垫,水到渠成,将事情的真相一点点地告诉了读者,只要仔细阅读,最后会有“果真如此”之感。

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因为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需要靠着火、穿棉袄,这样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文学作品运用铺垫手法,往往能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又如,《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写“我”和孩子在体育馆看戏熊,熊的出现,孩子异常激动,“我”奇怪,读者也好奇:孩子见了熟悉的熊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接着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训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隐情: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读者这时才恍然大悟,为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由衷地激动。“熊”这个物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绝妙的铺垫。

再说说蓄势。当利箭脱弦飞驰或射中目标,它巨大的力量会令人惊异。然而,利箭最大的力量却不在此时,而是在“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之时。看过大名鼎鼎的金庸写的《射雕英雄传》吧?他在讲述“郭靖寻找杀害他五位师傅的凶手”的那一段就是使用的蓄势的手法——郭靖看到地下那个小小的“十”字,一直以为是黄药师,读者也跟着一头雾水,猜不出到底是谁,直到故事的后半段,才知道那个小小的“十”字,不是黄药师而是杨康,随着西毒和黄蓉的一问一答,读者也才恍然大悟——噢,原来如此!这就是蓄势。简要一点地说,蓄势是暗,不到最后不说;铺垫是明,在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已经透露出来了。

铺垫蓄势就是这样隐忍不发,让读者去做各种猜想,直至叙事结尾才告诉读者,俗称“抖包袱”,最后会有“原来如此”的感觉;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是为了突出文章主旨。

蓄势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因文生事”是蓄势的一种体现。如,《水浒传》在人物故事情节发展中层层铺叙。宋江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烘托出“宋江”这一梁山领袖人物一呼百应、举足轻重的地位。宋江出场后上梁山的过程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揭示出宋江不愿上梁山、被迫上梁山,最终将梁山事业作为招安筹码的根本原因和悲剧宿命缘由。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衬托或蓄势。铺垫是水面,蓄势是水位;铺垫是在明处陈述的内容,蓄势是暗中呈现的效果;铺垫是一种形式的表达,蓄势是一个达到的目的。铺垫描述的常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蓄势。烘云式的铺垫之后必能产生蓄势的力量,必有展示托月般的情景。有一类文章,就是这样起初用“轻拢慢捻”的方式不疾不徐地推进,进行层层铺垫,待蓄势成功,篇末就水到渠成地亮出主旨。如冯骥才的《珍珠鸟》就是运用“层层铺垫,卒章显志”的范例。

优秀的作品写作时运用蓄势,能增强抒发情感的力度和感人的强度,能使故事情节悬念迭起,引人入胜。不平铺直叙,运用诸多环节的蓄势,通过精妙的预设,使文章波澜起伏,情趣盎然,这样读者就会看得津津有味。蓄势技法一般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积蓄,力求力量之足;第二部分是喷发或急转,力求气势之壮或出人意料。运用蓄势技法要注意以意用法,要寻找好引发口,还要注意抒情者的感情状态。“蓄势”这种写作艺术又称之为“延宕”,是指在故事情节或矛盾冲突发展到一定阶段,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不使它一触即发,草草结束,而是延缓它的总爆发,借以制造声势,使总爆发更有力度,如同张弓射箭,尽力将弓拉满,引而不发,到了一定时候一箭中的。

蓄势这一种常见的写作技法,在写作的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文学写作中通过对环境、景物、人物以及事件的细腻描写,为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文章的可读性进行层层铺垫。因此,常用铺垫表达铺垫蓄势的意思。

(二)着力铺垫,预示必然

1.常见形式

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对江山社稷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记得我们的戏剧中每当皇帝出场时的豪华阵容吗?先是宫女佳丽们踢着令人爱怜的小碎步流水般鱼贯移出,接着几个太监公公卑躬屈膝奴相媚颜,还狐假虎威手执拂尘款款登台,再是脸谱素净的文臣与浓墨重彩的武将自恃清高、耀武扬威次第出场,最后那个戏中的皇帝才在幕后一声貌似威严的呵斥后闪亮登场。

由宫女而太监,从文臣到武将,那种既定的程序和令人窒息的等待无疑是在铺垫与蓄势,吊足了看官的胃口、绷紧了观众的神经,在噤若寒蝉、引颈咋舌的等待中,酝酿着一种神圣的气息。皇帝终于出来了!倘是唐宗、乾隆这般在老百姓中口碑还好的人君,便觉得这种铺垫、蓄势有了推波助澜、终成正果的效果;反之像商纣王、隋炀帝那般荒淫无度、昏庸残暴的人渣也在这般铺垫蓄势中出场便有了激起民愤的作用,更让人义愤填膺。

影星、歌星出现时保安、经纪人、粉丝的等待是铺垫和蓄势;大款驾临时的豪华车队、保镖和等待分一杯羹的小经理们是铺垫和蓄势;开会时的“八点开会九点到,十点不误听报告,反正领导最后到”其实也是一种铺垫和蓄势。这样的铺垫和蓄势无不极尽奢华、珠光宝气、懒散惬意。

为了显示作品中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我们需要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进行铺垫。铺垫蓄势只是一种手段和形式,其形式主要有背景式和衬托式。

(1)背景式

背景式就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或环境。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交代了他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的原因,为故事的发生作了铺垫。文章中的环境描写一般是为故事作铺垫,背景式铺垫使故事更真实合理。

(2)衬托式

衬托式就是用次要情节正面衬托主要情节。如刘鹗的《明湖居听书》,主要表现白妞出神入化的说书艺术,但文章先写琴师的弹奏和黑妞的演唱。两人的精彩演出更衬托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为主角白妞的出场作了绝好的铺垫。衬托式铺垫使文章收到“水涨船高”的艺术效果。

在记叙文里,为了显示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之间关系发展的合理性,增强高潮的必然性和真实感,使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显得自然,作者常常安排一系列非主要情节或细节,作为作品的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准备,这就是铺垫。

记叙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是高潮的爆发,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紧密联接。如果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往往会令人感到突兀,影响作品的真实感和完整性。文章主要矛盾冲突必定有一个准备过程,这准备过程实质上就是原因与结果、根据与存在、铺垫与高潮爆发的关系。只有在高潮到来之前,把原因和根据充分提示出来,高潮的爆发才显得合情合理,就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2.铺垫的运用

(1)铺垫的方法

记叙文中的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进行衬托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更有吸引力。

铺垫就是预先安排一些情节场景作为征兆,为即将出场的人物或即将发生的事件蓄积酝酿气势,以增添情节张力。写人用铺垫,为的是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叙事用铺垫,为的是使高潮的到来更具动人心魄的力量。

①以叙述为铺垫。以生动有趣的记叙为铺垫,以精辟的言论点明题旨、烘托人物。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紧扣题目,着力描写风雪,林冲初到草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些描写,不仅给读者留下风大雪紧的深刻印象而且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渲染了英雄落难的悲剧气氛,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②以描写为铺垫。文章开篇尽情铺陈,描写景物、渲染气氛。比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这里作者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为孔乙己的最后一次出场渲染了一种阴冷、悲凉的气氛,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

(2)常用的形式

铺垫法指文章用非主要的情节或细节作为主要情节发生、发展的基础,以此揭示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必然性、合理性的写作手法。铺垫,按其情节发展方向可分为正面铺垫和反面铺垫。正面铺垫所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又叫做顺向铺垫。反面铺垫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结局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又叫逆向铺垫。

①顺向铺垫。顺向铺垫又称正铺,其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完全一致。这种铺垫手法运用较为普遍,比如,《皇帝的新装》第一段极力描述皇帝如何喜爱新衣服,这就为下文写愚蠢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愚弄、最后光着身子举行游行大典作了铺垫。这样的铺垫为故事情节的高潮恰到好处地作了暗示,使文章最后的结局丝毫不显突兀。

顺向铺垫预示的方向和情节发展的趋向相一致。这种铺垫手法运用较为普遍,中学课文里的一些小说如《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守财奴》《项链》等篇都属于这一类型。《项链》的结局看似意料之外,实在情理之中。项链是假的直到最后才由路瓦栽夫人道破,这不仅使玛蒂尔德大吃一惊,也会使读者大吃一惊。实际上作者已多次用铺垫手法作了巧妙的暗示。当玛蒂尔德去借项链时,她的女友表现得十分大度,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玛尔蒂德去还项链时,对方竟没有打开盒子看。如果原来借出的是一条价值昂贵的真品的话,这一举动就难以相信了。再说玛尔蒂德去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薄以后说:“我只卖出过这个盒子”,可见借来的项链与盒子不是原配。这里,作者用简练的笔墨,恰到好处地作了暗示,使最后的结局丝毫不显突兀。

②逆向铺垫的方向则与情节发展的潜在趋向完全相反,最后的结局与铺垫的方向形成巨大的反差,往往大出读者的意料,但更加耐人寻味。这一类作品,情节跌宕,意味深长,意蕴丰富而深刻,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的就是这种逆向铺垫的手法。作品一开头就交代“我”的家庭经济如何拮据,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母亲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一天,接到了“我”的叔叔于勒的来信,说发了财,就会回家,又传来了于勒已在海外发了财的消息。这喜讯无异是沙漠中的绿洲,唤起了全家人无限希望,于勒的信成了全家人的福音书。他们日夜盼望于勒回来,“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因为看了于勒的信,一位诚实可靠的公务员下决心向二十多岁而老找不着对象的“我”的大姐求婚。在文章做足以后,作者突然笔锋一转,全家人意外地发现于勒竟是一个不名一文、穷途潦倒、靠卖牡蛎为生的老水手,情绪顿落千丈,读者也不免为之惊然。这种逆向铺垫,铺得愈多愈远,离结局的距离越大,情节跌宕的幅度也越大。这巨大的艺术落差,使读者在心理情绪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对作品的印象更加深刻。又如,欧·亨利是运用这种手法的高手,他的名篇《最后的藤叶》《麦琪的礼物》等,都运用了逆向铺垫的手法,成为不朽的名篇。这种独具一格的艺术技巧,被称之为“欧·亨利手法”。

3.铺垫的作用

(1)铺垫能构成前后照应,使作品针线细密,情节发展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通过铺垫,可以制造悬念、渲染气氛,促使读者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情,增强作品的吸引力。

(3)铺垫是主要情节的基石,通过动作和情态细节来展现故事,为高潮到来做铺垫,可以透视人物隐微心理变化,能层层深入地递进情节内涵。

(4)铺垫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对人物命运有暗示作用。

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事物或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也就是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为主要情节积蓄酝酿气势。

优秀的记叙文常常借精心的布局、巧妙的结局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借环环相扣的铺垫、扣人心弦的悬念、出人意料的伏笔兴波起澜。清代袁枚认为“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说,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那么行文之妙则在于波澜起伏、跌宕多姿。因此,记叙文的写作,为了突出重点,可以设置悬念,然后层层剥笋,把故事推向高潮;也可以层层铺垫,着意渲染,然后点明题旨,升华中心。好的记叙文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情节设计得引人入胜,从而让“尺水兴波”,为文章蓄积气势。

记叙文中先进行层层铺垫,步步推进,直到高潮或是结局时忽然笔锋陡转,道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的技法,就叫做蓄势陡转。写作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特别是高潮的爆发,实际上是因与果的交替连合。它们环环紧扣,紧密联接。如果缺少其中某一环节,情节的发展往往会令人感到突兀,影响作品的真实感和完整性。只有在高潮到来之前,把原因和根据充分提示出来,高潮的爆发才显得合情合理,就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例如,有一篇《买花》的文章,情节是:“他”要去休假,母亲希望“他”顺路去和她聊聊天,因为“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而“他”以“忙着赶路”为托词。在路上,“他”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生日,就“打算买些鲜花,叫花店给母亲送去”。在花店,恰好碰上一个买花的小男孩;小男孩买花恰好也是作为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他”继续上路,转过一个小山坡,恰好看见刚才碰到的那个小男孩跪在一个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摊在碑上。原来小男孩倾其所有给不在人世的妈妈送生日礼物,小男孩纯洁而美好的心灵感人至深。这一系列的巧合,震撼了“他”的心灵,最终促成“他”改变主意:亲自给母亲送上生日礼物。文章情感浓郁,感动人心。这里最主要的是作者在前面一路铺垫,才有了后来的再次与小男孩见面的巧妙结局,这样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

铺垫是为主要情节服务的,为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转折、突变提供条件和因素,因而必须在主要情节中得到照应。正如契诃夫所说:“如果在第一幕里你在墙上挂了一支枪,那么在最后一幕里就得开枪,要不然就不必把它挂在那儿。”像昙花一样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像企鹅一样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换来一道完美的弧线;像蝉一样用四年的地下修炼换来阳光下的自由放歌……自然现象无不向我们暗示着一个哲理:成功源于静静的沉潜,心无旁骛,积聚力量,等待机会。

(三)举例及点评

佳作欣赏

小港机场下完了客人,运气不错,又有人拦车。

我偷偷地端详了这位小姐,不是美,但五官分明;两排长睫像围着湖泽的小丛林;弧形分明的双唇,很有个性地紧抿着……

“民生医院”,抛下了目的地,她便合上了眼,斜倚在后座上,似乎很累很累。

我扳下了车资表,比平日更专心地开起车来。说也奇怪,忍不住从反射镜中,多看她几眼,但我不能看得太勤,免得让她误会我心怀不轨。

车行一半,我在镜中,忽然看到她潸潸泪下,就像一枝带雨的梨花,惹得我有说不出来的怜爱。

“探病吗?小姐。”本不应该向乘客多舌的。

“……”拭干泪水,她轻轻地点头。

“病情如何?”该死!问这干嘛?开几年车,最痛恨的,就是一上车叽喳不停的乘客。今天自己中了什么邪?搭这个什么讪?万一……

“弥留。”她沉重地吐出这两个字,泪像决堤的洪水,哭得凄凄切切,叫人好不心疼。

我见过弥留的病人,和死人只差一口气。她一定急着见这个亲人,慢一步说不定天人永隔。我该……

于是,加足马力,闯了一个又一个红灯,甘冒被警察罚款的危险。我想帮她一点忙。

“嘎——”到了,踩稳了刹车,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使我无限骄傲。好啦!现在就等着她谢意的眼光……

谁知,“啪——”一记清脆的耳光声响自我左颊。她原本姣好的脸孔,一阵青一阵绿地扭曲成一团,从牙缝中恨恨地挤出:“都是你们这些没道德的司机,专抢红灯,否则我先生也不会被撞得奄奄一息,躺在医院里!”她像丢垃圾一样扔了两百块钱在我脸上……

——节选自《红灯》

学生范例

喜欢捧着一杯清茶看着楼下热闹的街道。

童年里,让我无数次回忆的是那条老街。每天父亲都会带着我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没有牵着我的手,也没有给我讲故事。似乎只想让我一个人去走这条路。我常常想:父亲为什么不像母亲那样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街。老街虽然窄,但很热闹。

我曾想拉父亲的手,但父亲很快就松开。他只是淡淡地说:“自己走。”这让年幼的我感到不解,父亲不爱我吗?为什么让我自己走?

也是那条老街,我不只一次在那里奔跑,父亲很快就制止了我,依然淡淡地说:“一步一步走,数数你走了多少步,再来告诉我。”说完很快地从我的身边走过,他是一步一步地走。我感到好奇,每次从街的那头走到这头数数自己走了多少步。从最初的十个100,到后来的九个100,我跟着父亲一步一步地从街的这头走向那头,努力地想超过父亲。虽然我那时不曾超过父亲,但我还是很兴奋地向父亲汇报我用多少步走完老街,我不知道父亲的用意是什么,只是照着他的话去做,在老街来来回回地走。

再一次走过老街,还是像父亲说的那样:一个人走,一步一步地走,数数自己用了多少步走完了老街。一生中可能会有很多人陪你走,但脚下的路,终究要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节选自《父爱无声》

点评

《红灯》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小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个因“情”而“甘冒危险”,“闯了一个又一个红灯”的违规驾驶员。文中的“我”加足马力,闯了一个又一个红灯,甘冒被警察罚款的危险。而那位美丽小姐的“先生”,即“处于弥留之际的病人”正好就是因为“没道德的司机,专抢红灯”所致。真是太巧了!“我”那“油然而生的英雄感”也荡然无存了。那“啪——”一记清脆的耳光声肯定能唤起所有读者的深思。由巧合所致的这一出人意外的结尾,可谓神来之笔,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结尾那一记“清脆的耳光”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仔细品味,又是那么符合生活逻辑,十分可信,它不仅给因徇私而闯红灯者以冷静,也能给局外人以思索,实在是最能体现作者匠心之所在。

《父爱无声》叙说“让我无数次回忆的是那条老街”里的故事,“每天父亲都会带着我从街的这头走到那头”,可是父亲“没有牵着我的手,也没有给我讲故事”,这是为什么,令人不解。这里不曾道出原因,先做了一个铺垫。我“奔跑”,父亲却“很快就制止了我”,还是让我“一步一步走”,作者不断蓄势。“从最初的十个100,到后来的九个100”,步子越来越大,“我不知道父亲的用意是什么,只是照着他的话去做,在老街来来回回地走。”还是没有讲出答案。通过层层铺垫,步步推进,引而不发,增加了张力。最终透露出“我”悟出“脚下的路,终究要靠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的道理,通过蓄积气势,达到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目的。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伏笔与铺垫是很相似的,需要进行区别。在形态上,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有埋下伏笔一说,就是指这一点。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在目的和作用上,从为下文作铺垫与为下文埋下伏笔这两种写作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相通之处在于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工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因此前有伏笔,后就有照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