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四季轮回。又到清明,转眼奶奶已经去世七年,七年年来无数次的希望能梦见奶奶,想听她在梦中和我说说她现在的生活,很可惜,都没有梦到过。正如奶奶生前说的,死人和活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相互打扰。虽然没有“通信”,但我知道,以奶奶的生活智慧,和这辈子积下的福分,她一定过的很好。

奶奶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却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所有的磨难。前半辈子命很苦,爷爷在外遭遇情感不测后,奶奶主动与爷爷提出了协议离婚。因为她知道,如果不与爷爷离婚,爷爷将会遭遇怎样可怕的后果,并主动承诺会拉扯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在那个饥荒又苦难的年代,一个农村妇女,没有文化,没有技术,没有依靠,作为一个现在已经当妈的我来说,真的想象不到,在那样的环境中,奶奶是抱着一种怎样的信念日复一日生活的。都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在那样苦难的环境中,奶奶不仅没有变成“刁民”,相反,这些磨难成就了奶奶感恩,包容,大度的性格。奶奶一生,行善不断,乐善好施;心量大,能包容,能容忍,一辈子没有和邻居亲戚吵过架,就算有人故意挑衅,奶奶都不会接茬,不会和他们起正面冲突。

随着孩子们长大成家,奶奶的生活也苦尽甘来。印象中奶奶平时在家最乐意做的事情就是唱经,那些富有生活哲理的经曲,现在听来依然抚慰人心。“有人来磨牙,永远别理他,空中有神灵,老天把他罚;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烧柱真香敬天地,孝敬父母理当知道”。这些育人抚心的小曲每每想来,都能让心灵宁静;也鞭策着我们在生活中遵循着为人与善的生活准则。

奶奶活到九十岁,没有病痛,没有遗憾,在四世同堂,子孙绕膝中安详地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无疾而终,应该是现代每个世人追求的圆满结局,奶奶虽然前半生很辛苦,但是后半生很圆满。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如今奶奶已离我们远去,我也在自己苦乐相间的生活里体味着人生百态,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我就会想起奶奶,想起她为人处世的平常心,想起她宽容大度的胸怀;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已经是最好的时代,所处的环境也是最好的环境,还有什么挫折是克服不了的,有什么困难是逾越不了的?

就这样,我们各自安好,便是最好。

回忆里的奶奶(追忆我的奶奶)(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