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将“不至长城非好汉”改成肯定句式,你会怎么改,是“到了长城就一定是好汉”,还是“是好汉一定到过长城”?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不到长城非好汉)(1)

莞儿学高中数学“充要条件”那一章时,曾问过我一个问题: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成好汉”是“到长城”的什么条件,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还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我说这要对着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去判断才行。莞儿说,对着定义也不好判断,因为定义都是肯定句式,若P则Q这类的,没有若非P则非Q这类的。莞儿说,只有把不到长城非好汉这句话改成肯定句式,才好对着定义去判断。

众所周知,双重否定句表达的就是肯定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改成肯定句式时,只需要找出双重否定词,改成肯定的词语即可,例如:将“我不得不去上学”改成肯定句式,将双重否定词“不得不”改成肯定词语“必须”即可。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不到长城非好汉)(2)

可是,“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带有条件的双重否定句,“到长城”是条件,“好汉”是结果,否定条件来否定结果是否能推断出肯定条件就能肯定结果,还是肯定结果才能肯定条件?像这类的句子还有很多,诸如“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等等。

我一下子心里也没底,在莞儿不屑的眼光里,赶紧去找一些资料,想弄清楚带条件的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式的规律,可是很遗憾,在我手头现有的资料中,没有找到这个答案,甚至我发现,这就是个空白知识点,好像没有人专门谈到这类带有条件的双重否定句的改句问题。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句是什么意思(不到长城非好汉)(3)

我说,这句话的肯定句式应该是:“是好汉一定到过长城”。莞儿问我为什么,我说,你这样想,没到过长城就不是好汉,因为条件否定了所以结果也就否定了,但是肯定条件不一定就能肯定结果啊,这好像不是什么充分必要条件啊。莞儿说,我是想让你用语文知识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你倒好,数学问题没解决,还产生了语文问题,还想着用数学结论来解决语文问题,看来你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了。

我真解决不了,带条件的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式的规律,朋友你知道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