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间,电视剧《你好检察官》在浙江卫视两集首播。该剧由孙怡、张昊唯等演员主演,讲的是女主通过面试成为检察官(有部分剧迷对这个情节有疑问,司法大学的学生,可以直接面试成为检察官吗),在工作当中,经常遇到已经成为律师的男主的故事。基于目前已经播出的两集剧情来讲,《你好检察官》偶像剧的气质过分严重,剧作在很多层面上是失真的。女主孙怡在开局的几场戏份当中,颜值很高。男主张昊唯目前没有过分抢眼的戏份。

孙怡你好检察官13集(你好检察官首播)(1)

先说失真的问题。已经播出的两集剧情当中,我有很多地方不理解,不知道是剧作失真了,还是我个人水平不足。我姑妄说之,贻笑大方之家。第一处,女主母亲反对女儿成为检察官。在这部电视剧当中,女主家是有着集团大公司的。这种富豪家庭,反对女儿成为检察官,希望女儿回家继承集团,剧情应该是这个意思。所以在前两集当中,女主工作的一个重要压力,就来自女主的母亲。

如果我们强行“合理化”这个情节,也没太多问题。但是,老编接触的很多较为富裕的家庭,如果子女学习上进,并且有能力考入公务人员队伍的话,家里都是非常支持的。可能我接触的富豪太少,只知道较为富裕的家庭,都愿意自己的子女去考公务员吧。剧中富豪的心思,真让人猜不透。我觉得,这个情节,就和我知道的内容不一样,可能是失真的。

孙怡你好检察官13集(你好检察官首播)(2)

第二处,法庭上的证人和辩护律师之间的对抗性桥段。首集当中,女主角作为证人出庭,男主角作为辩护律师出庭,两者有一次“较为密集”的“文字游戏”上的对抗。这种对抗戏份,看着当然过瘾。其实,在几十年前的港产律政题材的影视剧当中,早已经是这种桥段设计模式了。如果把《你好检察官》当作普通的偶像剧去看的话,这种模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硬要把它当正剧看,我想问,这种“唾沫星子横飞”真实吗?

老编“不才”,上过一次法庭,真的是对我国的司法人员刮目相看。真没那么多的唾沫星子横飞。法官知道自己想问什么,都是非常精准的问题。证人和律师“折腾成”剧情当中那样,应该会被轰出去吧。老编上法庭那次,对方“唾沫星子横飞”,法官直接警告,问什么答什么,不然就请你出去。整个庭审,都是在非常理性的状态当中进行的。真的没有港产律政剧当中的那些“花花肠子”。

孙怡你好检察官13集(你好检察官首播)(3)

第三处,女主的种种感性行为,像一个接受过司法专业学习并且成绩优秀的人吗?还是说老编自己的那个官司。官司打赢了之后,我去申请法院执行。具体的内容不说(这是有明文规定的),只说执行人员的素质与水平,也真的让人刮目相看。在极其理性的状态之下,一切都是依照法律法规办事情,没有半点的疏漏。显然,大学当中的司法教育,能够把人培养成非常理性的状态。法学本硕连读之后,出来的高材生们,真的不一样。

而《你好检察官》当中,女主角这种感情冲动、甚至于语无伦次的状态,真的不像本硕连读的法学高材生啊。尤其是第一次庭审当中和男主这位律师的对话,更像是法学小白啊。甚至于连没读过法学的部分观众,都知道女主的那种做法,是典型的小白。用这样的情节、人设去打造女主,真的不失真吗?

孙怡你好检察官13集(你好检察官首播)(4)

乃至于在两集的剧情当中,也让观众看到了太多的“类似桥段”、“套路内容”。比如,女主是富豪家庭,男主藏着身世秘密,两人要凑在一处了,这个主干剧情,就是很多网文的路数,不胜枚举。再比如,女主母亲在家的地位,和女主父亲在家的状态,真的是让大量的电视剧都用烂了。甚至于该剧当中,最有学识素养的一位检察官,非得设定人家是单亲家庭,非得设定人家工作和孩子必须二选一?这种设定,也太俗套了。

看这部《你好检察官》,给我一种“书斋式”创作的感觉。我们很多农村剧的编剧,喜欢住在自己的小洋楼里边,遥想着农村的生活,继而创作出来的剧本,毫无真实感可言。这部《你好检察官》也是类似的问题,套用港产律政剧的桥段不少,套用以往电视剧的烂俗人设内容的不少,唯独缺少真正的采风,缺少对于角色人物的真实观察。

孙怡你好检察官13集(你好检察官首播)(5)

《你好检察官》在美学取向上,其实是偶像剧的。我觉得,偶像剧还是应该停留在自己固定的男女主角人设背景之内,尽量不要触碰现实角色职业才好。偶像剧不能成为一个万金油,不能一切职业都可偶像剧化。若要创作真实的检察官的工作与生活,编剧们还是应该深入采风,创作架得住推敲的内容才好。(文/马庆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