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本人方言音频阿宽,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童谣长岛冰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童谣长岛冰茶(老茶客说童谣一顿饭)

童谣长岛冰茶

作者本人方言音频

阿宽

干筋筋,瘦胩胩(qia),一顿要吃八钵钵(大碗)。

不是每首童谣都有标题的。你想啊,随口哼出来的歌谣,现场即景,有感而发,口头传唱,来不及斟酌标题的。所以,我给这个曲子起的标题是“饭桶”。

穷苦日子里,吃是头等大事,比穿还要紧,是个压倒一切的活路。老百姓虽然口头说的温饱温饱,温放前面,其实是为了好面子,饱才是最原初、基本的需要。

人瘦,不见得胃口必然差,吃不得。特别是农村生活里的那种粗粮,红苕、菜帮子、苞谷糁糁、梅干菜、南瓜、土豆......看起一碗一碗热闹,其实是不咋经事的——不耐饿。

唱这两句,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是针对某个好吃懒做的家伙,一天无所事事,到吃饭的时候,就架起势在那嗨起整,一顿吃下几大碗。能吃不能干,反差太大,引人厌恶。二是在农村请匠人、劳力的时候,看到活路做不起走,人像一个胎神一样,戳一下,跳一下,吃饭的时候却不服输,主家看到焦人得很,脑袋里想到这几句,嘀咕两句,在灶屋里打下手的光尻子娃儿听到了,就唱出来了。

童谣最初产生的地点和场景,多是田间劳作、嬉戏娱乐、相互打趣中萌发灵感,随后口耳相传。

干筋筋,瘦,很瘦,瘦成芦柴棒,瘦成一道闪电。脸皮、手脚上青筋鼓冒,土语也叫干西儿。瘦胩胩,意思差不多。而八钵钵那种夸张的语气表述,厌恶和小仇恨的情绪表露无遗了。

一般说来,在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的当下,瘦是现代人的一种无上的福利。好多女生就在追求体型的路上,对瘦子满怀艳羡,对自己设定的瘦身指数充满绝望。时代不同了,感受也有了天壤之别。现在,吃得,又能保持瘦削的人,会招来真实的妒忌,具有无可比拟的心理优势。

那时的饭桶,指向真的就是饭量特别大的人。后来,饭桶一词有了很多的演化含义:做事疲沓的人,白痴,出工不出力的人,软蛋,用一个特别俗的话,叫占倒茅坑不拉屎,特别文雅的词是尸位素餐。

吃不饱的日子,对吃的那种情感,是撕心裂肺的,甚至后来会落下一些毛病:或者海吃海喝、报复性当吃货,或者爱惜食物、珍惜生活,成为简朴生活的实践者。

早年贫困,记得夏天有赶鸭人拿来热死病死的鸭子,在家里换一顿热汤挂面。鸭子是吃不成了,要拿到街上去换活钱。闻到面汤浓烈的香味,少年的我还没有灶台高,趁大人不注意,踮起脚来,去扳那碗沿,一碗滚滚的热汤倾泻而下,从喉结处一直滚烫到肚脐眼处,留下了20来年的痕记。那惨烈的印记,前些年才消散了。

那味道长。这首童谣映照下的早年生活,咋个都忘不了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