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政治主张没有被宋仁宗采纳的情况下,毅然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退而修书15年,最终诞生了《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通史著作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难读在哪些地方呢?,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资治通鉴参考哪些史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资治通鉴参考哪些史书(当今时代再读这部著作)

资治通鉴参考哪些史书

司马光在政治主张没有被宋仁宗采纳的情况下,毅然辞去了枢密副使的官职,退而修书15年,最终诞生了《资治通鉴》,这部伟大的通史著作对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难读在哪些地方呢?

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大家不知道《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人很少,对这部书历来说好的人也很多,但是真正读过的人不多;读过这本书有心得的人很多,但是真能写出子丑寅卯的就更少了。

到今天我们知道很多人的案头上都有《资治通鉴》这部书,可是真正读过的不多。为什么?

因为这部书对一般读者来说,它有两个难读的地方:

第一,阅读困难。

为什么阅读困难?

因为这一部书它的编写体例很特殊,《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什么叫编年体?就是根据年月日为线索,年经事纬来写历史,那么这种历史的写法它有优点,就是记述历史事件发生的次序分明,从时间上给人以完整的历史概念。

这种体裁呢?它能够尽可能的还原历史的全景,所以对要想从中间学习治国理政经验这样的人来讲,这本书的写法非常有帮助。

让你能够尽可能的在那个历史环境里边来体悟它这个政策的成败得失,而不是单独拿出某一个事来做事后诸葛亮式的就事论事,这是他的优点。

但是这种写法也有一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一事而割裂数卷。

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很多大事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有的事延续几年,有的事延续十几年,有的甚至延续上百年。那么在《资治通鉴》里记载呢?就是今天记一点明天记一点,所以你要想把一个事情的完整经过了解清楚,你得翻很多卷《资治通鉴》。

换句话来说,就是当你打开《资治通鉴》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边的事,哪一件都记得不完整,这件事说两句,又说那个事儿,所以导致一般读史者读着读着,时间一长、脑子就有点成“糨糊”了,读不下去了。

这个“读不下去”在历史上是有定评的,《资治通鉴》这部书自古以来“号为难读”,那么《资治通鉴》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

第二个难度就是:不容易读透彻。

为什么不容易读透彻呢?我们可以跟史学的另一个重要著作《史记》做一个比较,我们发现《资治通鉴》和《史记》有三个不同,这三个不同导致了我们读《资治通鉴》比较难读,

首先第一个不同是:语言风格不同。

《史记》语言极具文学性,非常生动,鲁迅先生讲:“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所以这种语言读的让人血脉膨胀,大家愿意读。而司马光写的《资治通鉴》呢?他的语言风格正像朱熹讲的:“温公之言,如桑麻谷粟”。“桑麻谷粟”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日常穿的、用的,这些最普通的东西。

那我们想一下,这个最普通的东西肯定是平淡无奇,但是就像我们吃饭穿衣一样,最普通的衣服、最普通的饮食我们能够长久的吃,如果天天给你吃山珍海味,想必大家也受不了。所以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是你细品发现里边的味道很足。

第二个不同是:写作宗旨不同。

司马迁《史记》的写作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就是说《史记》要探究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发展的互动规律,探究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写一部特立独行的史书,《史记》确实无愧于司马迁这种写作宗旨。

而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写作宗旨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也就是说,我要通过鉴戒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反过来对当今社会的得失来做一个鉴戒,要提供鉴戒作用。用司马光自己的话来讲,“《资治通鉴》,他专门写那些对国家盛衰有重要关系的、与老百姓的生活休戚相关的大政方针政策,那些善的——可以被后世效法的那些人和事、那些恶的——可以给后世提供反面教材、鉴戒的那些人和事”。也就是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是把史学的这种资治取鉴的功用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他把这种思想一直贯穿整个《资治通鉴》全书,这是第二个不同。

第三个不同是:关注对象不同。

司马迁写《史记》,里边既写帝王将相、成功人士,也写下里巴人、刺客、造反者、失败者,这个是不符合正统史观的,所以《史记》在相当长的时间问世以后被称为“谤书”,“谤”是诽谤的“谤”,言外之意就是这部书不好,当时统治者认为这是胡说八道。

那么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关注的对象是什么?与治国理政相关。司马光说过一句话,“要让统治者明白自古的太平盛世是非常少的,得到一个太平盛世相当不容易,但是要把它破坏掉很容易。”

还请大家多多转发、评论,谢谢,下期我们探讨《资治通鉴》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