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商书·盘庚中》学习之十九

盘庚作,惟涉河1以民迁。乃话民之弗率2,诞告用亶3。其有众咸造,勿亵在王庭2,盘庚乃登进厥民。

译:殷商世祖盘庚谋划,准备渡过黄河将民众迁居。就集合了那些不愿迁居的臣民,用至诚告知他们迁都之善。那些臣民都来了,没人敢怠慢王庭。殷商王盘庚于是升上高处让民众靠近。

注:1.河:黄河。世界第五长河,中国第二长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我们称为“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kā音咖)拉山脉(在青海省东南部,昆仑山脉东段的南支,横跨甘肃省与四川省,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旱季不干涸,今视正宗),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共三水源),呈“几”字形。

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省、四川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及山东省九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所谓“一江春水向东流”。此处是迁都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定居。

《河南商丘——护城河》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今予将试以汝迁,安定厥邦。汝不忧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1,钦念2以忱动予一人3。尔惟自鞠自苦4,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5。尔忱不属6,惟胥以沈7。不其或稽8,自怒曷瘳9?汝不谋长以思乃灾,汝诞劝忧10。今其有今罔后,汝何生在上?”

译:“今我将率领你们迁居,安邦定国。你们不体谅我内心的困苦,你们不与我同心,我用诚心在敬重民意。你们是在自讨苦吃,譬如乘船,你们不同舟共济,船载之物会腐败。你们不同心协力,那只好一起沉掉。观望不前,自怨自艾何苦呢?你们不从长计议免遭无妄之灾,你们普遍都安于灾患。只顾今天不知明天,你们怎么能生活在世上呢?”

注:1.不宣:不显扬;不公开说出。2.钦念:敬思。

3.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谦称。

4.自鞠自苦:自己受苦,自寻苦恼。鞠:(jū音居)穷困。

5.臭:(chòu与“香”相对)朽,败。6.属:合作。

7.沈:同“沉”。8.稽:协同。9.瘳:(chōu音抽)病愈。

10.诞:虚妄,荒唐。劝:安于。

议:殷商王盘庚实在很有水平,说得比喻也很通透,本章两层意思:首先,不愿迁居,看着还有点东西可食,但那些可食的东西吃完了,也就没有了。是无法面对次生灾害的,剩下少量的人居,力量越加薄弱。

第二不如选择一块不受灾害,土地肥沃之地,直接可以耕作,虽然房屋暂时没有,但至少不会饿死。

两难之选,权衡轻者。

今予命汝,一无起秽以自臭1,恐人倚乃身,迂乃心。予迓续乃命于天2,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3。

译:“现在我命令你们,不许自惭形秽,恐怕有人会利用你们,违背你们的初心。我迎接你们迁居是奉受天命,我哪里是威慑你们,我用迁都来奉养你们。

注:1.起秽(huì音汇)自臭:自寻祸殃。比喻自己作贱自己,自惭形秽。秽:本义:荒废,长满野草,此指肮脏。

2.迓:(yà音亚)迎接。3.畜:养,指奉养。

议:房屋没损坏的贵族,确实是不愿迁居,人性如此,其余粮足能抵挡水患,他们确实也需要留下足够使唤的人,以保证他们的生活,这是问题的关键。

若是容许留剩,相当于两个都邑,叫尾大不掉,后患无穷。这是大臣的全部用心,还必须纠结民众,许以优惠。应对之法,也必须把全部低层民众全部迁走,无贤人相助之博弈战,唯有虔诚的呼唤。

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商书盘庚中学习之十九)(1)

《河南商丘——拱阳门》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予念我先神后1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2,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3,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

译:“我想念我们先帝让你们祖先建立功业,我大任在肩不想蒙羞,祈望安定,然(承诺)。失于政事,耽误正事,先帝商汤王就会重重地降下罪责,问道:‘为何虐待我的臣民?’你们万民如果不知谋生,不与我同心同德,先王也会对你们降下罪责,问道:‘为何不同我的幼孙亲睦友好?’所以有过错,上天就将惩罚你们,你们不能逃避。”

注:1.神后:指商太祖(商汤)的开国帝王。唐朝孔颖达疏:“殷之先世神明之君惟有汤耳,故知神后谓汤也。下高后、先后与此神后一也。神者言其通圣,高者言其德尊。”

2.丕乃:于是。连词。崇:重。3.爽(shuǎng)德:失德。

议:此章职责分明,先帝商汤王便是上天之眼,无有偏袒。做君王的不得虐待民众,做民众的也必须努力谋求生路。

这个上天之眼,是扪心自问。一个能自责其罪,自问其过者,才是一个大写之人,同于将心比心,但更善一步。

“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1,汝有戕则在乃心2!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兹予有乱政同位3,具乃贝玉4。乃祖乃父丕乃告我高后曰:‘作丕刑于朕孙!’迪高后5,丕乃崇降弗祥。”

译:“从前我们的先帝商汤王让你们祖先建立功业,你们都是我都城奉养的臣民,内心却有残害的恶念!我们先王将会告诉你们祖先、父辈,你们祖先、父辈定会断然抛弃你们,不挽救你们就只能死亡。现在我有失德政的大臣,集聚财物。你们祖先、父辈就会告诉我们先王:‘对我子孙用大刑吧!’我们先王,就会降下重刑重罚。”

注:1.畜民:臣民,畜有奉养之意,更无蔑称之意。

2.戕:(qiāng音枪)残害。3.乱政:指乱政的大臣。同位:一同理政。

4.贝玉:贝和玉。泛指珍宝财货。5.迪:语助词。

议:本章三层意思,首先讲明王室之政,是奉养都城臣民为要。第二层,君王不忘本,感恩先辈们共同创下的基业。第三层集聚财物的大臣们,乃失德政之人,在此点明。

什么叫世家大族?是指共同打下江山的先祖们,他们的子孙们始终以保江山社稷为己任,但江山社稷的根基,是保万民的康宁。完全不是什么入围财富榜,一个人在考虑财富榜,还能为民做什么?还能想起打天下时万民奉献子弟的佑助,还能想起民众自己吃野菜,保证子弟兵不饿的福佑。所以为一家集聚财富之人,先辈神灵也是不敢相佑的。这便是殷商王盘庚的觉悟。

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商书盘庚中学习之十九)(2)

《河南商丘——日月湖》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呜呼!今予告汝:不易!永敬大恤1,无胥绝远!汝分猷念以相从2,各设中于乃心。乃有不吉不迪,颠越不恭3,暂遇奸宄4,我乃劓殄灭之5,无遗育,无俾易种于兹新邑。”

译:“啊!今天我告知各位:别轻举妄动!要敬天顺时体恤民众,不要绝祀远德!你们应当择善以从,和衷共济。如有人不良善不行正道,违法不恭,欺诈奸邪,我就要割鼻、灭绝他们,不留他们的后代,不让这些人在新都延续种族。

注:1.敬:敬慎。大恤:大的体恤。2.猷念:善念。

3.颠越不恭:指损害礼法,对上命不恭。颠越:陨(yǔn音允)坠,损害;恭:恭敬。

4.奸:作恶于外。宄:(guǐ音轨)《说文解字》奸,外作盗,内为宄。这里是指奸外,宄作恶于内。

5.劓:(yì音亿)古代五刑之一,割鼻。《尚书·虞书·舜典》:五刑:墨(墨刑-在额头上刻字涂墨)、劓(劓刑-割鼻子)、剕(剕〔fèi音沸〕)刑-砍脚)、(也作腓),宫(宫刑-毁坏生殖器)、大辟(死刑)。殄:(tiǎn音忝)灭绝。

议:君王的生杀予夺权实在是非常之大,首先是对个人身体的损害;第二是对家属之罪,最后可以灭掉整个族群。

所以,我们古人常喜欢用“株连”与“连坐”之罚,因为犯罪的代价实在太大。其目的,就是让其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半步,为的是让社会安定。

但同时也因此而无路可走,最后逼到造反的地步。一旦有错案,冤魂便多。

“往哉!生生!今予将试以汝迁,永建乃家。”

译:“去吧,谋生去吧!今我将率领你们迁居,建立你们永久的家园。”

议:本篇终于点明殷商王盘庚无贤臣相助,君王为民之心及真诚之努力,发动最低民众,一而再地劝诫,他用尽了自身能用的全部手段,让民众能明了他的心意,万众一心,听从他的指挥。“盘庚复兴”来得很艰难,当时的腐败可想而知,那是世家大族之沦陷,君王与万民一心,用良知感化世家大族才换来了一片蓝天。

丁酉年七月十五

尚书上说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商书盘庚中学习之十九)(3)

《杭州——云栖竹径》照片有头条提供,敬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