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您可知这个节日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女儿节”?您知道老洛阳人在这天都吃啥喝啥干啥吗?别急,咱们先从端午节的来源说起,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端午您必须知道的六件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端午您必须知道的六件事(老洛阳人过端午的习俗还记得吗)

端午您必须知道的六件事

25日,就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您可知这个节日还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女儿节”?您知道老洛阳人在这天都吃啥喝啥干啥吗?别急,咱们先从端午节的来源说起。

端午节的酝酿期在周代,形成于汉、晋之间,起源与古人的岁时禁忌和迷信有很大关系。

周朝的民俗观念中,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这是因为阴历五月正当仲夏,暑热即至,毒虫滋生,易犯疾病。久而久之,这种畏惧心理,导致人民各种禁忌和趋吉避凶的举动,这些举动就逐步演变为端午节的仪式和风俗。辟邪、除毒、祛瘟、止恶成为端午之源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已经从禁忌恐怖的气氛中走了出来,赋予端午节以纪念历史名人的新内容。例如山西人民在这天纪念介子推,吴地人民纪念伍子胥,会稽人民纪念孝女曹娥,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荆楚人民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端午节很多习俗也就和屈原联系到了一起。

不过,在广大北方地区,端午节避恶逐疫习俗依然保留了下来。从汉代起,人民在端午节期间以五色桃印为符,悬于门上,驱邪避恶。有的地方则插艾饮蒲以禳毒除瘟,艾草和菖蒲都对预防夏季某些外感病有一定疗效,所以这些习俗流传至今。除此,端午这天还要把五彩丝或系于臂上,或悬在门上,这些彩丝又叫长命缕、百索等,古人往往还把这些五彩丝编织成日月、星辰、鸟兽之状,绣上图案佩戴于胸前,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逃避兵祸,还可以使人长寿。

《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中,记述不少隋唐时期的洛阳端午节风俗。例如在隋唐时期的洛阳,端午节人们要吃术羹、喝艾酒。据说在洛阳阊阖门外有一处食肆,人称张手羹家,“水产陆贩,随需而供。每节则专卖一物,遍京辐辏,号曰浇店”。意思是说这家食店每到一个节日都会专门推出一款“定制”食物,端午节这天推出的是如意圆。

到了近代,洛阳人会在端午节这天在门上插艾叶、柏枝、贴钟馗像,以防邪入。住的离河边近的还会去洗脸、洗眼睛和手脚,这是为了健目和去手足疾。成年人喝雄黄酒,也有让幼儿穿刺绣或贴花的蛤蟆、蜈蚣等图案的花鞋,以“避五毒”,或让小孩子佩戴用五色线缝制的小香囊,香囊内装有香草、苍术和杂粮,称“五毒符”。

在偃师轘(huán)辕关一带的符上少不了三足蟾蜍,据说是人民为了纪念其助大禹开凿轘辕关之功,而绣其形于香袋,以示纪念。幼儿则穿“五毒肚兜”,也有用手捻成五色线系于小孩手腕或脚脖处避邪,俗称“戴花花绳”,有的年轻男女还会把这种五彩绳当作定情之物。

在宜阳、吉利等县区的人们,端午节当日会取五种枝条煮茶,俗称“五条枝茶”或“五色枝条茶”,旧时还会有中药铺配香料或雄黄酒,在端午节这天赠送给乡里。

端午节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女儿节”。洛阳有句俗语叫“麦子到场,闺女瞧娘”,说的是出了门的闺女这天要带油条、粽子、油角子、糖糕等看望母亲,母亲看望出嫁的闺女的叫“送端午”。

在回娘家带的这些食品中,油角子用粉条和萝卜或者韭菜做馅儿,包成大饺子的样子,然后油炸,讲究一些的人家还把油角子收边儿的地方捏成花边,炸糖糕里面包的是红糖,咬一口,红糖水和着油,别提有多香了。

在过去食品短缺的年代,这些都是难得的美食,家庭条件好的,回娘家会带上满满几大篮,一篮能装十几斤,这些油炸食品在当时是贵重的礼品。

从躲避恶月恶日到丰富多彩的节庆习俗,从炸油食到吃粽子,现在的端午节,人们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不过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最深处的,还是那份割舍不下的亲情与惦念,中国人守时令、重节气、讲传统的特点,也会一代代传承下去。

洛报融媒记者 李砺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