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河流众多,叫潮白河的河流不知凡几,名气最大的当属北京的潮白河,有“北京的莱茵河”之称。这里说的是鲁东南日照市五莲县的潮白河,发源于被苏轼誉为“奇秀不减雁荡”的九仙山,绕五莲山下流过,东流入黄海,留下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段浓浓的乡愁。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1)

我的家乡在五莲山下,三面环河,过去水盛时,颇有点水乡的味道。村前的河因村而名崖头河,乡人呼为前河;村后的河靠近小榆林村,因名小榆林河,乡人叫作北河;村东的河水较大,称作大河,这就是有名的潮白河了。前河和北河是潮白河的两条支流。

潮白河发源于九仙山(与五莲山隔壑并峙,为五莲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天泉、地泉,是一条东流入海的河。九仙山自汉代有名,宋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知密州时曾登临九仙山,赋诗盛赞九仙山“奇秀不减雁荡”。五莲山原为九仙山的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万历皇帝下旨在五朵峰上兴建护国万寿光明寺,并诏改五朵峰为“五莲山”,自此五莲山自成一山。1947年五莲县建县,就因秀丽的五莲山而得名。

潮白河原名潮河,因河水受黄海潮汐顶托,翻卷如潮而得名,后又以源出九仙山白龙潭,更名潮白河。潮白河是一条长流河,在五莲县境内流长20多公里,如同一条玉带缠绕于五莲山东侧,流经五莲山周边的户部乡、叩官镇、潮河镇,于东港区安家村入海。

记忆中的潮白河滩平沙细,河水清澈,长年流淌不息,夹岸是密密的茅草和芦荻。在北河与潮白河交汇处,是大片的芦苇荡。从五莲山、九仙山终年不断流淌下来的溪水,将这一片区域变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湿地。

春初,湿地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几日不见,便会齐刷刷地窜起老高,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夏天,茂密的芦苇遮天蔽日,潮白河畔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清风徐来,绿波荡漾,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深秋,天高云淡,风清气爽,那簇拥摇曳的芦穗,像一支支饱蘸诗情的妙笔,流淌着不可言状的神韵,把整片湿地装点得美轮美奂。冬季,纯洁的芦花轻歌曼舞,卸妆的苇秆傲立寒冬,如诗如画。芦苇不仅风景优美,苇编还是那时农村收入的一项重要来源。收割后的芦苇可以加工成苇席、苇笠等产品,记得儿时老家就有专门的苇编作坊,父亲还是里面的能手,能编好多新奇的花样。苇叶粽子是家乡最地道的美食,苇叶的清香,糯米的甘甜,让人齿颊留香。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2)

芦苇荡里面有大小不一的两个池塘,因位于村北山崖之后,乡人呼之为大后淹子、小后淹子。大淹子水面足有十几亩,水绿得发黑,深不见底。听老人讲与东海相通,里面有圆桌面大的大鳖,还有水蛇、鲶鱼等精怪。现在想来,可能是大人因为水太深怕孩子们下水出事编出来的故事吧。不过传来传去,大淹子成了令人敬畏的地方,水性再好的人也不敢轻易下去。记得有一年大旱,人们抽水抗旱,几个愣头青趁机把大淹子给抽的见了底,在里面捉到了好多大鱼和老鳖,被村里的老人给骂了好多天。

芦苇荡里还有许多鸟雀,有麻鸭、斑鸠、鹌鹑、野鸡、翠鸟、白鹭、苍鹭等,秋季每每还会见到南飞的大雁和天鹅。最有趣的小鸟是苇莺,长着棕褐色的背羽和淡黄色的眉纹,把小小的巢搭在细长的芦苇上面,嘴长而细,叫声清脆响亮,家乡人叫它“苇喳喳”,终日飞来飞去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给孩子们的童年带来若干乐趣。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3)

过去的潮白河是一条漫滩式的河流,没有像样的堤坝,河床与大大小小的水塘、洼地相连,夏季水盛时水面连成一片,是颇为壮观的。由于汛期山洪暴发,沿河两岸经常遭受水灾,1978年县民兵团对潮白河进行了综合治理,疏浚了河道,筑堤植树,李家坡-郝滩公路从北堤上面经过,就是现在的342国道。

许是气候变化的缘故吧,降雨量逐年减少,潮白河里的河水比以前小多了,即使汛期也难得一见洪流滚滚的景象。放在以前,赶上雨季,大雨倾盆,河道里洪水翻滚,几乎要平了槽,站在坝上就可以伸腿洗脚,不过没人敢靠近。最可怕的是发“干河水”。上游下了大雨,山洪滚滚而下,而下游还是青天朗日,人们毫不知晓,在河里照旧洗衣的洗衣、洗澡的洗澡,牛羊在河边悠闲的吃草,直到洪水快到了眼前才哭爹喊娘四散奔逃。人多半无事,只是衣物已随波逐流而去,被拴住的牛羊有时也会遭遇灭顶之灾。洪水消退之后,大人小孩会到河道里“寻宝”,打捞浮柴,捡拾上游冲下来的东西。运气好时,能捡到瓜果、衣物,捉到滞留在浅水里的鱼虾,还有杂七杂八的东西。小时候,我们是乐此不疲的。

前河离村最近,河水清浅,滩平沙细,是孩子们的乐园。在那里,小伙伴们摸鱼虾、采野菜、打水仗、凫水、扎猛、溜冰,在那个物质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给我们增添了若干乐趣,弯弯的小河伴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生活。小学四年级前在村小上学,村小位于村前头,只有一排教室,教室前是操场,没有围墙,自然也就没有大门。操场南面就是前河,只隔着一道矮矮的河堤。课间有老师盯着,只有胆大的敢溜到河里玩耍。中午老师午休,孩子们便早早到校,趁机到河里玩上一会,夏天挡不住诱惑,会冒着被惩罚的危险下水“扎猛”。老师自然是知道的,但那时候的孩子大多会凫水,河里的水又不太深,不至于“畏水如虎”,多数时间懒得去管。转天见闹得凶了,便会板起脸来拿运气不好的学生开刀。下午一上课,老师便会检查有谁下水了,头发湿的,肚皮刮出水印的,统统被赶到操场上大柳树下罚站,挨上几柳条也是家常便饭。小学五年级时,我们转到河对岸的崮寺头村小,每天四次从前河上穿行。那时河上是没有桥的,乡人在河中摆了石块作踏脚,除了夏季发水时,其他时间并不难走,在石块上蹦跳行走也是颇为有趣的事情。不过到了冬天的时候要小心一些,有调皮的小子先过了河,会使坏泼一些水在石块上,结成薄薄的冰层,走急了踏在上面就会滑倒。我就曾经中过招,鞋子衣服都湿了,别提有多么狼狈。

潮白河中水产颇多。鱼有鲫鱼、鲢鱼、鲤鱼、草鱼、鲶鱼、鳝鱼,最好吃的是山鲐鱼。这种鱼形似鲋鱼,大的能有三寸长,但身子是圆的。据说这种鱼在九仙山黑龙潭内安家、产卵,到了夏天都游到龙潭沟里,发水时才会在潮白河里露面。山鲐鱼的肉又细又嫩,在太阳下一晒就化了,吃起来有一种特别鲜美的味道。虾有多种,以青虾居多。村民用笊篱捕捞,一上午能捞十余斤,里面不乏小鱼小蟹子,回家摊晒在盖顶上,一个中午头就晒得红通通的,收起来可以吃很长时间。那个年代生活艰苦,餐桌上少见荤腥,小鱼小虾是农家佐餐的恩物。少时我随母亲捞过多次,晒干了冬天用来熬白菜,鲜美极了,现在想来还流口水。

潮白河上游还建有两座中型水库,一座位于支流老支河上游,原来叫户部岭水库,今名宰相湖;一座位于龙潭大峡谷内的白龙潭下,原名龙潭沟水库,今名龙潭湖。户部岭水库建于1959年,总库容5000多立方米,是县域内最大的中型水库,因附近有清代大学士刘统勋、刘墉父子读书处的槎河山庄,故美其名曰宰相湖。龙潭沟水库的建设可谓一波三折。早在1958年就提出了“腰斩龙潭沟”的设想,1975年曾动工兴建,两年后因解决不了渗漏问题而下马,直到2014年才得以建成。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4)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潮白河被拉直了,堤坝也筑高了,人们芟除芦苇,抽干水塘,运来客土垦地造田,大片的湿地和芦苇荡消失了。加上气候变化,降水减少,潮白河出现了断流现象。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上世纪末沿河区域农村养殖业的兴起和盗挖河沙、侵占河道等现象的发生,大量的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到了河道之中,河道变窄了,河水发臭了,鱼虾和水鸟少见了,也不见了嬉水的孩子和浣衣的妇人,过去常年清流潺潺的盛况已经成为人们的记忆。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生态建县”“森林五莲”“对标安吉”等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出和深入实施,从“挖山不止”到“绿山不止”,从“生态建县”到“生态富县”“生态强县”,五莲县走出了向绿水青山要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而今的潮白河,远山苍翠,碧水潺潺,绿树成荫,沿岸百姓安居而富美。潮白河与秀美的五莲山一起,已成为休闲观光旅游的胜地。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5)

近年来,五莲县持续开展“林水会战”“清清河流”等行动,投入巨资对潮白河和崖头河、老支河、盘龙河等支流进行了生态综合治理,形成了长年有水、花红柳绿、鱼鸟翔集的美丽景观,已成为五莲县连接山海的生态走廊。潮白河上游的龙潭湖水面狭长曲折,被誉为“江北小三峡”,荡舟湖上令人心旷神怡,已成为五莲旅游的新亮点。位于潮白河中部的白鹤湖紧靠五莲山景区,碧波荡漾,荷叶田田,湖光山色相映生辉。下游的白鹭湾小镇紧靠潮白河最美的水湾而建,区内拥有大面积的湿地和植被,保留了大量稀缺的生态资源,吸引了成群的白鹭和4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栖息。潮白河沿岸的上沟、黄崖川、庄沟、宋家村、小榆林等村庄已成为美丽村庄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典范。全长33.8公里的山海风情绿道沿潮白河而建,自潮白河入海口起至龙潭湖,如同一条飘带系在山海之间,沿途串起民俗旅游、农业采摘、历史文化遗迹,成为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发展的生态廊道,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助力。

美丽的家乡,生态的家乡,是每一个游子终生难忘的乡愁。愿五莲山青山常在,潮白河绿水长流,“生态五莲”“锦绣五莲”,前景更加璀璨。

乡愁是一条清澈的小溪(潮白河是一段乡愁)(6)

壹点号 九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