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属

金属是由一种或者多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如铁、铝、铜、钛、金、镍),也经常含有一些含量相对较小的非金属元素(如碳、氮、氧)。

金属或合金中原子以非常有序的方式排列,与陶瓷和聚合物相比,原子相对密集。

力学性能:具有相对较好的刚度、强度、延展性、抗断裂性。

2.陶瓷

陶瓷是由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复合而成的,他们往往大多为氧化物、氮化物和碳化物。例如常见的陶瓷材料包括氧化铝、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硅以及那些组成传统陶瓷的黏土矿物、玻璃。

性能:

a.比较坚硬:刚度和强度与金属相媲美;

b.非常脆:缺乏延展性并且易碎(新型陶瓷的抗断裂性预计有所改进)

c.隔绝热通道和电通道(具有低电传导性)

d.比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更耐高温、更适应恶劣环境。

应用:厨具、餐具、汽车发动机等

3.聚合物

聚合物是以碳,氢和其他非金属元素(如O,N,Si)为基础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塑料和橡胶材料。

性能:

a.密度低,单位质量的刚度和硬度可与金属相媲美

b.很多聚合物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及柔韧性

c.化学惰性较大,在大多数环境中不发生反应

缺点:容易变软,在适宜的温度下易分解。

4.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多种)上述讨论的(金属、陶瓷和聚合物)材料组成的。

目的:为了在不同材料结合后产生独特的性能,这种性能是任意单一材料所不具备的。

例如:

玻璃纤维:由小的玻璃纤维嵌入在聚合材料(环氧树脂或聚脂)中形成。

既具有玻璃纤维的刚度和强度,又具有聚合物的柔韧性,易弯曲。

先进材料

1.半导体

半导体具有介于导电体(即金属和合金)与绝缘体(即陶瓷和聚合物)之间的电学性能。(如图1.7)

2.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用于植入人体中的仿生元件,以取代病变或者受损身体部件。

无毒并且与身体组织兼容(必须不会产生不良生物反应)

主要材质: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半导体等。

3.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目前处于发展阶段。

智能含义:这些材料能够感受到环境变化,并对这种变化产生预定的反应方式。

智能材料的组成:

a.某些类型的传感器(检测到输入信号)

b.执行器(执行响应和适应性作用)

为了响应温度、电场、或磁场的变化,执行器可能会被要求改变形状、位置、自然频率或力学性能。

A.用作执行器的材料通常有四种:

a.形状记忆金属

b.压电陶瓷

c.磁致伸缩材料

d.电流变液/磁流体

电流变液和磁流体在电场应用和磁场应用时,液体粘度会发生变化

A.传感器的材料、设备:

光纤、压电材料(包括一些聚合物)、微机电系统

4.纳米材料

纳米材料可以是4种基本材料-金属、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任何一种。

不以区分化学性质为基础,而是大小区分,用纳米这个前缀,这些材料实际结构尺寸大小约为1nm(10^-9m),且小于100nm。

当颗粒的大小接近原子尺寸时,一些物质表现出来的物料性能和化学性能可能发生巨大改变。

例如:

普通材料----->纳米材料

a.不透明材料变透明

b.固态变液体

c.化学温度材料变易燃材料

d.电绝缘材料变导体

材料类别是什么(材料的分类)(1)

不同材料的密度柱状图

材料类别是什么(材料的分类)(2)

不同材料的杨氏模量柱状图

材料类别是什么(材料的分类)(3)

不同材料的抗拉强度柱状图

材料类别是什么(材料的分类)(4)

不同材料的抗断裂性柱状图

材料类别是什么(材料的分类)(5)

不同材料在的电导率柱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