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和很多人打交道,需要与这个社会有很多的交集,所以了解一些社会心理学,在我看来是很有必要的。
对他人的行为有更加多的认识,能够让我们对他人有更多的理解。最近读了《图解社会心理学入门》这本书,学到了很多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觉得非常的实用。
比如我们曾经看到过一些让人心痛的新闻,一个小姑娘被一辆大货车撞倒在地上,急需救援,在路上的行人有很多,却没有一个人去帮忙,甚至没有人帮忙打报警电话。这让我们觉得人心非常的冷漠,也在网络上引起了非常多的讨论。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除了人心冷漠的一面之外,正是因为目击者人数众多,反而限制了人们帮助别人的主观想法,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旁观者效应证明了旁观的人越多、人们对采取救授的能动性反而越低,也就越难开始救援行动。
人有的时候会因为角色的转变而变残忍,这一点是很让人震惊的,在这本书中就提到了斯坦福监狱实验。在实验中,当人被分配到可以命令他人、使他人服从的角色后,人会很快地进入角色,开始对他人自然地施暴。
也许,善与恶之间从来都没有泾渭分明的分割线,在集体中想要坚守自我也比想象中的要难得多。
在生活中也处处可见暗示和集体意识的影响,如果有人夸你是一个诚实的人,那你会更加倾向于保持诚实:如果你身边的人都不思进取,浑浑噩噩,你的生活状态也很难保持积极向上;如果在团体中只有你和大家的意见不一致,你很有可能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选择采纳他们的意见。
想改变一个人,可以暗示他可以成为任何他想成为的人;想考验一个人,就给他足够多的权利……然而,或许正如实验想要告诉我们的善与恶之间并没有那么清晰的界限,好与坏也并非能完全由自己决定。
我喜欢一部电影最后说的那句话:“你现在还认为我们比猿猴进化的好吗?””是的,至少我们会反抗。”也许对待被欲望操控的权利,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反抗。当一个人拥有了不同的角色的时候,很可能他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这种性情大变的变化,我们也应当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又比如,谢里夫团队的罗伯斯山洞实验证明了,单靠交流及对话的方式无法消除团体间的对立关系,只有在双方面对需要携手才能解决的“上层目标”时,两个团体间的对立矛盾才会消除。在历史上,三国时期“联吴抗魏”的策略就是最好的例证。
读社会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加理智的去看待人的行为,看懂社会交际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