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关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1)

根据《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所见所闻,相信看过《红楼梦》的朋友都能明白,那有着真挚爱情的宝黛二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反而是,一直横亘在我们心中的“金玉良缘”,最终胜出。

而“金玉良缘”的胜出,谁是最大的支持者?毫无疑问,正是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

王夫人对“金玉良缘”的支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元春端午节赐礼。毕竟,贾元春进宫多年,对黛、钗二人并没有多少了解。因此,她能在仅仅见了一面的情形下,便表明自己支持“金玉良缘”的态度,其实并不正常。

而究其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王夫人对女儿元春所灌输的思想起了作用。毕竟,能经常入宫同元春相见的,只有王夫人;而元春,更是贤孝的典范,正如她被封为贤德妃一样。

只是,在贾宝玉与薛宝钗成婚后,王夫人却后悔了起来,并对曾经一直讨厌的林妹妹,展开了幻想:如果让她嫁给宝玉,那该多好?

王夫人在宝玉、宝钗完婚后,为何会后悔?这在小白看来,或许有这三个原因。

1、宝钗、宝玉完婚,却并没有逾期的效果。

贾宝玉因为通灵宝玉丢失,神志不清,贾母等人为了给宝玉冲喜,而决定让宝玉、宝钗完婚。

对于贾母、王夫人等人而言,宝钗比林妹妹实在好太多。不仅性情温和,还身体健康。因此,当贾母等人提出让宝玉、宝钗成婚后,众人都是支持的,但唯独,袭人担忧了起来。

袭人想到这里,转喜为悲,心想:“这件事怎么好?老太太、太太那里知道他们心里的事?一时高兴,说给他知道,原想要他病好——若是他仍似前的心事:初见林姑娘,便要摔玉砸玉;况且那年夏天在园里,把我当作林姑娘,说了好些私心话;后来因为紫鹃说了句玩话儿,便哭得死去活来——若是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那不是一害三个人了么?”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关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2)

在高鹗续写的诸多人物性格中,在小白看来,唯有此时的袭人,对宝玉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袭人伺候宝玉多年,对他与黛玉的情深意切也深有体会。尤其在经历紫鹃情试黛玉后,宝玉的态度更验证了他们二人的情意。

袭人出于对宝玉的关心和理解,在这最后一刻,选择站了出来。而特意找了一个机会,将他们素来的情意告知了王夫人。

只是,得知此事的王夫人,在同贾母、凤姐商议后,并没有打算改变原有的计划,王熙凤还为此,想出了掉包计,试图欺骗宝玉,而为了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她甚至,将雪雁(原本打算请紫鹃,但奄奄一息的林妹妹,根本离不开她,所以临时改变了)请来陪伴在新娘的身边。

但显然,王夫人等人掩耳盗铃的做法,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当贾宝玉掀开新娘的盖头,看到是宝钗后,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而林黛玉,也是在这个时候魂归太虚了。

贾母、王夫人为宝玉冲喜而让宝玉、宝钗完婚,本意是让他的病情有所好转。可如今,显然事与愿违,见宝玉如此,王夫人自然后悔起来。

2、贾宝玉是王夫人下半辈子的依靠。但随着林黛玉的去世,贾宝玉性情大变,让她内心不安。

因为金钏儿、琪官一事,宝玉惨遭贾政的毒打,王夫人得知后,赶忙跑了过来,替宝玉求情。她便说过:

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如今已将五十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今日索性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既要勒死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含怨,到底在阴司里得个依靠。”

随后不久,袭人回复王夫人有关宝玉的情形后,她对袭人也说过:成全了他便是成全了我。

由此可见,王夫人对儿子宝玉,是极其重视的,在她心中,宝玉是她下半辈子唯一的依靠。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关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3)

所以,王夫人撵走晴雯、四儿、芳官等人,宝玉因此大病一场,她也有过悔恨,只是不愿意表现出来而助长了他罢了。

只是,贾宝玉在迎娶薛宝钗、得知林黛玉去世后,却从此性情大变。认真读书、失去灵气,这些种种,对王夫人无不是一种深深的煎熬。

毕竟,那个英年早逝的长子贾珠,一直是她挥之不去的心病。如今眼见宝玉如此,自然充满了担忧,也充满了悔恨。

就如宝玉、贾兰即将参加乡试时,宝玉对王夫人辞行所说的话语,更让她忧虑难安。

只见宝玉一声不哼,待王夫人说完了,走过来给王夫人跪下,满眼流泪,磕了三个头,说道:“母亲生我一世,我也无可答报。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个举人出来,那时太太喜欢喜欢,便是儿子一辈的事也完了,一辈子的不好也都遮过去了。”王夫人听了,更觉伤心起来,便道:“你有这个心,自然是好的,可惜你老太太不能见你的面了。”

……

宝玉仰面大笑道:“走了,走了!不用胡闹了,完了事了!”众人也都笑道:“快走罢。”独有王夫人和宝钗娘儿两个倒像生离死别的一般,那眼泪也不知从那里来的,直流下来,几乎失声哭出。

或许,此时此刻的王夫人,已然体会出了儿子宝玉即将离去,只是对此,她却有心无力,不知如何去挽留自己的儿子。而等到随后不久,真的迎来宝玉消失的消息,她的愧疚之心,自然更加。

试想,若宝玉所娶的是林妹妹,还能如此吗?

3、王夫人所看中的薛宝钗,让她太过失望。

王夫人为何支持“金玉良缘”?一方面,她是为了对抗贾母所支持的“木石前盟”;而另一方面,就是为了培养一个打理荣国府的新管家。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关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4)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王夫人拥护内侄女王熙凤,让她打理荣国府。只是,凤姐毕竟是长房儿媳妇,即使她再优秀,也不如自己人可靠。

而作为薛宝钗的亲姨妈,一旦让宝钗成为宝二奶奶,扶持她打理荣国府,自然能够更好的控制。

可以说,王夫人在对待宝玉的婚姻大事上,是如封建社会下的众多父母一样,所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也许,她与贾政曾经的婚姻,就是最真实的例子。而她,不也习以为常了吗?

所以,对宝黛二人的情意,她从来不在意,就如紫鹃情试宝玉时,薛姨妈所说,这不过是因为他们兄妹从小玩到大,一时不忍分别罢了。言下之意,他们二人只要分隔的时间一长,一切都会好转的。

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则是王夫人看好宝钗。

薛宝钗入住贾府,打造的是不爱花儿粉儿,端庄识大体的淑女形象,在管理方面,似乎也可圈可点。比如,贾探春提出改革大观园时,所遇到的年终入账一事,便是宝钗想出了妥善的方案。

作为皇商出身,又饱读诗书的薛宝钗,王夫人对她的能力是信任的。尤其是,当金钏儿投井死后,薛宝钗主动拿出自己的衣服给金钏儿装裹,似乎更显示出了她对宝钗的可控。

但她显然忽视了一点,就是薛宝钗商人唯利是图的本性,以及她那无法无天的哥哥薛蟠。

在林妹妹生病期间,薛宝钗房中的婆子便公然参与了聚赌;探春理家时,宝钗的丫鬟莺儿更是公然破坏规矩,私自折柳条、鲜花编篮子。显然,我们从宝钗身边的丫鬟、婆子来看,便能明白,宝钗的管理能力,其实并不高明。

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宝玉关系(贾宝玉娶了薛宝钗)(5)

而在贾府后期,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打理荣国府所面对的困难更多,而以宝钗的能力,她能周旋过来吗?

小结

王夫人支持“金玉良缘”,完全是出于私人目的、个人情绪。因为对贾敏的嫉妒,对贾母的不满,所以从林妹妹第一次进荣国府时,她对黛玉,就没有好感。

就如王夫人对待晴雯这个漂亮的丫鬟一样,也仅仅是因为她是贾母所看重的丫鬟罢了。

王夫人的自私自利,促成了“金玉良缘”,但也断送了宝黛二人,一个魂归太虚,一个遁入空门。或许,只有到了那一刻,她才能翻然悔悟,只是已经为时已晚了!

,